四合院:开局六二,悟性逆天

第40章 亲自加工,震撼全场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开局六二,悟性逆天
作者:
一只小牛奶
本章字数:
4234
更新时间:
2025-06-21

"静观其变吧。"李明辉心想,"我的时代,工匠和工程师本就是一体的,制图和实操都应该精通。"

他拿起锉刀,随手掂了掂,感受了一下重量和平衡点,然后从材料堆里选了一块最合适的钢材。

"这小子连材料都不会挑,随便拿一块就想加工?"易中海嗤笑道,"这种零件用的可是特殊钢材,硬度和韧性都有讲究。"

李明辉没理会这些干扰,他先是仔细检查了车床的状态,调整了几个参数,然后将钢材固定在卡盘上,动作熟练得像是干了几十年车床工作一样。

"咦?"有人小声惊呼,"这架势,不像是外行啊?"

易中海眉头一皱,心里突然有些不安。李明辉的动作确实太过专业,完全不像是第一次操作车床的样子。

李明辉启动车床,金属与刀具接触的瞬间,发出刺耳的摩擦声。但很快,这声音就变得均匀而有节奏,像是一首完美的交响乐。

车间里的人都看傻了——李明辉的手稳得出奇,每一刀下去都精准无比,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停顿。钢材在他的操作下,逐渐成型,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

"这...这怎么可能?"易中海脸色煞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自认为车床技术在厂里数一数二,可和李明辉比起来,简首就像是个刚入行的学徒。李明辉的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大师级的风范。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易中海心里暗暗吃惊,"学校里能教这些?"

技术科的人也都看得目瞪口呆,尤其是王科长,老花镜后的眼睛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鸭蛋。

"太快了,这也太快了!"张明忍不住小声惊叹,"我从来没见过有人能这么快地操作车床,而且一点都不乱!"

李明辉全程没有一丝停顿,连中途擦汗的时间都没有。他的目光始终集中在工件上,手上的动作精准而高效,就像是提前演练过无数遍一样。

"够了够了,我服了!"一个老工人忍不住喊道,"这小伙子绝对是行家里手,装也装不出这种功夫来!"

李明辉的表现彻底征服了车间里的人,原本的质疑和嘲讽声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惊叹和佩服。

"这哪是什么毛头小子啊,简首就是个钳工大师啊!"

"我在厂里干了二十多年,都没见过这么牛的人物!"

"这下易师傅要栽了,三个月工资啊,心疼啊!"

而这一切都被李明辉抛在了脑后,他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车床,心中只有那个齿轮的每一个参数、每一个细节。

从车床到钻床,再到铣床,李明辉一气呵成,没有任何迟疑和停顿。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竟然中间一次都没有停下来测量,就好像脑子里装了一把精确到微米的卡尺一样。

"这不可能..."易中海的声音己经完全变了调,从最初的嘲讽变成了彻底的不可思议。

原本他还寄希望于李明辉在精密度上出问题,但看他这架势,根本就是胸有成竹,完全不需要反复测量和调整。

"我这是遇到神仙了吗?"易中海心中苦涩地想,那三个月的工资在他眼前渐渐远去。

十分钟后,李明辉终于放下工具,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将做好的齿轮组放在桌上。

"完成了。"

简简单单三个字,却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车间每个人的心上。

齿轮组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表面光滑如镜,每一个齿都整齐划一,看不出一丝瑕疵。

"这..."易中海喉结动了动,眼中满是难以置信,"这不可能...你这零件看起来是不错,但精度肯定达不到要求!"

他的声音里己经带上了一丝绝望的挣扎,像是溺水的人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易中海强作镇定,"这种零件,公差是最关键的,眼睛看不出来的!"

王科长走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组齿轮,找来精密测量工具,开始一一检查。

车间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最终的判决。

测量的过程漫长而煎熬,王科长的表情从专注到惊讶,再到完全的震惊。他反复测量每一个参数,每测一次,脸上的震惊就多一分。

"怎么样,王科长?"杨厂长忍不住问道,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期待。

王科长放下测量工具,深吸一口气,脸上的表情无比复杂:"公差...公差全部在范围之内,甚至...甚至比北极熊原厂的零件还要精确!"

"什么?!"车间里爆发出一阵惊呼,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可能!"易中海猛地抢过测量工具,亲自检查起来,手却止不住地发抖。

"0.01毫米的公差...全部达标...甚至更精确..."易中海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低不可闻。

车间里先是一片死寂,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李工万岁!"

"太厉害了!真是太厉害了!"

"我们厂有救了!"

技术科的年轻人激动得手舞足蹈,争先恐后地围上来,像是朝圣一般看着李明辉和他做出的零件。

王科长激动得老花镜都歪了,一把抓住李明辉的手:"李工,你这是从哪学来的本事?简首是神乎其技啊!"

杨厂长的眼睛亮得吓人,那种表情就像是发现了一座金矿:"好,太好了!李工果然名不虚传,这次咱们厂真是捡到宝了!"

车间里的工人们也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称赞,原本的质疑和嘲讽全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发自内心的佩服和尊敬。

"李工,您这手艺,我干了三十年都没见过!"一个老钳工感叹道,眼中满是敬佩。

"就是,这活我看着都头疼,您倒好,像切豆腐一样简单!"

"这下可真是开了眼了,什么叫真功夫,这才是真功夫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