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决定与后金合作后,立刻选派了精明能干且善于言辞的使者秘密前往后金营地。使者肩负着重大使命,怀揣着崇祯帝的亲笔书信,信中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合作击退大顺军的意愿,同时也小心翼翼地试探后金的真实想法。
使者抵达后金营地后,受到了皇太极的接见。皇太极不动声色地看着使者呈上的书信,脸上没有丝毫表情。看完信后,他沉默良久,让使者心中忐忑不安。终于,皇太极缓缓开口道:“与大明合作并非不可,但本汗有几个条件。”使者赶忙恭敬地问道:“大汗请讲,只要是合理要求,我朝陛下定会考虑。”
皇太极目光炯炯,说道:“其一,待击退大顺军后,大明需割让北方数座城池给我后金,作为合作的报酬;其二,每年向我后金进贡大量金银财宝、粮食布匹;其三,双方结盟期间,大明需在边境减少驻军,以示诚意。”使者听后,心中大惊,这些条件极为苛刻,几乎是在削弱大明的根基。但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大汗,这些条件事关重大,容我回去向陛下禀报,再做定夺。”
与此同时,京城这边崇祯帝焦急地等待着使者的消息。他深知与后金合作犹如与虎谋皮,稍有不慎便会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但为了击退大顺军,又不得不如此。终于,使者传回消息,崇祯帝看到后金的条件后,陷入了两难的抉择。
割让城池、进贡财物以及减少边境驻军,每一条都让他难以接受。但如果不答应,合作便无法达成,京城依旧危在旦夕。朝堂之上,大臣们为此争论不休。主张答应后金条件的大臣认为,先解京城之围,保住大明江山才是当务之急,至于割地赔款,可日后再想办法弥补;而坚决反对的大臣则表示,如此条件会让大明元气大伤,即便击退大顺军,也不过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最终大明仍会走向灭亡。
崇祯帝心烦意乱,在御书房中独自踱步,苦苦思索。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又传来一个坏消息。李自成似乎察觉到了后金的动向,开始调整部署,加强了对京城的攻势,同时派兵抵御后金的进攻。大顺军的攻城节奏明显加快,炮火声震得京城的大地都在颤抖,守城将士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崇祯帝明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尽快做出决定,是接受后金的苛刻条件,换取暂时的喘息机会,与后金联手对抗大顺军;还是坚守底线,独自面对大顺军的猛烈进攻,赌一把大明的命运。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而这个决定,将关乎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崇祯帝究竟会如何抉择?大明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一切都悬而未决,犹如狂风中的残烛,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