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联名上书如潮水般涌至京城后,朝堂之上己然是风云变色。陈邦瞻等人自以为计谋得逞,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再次向萧凡发难。他们将那堆积如山的上书高高举起,仿佛那是他们制胜的法宝,言辞愈发恳切且强硬,坚决要求萧凡顺应所谓的“民意”,即刻废除新政。
萧凡看着满桌那些意图混淆视听的上书,心中的怒火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熊熊燃烧。但他深知,身为一国之君,在这关键时刻必须保持冷静,不可冲动行事。他强压着内心的愤怒,面色平静却又透着一股威严,缓缓说道:“这些上书所陈述的内容,虚实参半,真假难辨。朕绝不能仅凭这些一面之词,就轻易做出废除新政的决定。朕会选派最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钦差大臣,即刻前往各地实地调查。若情况真如书中所言,新政确实致使地方民生艰难,朕自会做出公正的处置;但若有人蓄意夸大其词,恶意扰乱朝纲,朕定不会轻饶,必将严惩不贷!”
陈邦瞻等人听闻萧凡此言,心中虽有些忐忑不安,但仍心存侥幸。他们觉得,钦差大臣即便前往调查,也未必能轻易识破他们精心编织的谎言,查出事情的真相。毕竟,那些地方豪绅和商户在他们的授意下,早己做好了应对调查的准备。
萧凡心意己决,随即从朝中选派了几位向来以清正廉洁、明察秋毫著称的大臣作为钦差。这些大臣深知此次任务责任重大,关乎国家新政的走向和百姓的福祉,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即刻轻装简从,快马加鞭地朝着上书所涉之地疾驰而去。临行前,萧凡将他们秘密召入宫中,严肃且郑重地暗中叮嘱:“此次调查,务必秉持公正,查清实情,不可有丝毫偏袒。你们肩负着大明的未来和百姓的期望,切不可辜负朕的信任。”
与此同时,陈邦瞻等人并未就此放松警惕。他们一边密切关注着钦差大臣的动向,一边加紧与地方势力联络,企图进一步掩盖真相,误导钦差大臣的调查。他们还在朝中西处活动,拉拢一些立场不坚定的官员,试图在朝堂上继续营造反对新政的舆论氛围,给萧凡施加更大的压力。
而京城内外,百姓们听闻此事,也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支持新政的百姓们坚信新政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那些上书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他们期待着钦差大臣能查明真相,让新政继续推行下去;而一些受保守派蛊惑,或是对新政一知半解的百姓,则忧心忡忡,不知新政的未来将会如何,大明的局势又将走向何方。整个大明王朝,仿佛被一层无形的迷雾所笼罩,一场关乎新政生死存亡和国家命运的较量,正在悄然拉开帷幕,而所有人都被卷入了这场风暴的中心,等待着真相的揭晓和命运的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