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从蹭系统开始

第71章 大景皇子10

加入书架
书名:
快穿从蹭系统开始
作者:
逍遥兴弥清
本章字数:
4334
更新时间:
2025-07-07

这本草品汇算是给双方的一个台阶,等他翻看之后发觉枯燥无聊了,自然不会再提这件事了。

方知行带着这本《御制本草品汇》返回值房。

这本书上面详细记载了多种药材的画像、产地、习性、炮制方法及药性,由多位御医合力编纂完成。

是宫里的医师学徒们入门必学的,也是第一本要学的书。

这本书在民间也有流传,只是数量比较少。

方知行认真的背诵各种药草的习性及药性。

同时将空间里的各种药材与书本上的知识一一对应,之前他守着一堆药材,认识的却没有几样。

现在他了解了各种药材的习性之后,调整了一些药材的区域,使其更合理。

一些己经成熟的药材也及时的采摘下来,保存到仓库里。

这时候他才发现,因为之前不识药性,浪费了不少药材,并不是所有药材都能一首生长的。

过了成熟期,再往后就会慢慢腐烂了。

不过没关系,毕竟不是自己辛苦种来的,浪费一点也不心疼,之后好好管理就是了。

在他背书期间,他安排打探消息的郑奇过来汇报消息。

“殿下,今日户部主事郑德庸、工部侍郎周汝成、盐运使刘焕之这三家被抄家。”

“其中周汝成与刘焕之被判秋后问斩,但户部主事郑德庸被判择日腰斩,家眷发配边疆。”

方知行看向郑奇:“这次郑德庸之事,太后没有出面吗?”

郑奇想了一下。

“应该是出面了,听说刑部想要判郑德庸谋反的,只是后来宫中传出命令,就改为腰斩,家眷发配了,此人劣迹斑斑,一首为陛下所不喜,所以这应该是太后参与的缘故。”

方知行点点头,看来刑部是看到那件龙袍了,不然的话,有太后的回护,就算有物证,也顶多是让郑德庸交回赃款。

“抄家的赃物呢?”

郑奇回道:“全部充入国库了。”

“朝堂上陛下想要将一部分赃物充入内帑,但是没有抢过户部尚书,还被户部尚书说教了一通,认为陛下不该争国库之财。”

“说陛下身为皇帝,不能总想着自己的小金库,应该为整个朝廷的运转考虑,听说当时陛下气得猛喝茶水,然后想摔杯子又舍不得,把杯子又放了回去。”

方知行有点惊讶:“户部尚书这么硬气?”

郑奇点点头,面带敬佩。

“户部尚书一首很清廉,而且尽忠职守,时常提携后进,且许多次国库艰难的时候,都是他老人家东挪西凑才能将朝局支撑下来的。”

“虽然抠门了一些,但那也是因为国库空虚,没办法的事情,大家都能理解,所以大臣们还是很敬重他老人家的。”

听完郑奇的汇报,方知行认为这个人还是值得培养的,自己也需要一个探听消息的渠道。

于是递过去一袋金子。

“这些钱交给你来支配,你可以去组建一个探听消息的组织,不需要探查什么隐秘的消息,能得到一些该知道的消息就可以了。”

郑奇面带难色。

“殿下,我从未有这方面的经验啊...”

方知行笑了笑。

“这还不简单吗?你可以搜罗一些无业人员,这种人就可以用来探听市井消息,大臣家里的下人也可以收买一些,为他们解决一些为难之事,或者帮助他们的家人解决问题。”

“分区域设立据点,每个据点定一个联系人,让他负责这个区域的消息,汇总之后再传给你。”

“传递重要消息的时候,还可以找本常用的书,然后用数字编码,比如第一页第五行第三个字就写一五三,这样就算消息泄露,别人也看不懂。”

“还可以开个酒馆客栈之类的嘛,既有收入又能探听消息...”

郑奇越听眼睛越亮。

“那殿下,这个组织叫什么名字?”

方知行想了半天,然后轻咳一声。

“一个小组织要什么名字,再说有了名字不就有了目标嘛。”

郑奇拿着钱袋,重重点头。

“明白了,必不让殿下失望,那属下先告辞了。”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方知行有点奇怪。

‘你明白什么了?’

摇了摇头,反正是一个探听消息的小组织,不必太在意,方知行低头继续背书。

半个月后。

“什么?殿下你说你把这本书都记下来了?”

方知行点点头。

张景岳的眼神有些惊疑,试探着询问。

“那半夏的药性是?”

“生品麻舌刺喉,需姜矾炮制,性温味辛,燥湿化痰,误食会致舌喉,可用姜汁急救。”

“当归?”

“主根粗短支根虬结如马尾,断面黄白性温味甘辛,补血调经。”

“霜桑叶?”

“经霜后叶背筋脉泛金性寒味苦甘,疏散风热。”

...

一番考校之后,张景岳终于确信,方知行确实把《御制本草品汇》都记下了。

“殿下真是天赋异禀啊,我之前教他们...”

方知行觉得,张景岳现在看那些学徒的眼神都有点不对了。

“先生过奖了,或许我只是在背书方面有些天赋罢了。”

张景岳回过神。

“既然殿下己经熟识草品汇了,那便可以开始了解诊脉方面了,同时药材辨认也需要了解,有些药材外貌相似,但是药性相反。”

“比如人参与商陆,人参为补益佳品,商陆则有毒,虽然外貌相似,但药性大相径庭,若是了解不足,则可能用错药材。”

方知行点点头。

“有劳先生教导了。”

张景岳取出几枚鹅卵石放在桌子上。

“今日先简单跟殿下说一下诊脉的手法。”

方知行按照张景岳的指示,闭上眼睛用指尖抚摸鹅卵石。

“滑脉如珠走玉盘,涩脉似刀刮青竹。”

当他摸到第三枚石头上的斑驳纹路时,听到了旁边的沙沙声。

那是张景岳特意安排的‘滞涩音’,是为了让他感受滑脉与涩脉的不同之处。

在张景岳讲解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听说你们这里新得了一根上百年的人参,还不拿出来让我帮你们鉴赏鉴赏?”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