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章:风云变幻陷困境
林羽在边境全力推行屯田制,使得边境地区粮草渐丰,局势日益稳定。赵轩在外交上的纵横捭阖,也让六国联盟貌合神离。然而,秦国朝堂内的暗流正悄然汇聚成汹涌波涛,向他们二人席卷而来。
一些保守派大臣对林羽的屯田制心存疑虑,他们认为改变传统的戍边方式风险太大,且短时间内难以看到显著成效,不过是林羽为了邀功请赏的手段。在朝堂上,他们时常对屯田制冷嘲热讽,向秦王政进言,要求停止这一举措。“大王,自古以来,戍边之法皆有定制,林羽一介外来之人,贸然更改,恐生祸端。边境安稳关乎大秦根基,不可轻信此人的新奇之法。”一位老臣言辞恳切地说道,眼中满是对林羽的不满。
对于赵轩,那些擅长传统外交策略的大臣们同样心怀不满。他们觉得赵轩的外交手段过于激进,破坏了秦国与各国之间微妙的平衡,担心会引发六国更加激烈的反抗。“赵轩行事冲动,为求分化六国,许下诸多承诺,日后若无法兑现,必使秦国失信于天下,这将给我大秦统一大业带来极大阻碍。”另一位大臣向秦王政谏言,试图贬低赵轩的功绩。
面对这些无端指责,林羽和赵轩虽心中气愤,但他们明白,此时不能冲动行事。他们决定收集更多有力证据,向秦王政证明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林羽在边境整理了详细的屯田成果报告,包括开垦土地的面积、粮食产量的预估增长以及戍边士兵生活的改善等内容,准备呈递给秦王政。同时,他还组织了边境百姓和士兵联名上书,表达对屯田制的支持。
赵轩则将六国因秦国分化策略而产生的内部矛盾以及联盟松动的种种细节记录成册,还邀请了一些从各国归来的使者为自己作证,证明他的外交策略成效显著。他深知,只有让秦王政清楚看到这些实际成果,才能堵住那些大臣们的悠悠之口。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向秦王政汇报之际,局势陡然恶化。魏国在国内亲秦派贵族的压力下,表面上与秦国示好,却在暗中与赵国、楚国秘密结盟。他们意图对秦国边境发动突然袭击,以打破当前的不利局面。林羽所在的边境屯田区域首当其冲,成为魏国军队的攻击目标。
魏国军队如潮水般涌来,边境顿时战火纷飞。林羽迅速组织屯田的士兵和百姓进行抵抗,但由于事发突然,且对方兵力众多,他们陷入了苦战。林羽一边指挥防御,一边派人快马加鞭向咸阳求援。与此同时,赵轩这边也麻烦不断。他之前分化六国联盟所依赖的情报网络突然遭到破坏,各国对秦国的警惕性大增,重新加强了联盟。他在各国的外交行动变得举步维艰,之前所做的努力似乎瞬间付诸东流。
消息传到咸阳,朝堂震动。那些原本就反对林羽和赵轩的大臣们抓住这个机会,纷纷向秦王政进言,要求严惩二人,认为他们是导致秦国陷入如今困境的罪魁祸首。“大王,林羽和赵轩行事鲁莽,不听劝阻,致使我大秦边境受袭,外交陷入被动,当以重刑处置,以正国法!”大臣们言辞激烈,群情汹汹。
秦王政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他深知,此时若处置不当,不仅会寒了林羽和赵轩的心,更可能影响秦国统一大业的进程。但秦国如今面临的困境也不容小觑,他陷入了两难的抉择。而身处困境中的林羽和赵轩,能否化解这场危机,重新获得秦王政的信任,成为秦国统一六国道路上的中流砥柱,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他们在战火与朝堂的双重压力下,顽强地坚守着,等待着转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