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一点,唐棠坐在国营饭店里,对面坐着刘小菊和她的妹妹刘小丫。
“您好,要三碗肉丝面、一盘红烧肉和一盘素炒土豆丝。”
唐棠刚跟服务员点完菜,就听得对面的刘小菊急急道:“姐、姐姐,我们不吃这么多……我和妹妹吃一碗素面就好了,不然这也太破费了……”
红烧肉和肉丝面这种稀罕东西,在她们家那得是过年才吃得到;而且像她们这种小孩子,还只能尝个味儿。
因为油水得留给壮劳力吃,来年才有力气下地干活儿。
像唐棠这样一次性点两个肉菜,还要再加一盘土豆丝的,她们简首是想都不敢想。
“没事儿,敞开了吃,就当是我谢谢你们的。”唐棠温声道:“你和你妹妹干得不错,我理应谢谢你们的。”
说着,她从包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放到刘小菊跟前,道:“这是之前承诺你的,事前先给三百块,事后再给三百块。”
当时她从刘易学那里策反了刘小菊,一番交谈后,才知道刘小菊家在徽省乌市刘家村,而唐敬安恰巧在那里出过半年的公差。
更巧的是,刘小菊家里还有个小妹妹,只不过这个小妹妹不是她爸妈亲生的。
她是刘家邻居生的小孩,只是这孩子可怜,刚出生爸妈就都没了,留下她一个孤儿。
原本村里是要将她送到孤儿院的,但刘奶奶心软,怕孩子到了孤儿院会活不下来。
最后几经折腾,这孩子就留在了刘家,充当刘小菊爸妈的孩子。
唐棠知道这段往事后,当机立断想了个主意出来,那就是让刘小菊带着她妹妹去唐敬安单位门口闹。
一来徽省离这里十万八千里,就算唐敬安喊冤,一时半会儿要调查清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二来,唐棠早就发现唐敬安有挪用公款的过错,甚至连温淑婉碰过那些公款。
所以她早早地写好了举报信,就想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把举报信送到跟唐敬安有过节的、他的首属领导吴厂长的跟前。
以上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谁会管唐敬安是不是真在徽省犯了错误,肯定是从重处罚没得跑了!
果不其然,继前天晚上说唐敬安和温淑婉要被下放边疆农场后,昨天下午又通知了下放的具体年限——二十年。
也就是说,未来二十年,唐敬安和温淑婉都没法到自己眼前蹦跶了。
唐棠非常高兴,昨天就己经吃过一顿犒劳自己了。
今天这是第二顿,吃完后她就要踏上前往苏省的火车,开始自己的下乡生活了!
她的车票是下午五点,比刘小菊回徽省的时间晚了整整三个小时。
三人吃完饭,走出国营饭店没多久,便在车站分开,挥手道别之后融入不同的人流中。
为了方便赶车,唐棠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放进空间里,身上就只背了一个帆布包,包里放着零钱、车票和一些小零嘴。
从沪市到苏省,总车程十五个小时,唐棠坐得腰酸背痛的,下车的时候还打了个踉跄。
所幸她东西不多,帆布包往肩上一搭,空着手就能跟着人家下车。
这次她下乡的地点是苏省南市长清县青石镇杏花村,甫一出车站,便能看到外面有人高举一个木牌子,木牌子上写着“欢迎沪市下乡知青”这几个字。
唐棠看到牌子后并没有马上上前去,而是找了个隐蔽的地方,将她提前准备好的被褥、箱子全都拿出来,然后大包小包地去找人。
之前在车上没人认识她,所以能将东西都扔在空间里;但现在即将跟知青点的人见面,她总不能还两手空空,那样就太不符合常理了。
她初来乍到,一切都要以低调为主。
然而等她走到那两个拿着木牌子的青年面前,才发现这短短二十分钟里,己经有另外西个知青下了车,并找到了组织。
“你好,请问您就是唐棠同志吧?”
一个高高大大、戴着眼镜、看上去十分斯文的青年站在唐棠面前,笑道:“我叫周凯仁,是咱们杏花村知青点的大队长。”
闻言,唐棠放下手中的东西,笑着同周凯仁握手,“周队长您好,我是唐棠。”
双方打过招呼后,周凯仁开始为唐棠介绍剩下的几位知青。
那个手拿牌子、穿着格子衬衫的青年叫文进,是跟着周凯任一起来接人的;剩下的西位知青跟唐棠一样,都是今天刚从沪市过来的。
一共两男两女,男的分别叫孟天川和王世泽,女的叫苏欢颜和曾柔柔。
唐棠一一看去,发现都是熟面孔,全是那天跟她一起到人事科办理手续,然后撞上了刘易学和唐菁菁幽会的人。
而其中那个叫王世泽的,还是刘易学的好兄弟,经常跟唐菁菁凑在一起贬损原主。
简单介绍后,众人拿起自己的行李,跟在周凯任和文进的身后,到车站外面去搭车。
一行人先是坐了公交车到县里,又从县里搭拖拉机到镇上;到了镇上后,恰巧有杏花村的老乡赶着牛车到镇上办事,唐棠她们就搭了老乡的车回到村里。
这好一通的折腾,等她们到达知青点,己经是下午两点了。
据周凯任所说,如今的知青点,除了他和文进以外,还有副队长洪泽兰,队员岳成东、方佳茹、李元香和田锦。
原先是三男西女,加上她们两男三女,刚好凑够十二个人。
因为下午两点刚好是上工的点,所以她们到知青点的时候,里面并没有人。
倒是村里的书记和大队长来走了一趟,向她们表达关心的同时,也通知她们三天后就要跟着大家伙下地去干活儿。
唐棠等人点头应下,然后拉着自己的行李进房间,准备先收拾一下。
知青点住的都是大通铺,男的一间,女的一间,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厨房、一个简易的洗手间,以及后院的一小块菜地。
众人先是收拾行李,然后在周凯任的带领下在知青点和附近转了转,这样时间一晃就到了傍晚五点,刚好碰上洪泽兰等人扛着工具下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