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受气包后我一路逆袭暴富

第2章 董贝贝要考大学

加入书架
书名:
穿成受气包后我一路逆袭暴富
作者:
昊昊的喵
本章字数:
4994
更新时间:
2025-07-01

董贝贝是真的欲哭无泪。

这时候距离她自己出生还有整整10年,连她妈妈都还是一个15岁的小丫头,也就是说,她穿成了妈妈的同龄人!

想到妈妈扎着马尾辫,穿着校服的样子,董贝贝不禁笑了。

“贝贝啊。”见她一时发呆一时傻笑,赵老太太生怕她又胡思乱想:“等你出院,妈就去给你办退学,咱不读了。”

“不能不读!”董贝贝一惊,连忙阻止。

开玩笑,不读书一个15岁的小女孩能去干嘛,虽然她是个26岁的灵魂,但她可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人的智慧,可以像小说里的穿越者一样玩转资本、把控楼市,她就是一颗小趴菜,就算穿越了也当不了满级大佬。

董贝贝脑子飞速转动,想找一个好点的借口来解释自己的态度变化。

“学还是要念的。”董贝贝干笑着:“那个,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我突然想通了,我要上大学!”

“真的!”赵老太震惊又欣喜,又忍不住抹起泪来:“你想通就好,上大学什么的,尽力就行。”

董贝贝看着眼前的老人,虽然不是自己的妈妈,却和这具身体血肉相连,此刻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满都是失而复得的庆幸。

“嗯,我真的想通了,之前是我不懂事,让妈妈担心了,以后我要好好的活下去,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既来之则安之,董贝贝安慰赵老太的同时,也安慰自己,既然给了她重活的机会,她一定要活出个人样。

她还要去千里之外的苏市找到这一世的妈妈,把前世的亏欠和遗憾全部补上。

赵老太开心的不住点头,本来在一边看热闹的中年妇女也有点动容,她把手中削到一半的苹果放下,在床头柜翻出纸笔,刷刷写了张字条。

“好孩子,浪子回头金不换。”她把纸条塞入董贝贝手中:“我和你叔叔都是六中的老师,如果学习上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来问我们,这是我们的电话和住址。”

说着她指了指躺在病床上的男人,男人微笑着点了点头。

董贝贝那叫一个感动,这个年代的人太淳朴了,要知道六中是江城最好的中学之一,而原主就读的二十九中则要逊色很多。

她捏紧了手中的纸条,不管如何,她收到了这个时代的第一份善意。

到底是年轻底子好,董贝贝第二天就出院了。

赵老太弓着背把搪瓷盆、保温桶一股脑往布兜里塞,任董贝贝怎么伸手帮忙都被拍回来。

医院门口,董老爷子己早早等着,他身材高瘦,黄黑的皮肤,远看像一根病态的老竹。

“贝贝啊,快上来!”董老爷子笑眯眯的拍着身旁的三轮车,里面垫着厚厚的稻草。

“老大呢?妹纸出院他当大哥的不来!”赵老太见就董老爷子一人,很是不满。

“这车就是老大找厂里借的!”董老爷子说:“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大的难处,他那个厂子,早两年效益就不行了,他不当劳模,迟早发配出去看仓库。”

赵老太太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

董贝贝不好意思坐车,她看得出来董老爷子身子骨不咋硬朗,肺部似乎也有问题,说几句话总被咳嗽声打断。

但老两口不依,董老爷子拍着胸脯:“爸爸力气大的很!两个你都拉得动。”

催促着董贝贝坐好,他从怀里掏出个纸包,献宝一样打开,里面是一颗颗的大白兔奶糖。

董贝贝听妈妈说过,大白兔是80年代顶好的零嘴,许多家庭逢年过节才会买上两斤给孩子们甜甜嘴。

董老爷子把纸包塞进董贝贝手里,笑着说:“这是给贝贝压惊的,收好,别给你侄子侄女看见。”

这个时代的大白兔奶糖用料更扎实,糖果颗颗圆润,董贝贝小心翼翼收进口袋,努力睁大眼睛,生怕眼泪掉下来。

“走喽!”董老爷子蹬起三轮,载着董贝贝和赵老太往家赶。

董贝贝靠在赵老太身边,好奇地打量着两边。

80年代末的江城己经颇有繁华气象,路上行人如织,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工人骑着二八大杠叮铃铃略过,后座捎着铝制饭盒;小商贩推着自制的板车,吆喝着叫卖各种时令瓜果;一种被称为“大辫子车”的电车在马路上穿行,那是江城特有的交通工具;小巧轻便,招手即停的三轮车成群结队停在路边,想坐的招呼一声,不远处的树荫下便匆匆跑来一个打赤膊的汉子——那便是司机了。

董贝贝瞪大眼睛看着这万千气象,这个时代,和她生活的时代相比要落后很多,但并不萧条,相反,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改革开放的第11个年头,虽常有波折,但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总体在向上走,到处都燃着奔向新世纪的希望之光。

行人们的衣着以黑蓝灰为主色调,但路上己随处可见打扮时髦的女孩子,烫着蓬松卷发,穿着色彩鲜艳的连衣裙或衬衣,脚上蹬着各色高跟鞋或皮凉鞋。

小伙子则流行花衬衣和喇叭裤,董贝贝看到好几个拎着收音机满街走的“摇滚青年”,其中一个还带着很夸张的十字架耳环。

路边不少商店里放着流行歌曲,其中最受欢迎的是陈慧琳的千千厥歌和苏芮的跟着感觉走,激昂的旋律和远处的渡轮汽笛声相互交织,奏出了市井味十足的交响曲

大约40分钟,三轮车拐进了一条小巷,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董贝贝知道,他们到家了。

这是一条江城随处可见的小巷,巷子不宽,两边是挨在一起的民宅,大都是红砖灰瓦的平房,墙面上布满了孩子们粗糙的简笔画和各个时期都少不了的牛皮癣广告,偶有讲究些的人家,用水泥或石灰抹平了墙面,也很快变成孩子们天然的画纸。

这年头没有楼间距的概念,也没有所谓的社交距离,和天空中纠缠在一起的电线一样,路边也随处可见各家放在一起的长凳、躺椅甚至竹床。到晚间,街坊邻居便会聚拢在一起,乘凉、打牌、聊着东家长西家短的八卦……

三轮车最终停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前,黑色的铁门半掩着,门上锈迹斑斑。

几个小男孩趴在门口打弹珠,董老爷子朝其中一个孩子喊道:“云霄,你姐做了早饭没?”

小男孩露出灰扑扑的小脸,正是大哥董建国的小儿子董云霄。

“姐炕了灰面饼子。”董云霄看到三轮车,便顾不上弹珠和小伙伴了:“爷爷,我要坐三轮车。”

赵老太跳下车,拧着他的耳朵骂:“成天在外面疯玩,看你把衣服糟蹋的。”

其他孩子见赵老太发火,顿时一哄而散。

“去,陪你爷爷还车去!”赵老太骂归骂,还是满足了孙子的小小心愿。

赵老爷子带着董云霄去还车,董贝贝则帮着赵老太把大包小裹的往屋里运。

刚迈进小小的院子,董贝贝还没来的及西处打量,只听“哗啦”一声,一盆水迎面泼来,像小型炸弹一样在她脚边炸开,饶是她躲得快,鞋子也被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大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