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回到了县衙后院内宅。
墨长明将今日之事一说。
崔兰便断定。
李子谦在闲田里所种植的两物,便是甘蕉和甜菜,也猜到他是一个懂得之人,但是想不出怎么用什么东西,把这些利用制作出来,但是此人有才,可以收为己,就看他肯不肯。
于是便给墨长明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明日按此计行事。
墨长明听了之后,也点头答应。
到了第二日。
墨长明上衙之后,命另外几人暂时在衙内处理政事,停止巡视,然后带着一个府里的妈妈,买了一些吃食糕点,让县衙一个小吏驾着一辆马车,首奔小田坪。
到了小院叩门的的时候。
出来的李子谦也感到有些惊讶。
院中的竹椅子上,老妇人正在用食。
墨长明进了门之后,先是让随行妈妈过去侍候,然后,对李子谦行了一礼。
之后,拉李子谦坐下,把来意说了一遍。
赶车的小吏王忠(崔三十五),也将车上吃食糕点拿下来,摆在老妇人面前的竹桌,让老妇人品尝。
李子谦正在为刚才墨长明的请求,心里摇摆,但是,见老母亲一边吃着糕点,笑着将目光投来,他心里也开始变软了。
于是心里一横,牙一咬。
对墨长明倒头就拜。
墨长明连忙将他拉起。
两人坐下后,墨长明才仔细的说了此次给李子谦的安排。
李子谦听了之后,表示不愿出仕,但是可以帮助墨长明做事。
墨长明见劝说不动,便另做安排,决定聘请李子谦做县衙幕僚,月俸十两,家中县府出一个妈妈,在李子谦出行办事的时候,替他在家中照顾老妇人,另外,县衙还替李子谦配备一辆马车,专供李子谦出行之用。
李子谦见墨长明比较真诚恳切。
于是,也就应了。
又闲淡一些话之后。
墨长明留下府里那个妈妈,及车上搬下的一些黍米,青菜,之后带着小吏走了。
走之前商定。
府里妈妈暂且留下,和老妇人同住,且照顾老妇人,妈妈的一切吃食费用,由县衙负责。
另,次日会带着李子谦一起出巡,到时会由这个小吏驾车来接,以后,此车及小吏,也由李子谦来支配使用。
李子谦听后感激不己。
然后将墨长明送出院外,首到车影不见,回到院中时,见刚才侍候母亲用食的妈妈,正在用手轻轻替母亲捏肩膀,母亲满脸带笑。
他心里一热,急步走向茅屋东间书阁。
在木桌前沉思良久。
然后铺上竹纸,开始奋笔疾书。
再说另一边。
墨长明回到县衙,和几个同僚处理完政事,散了衙,回到县衙后院内宅,将此事细说给夫人崔兰说的时候。
崔兰听了也暗暗点头。
这个李子谦应该确实是一个有才的。
但是为了照顾年老母亲放弃其他,也实是品性可嘉,此人可用。
不但可用,而且要长用,重用。
然后又叮嘱墨长明,等明日出巡的时候。
一定要多谦虚一些。
多听李子谦的意见,提议。
一,李子谦是本地人,地形,环境,人口生态适应情况懂得比较多。
二,之前李子谦为了参加科举,以后肯定也是想做一个好官,为民好官,当然也一定为此做了许多准备,现在他不愿出仕,正好听听他对现在当地的民生问题有什么想法,然后借以参考。
墨长明听了夫人崔兰一席话之后。
更加佩服夫人崔兰的一番分析与见解。
他也算是又长了一层见识。
谁说内宅中的女子没有见识。
他的夫人便与别人不同,不但懂得很多,而且还与别人见解不同,看法独到,首达主要重点。
这个夫人他比较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