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
墨长明回到县衙后院内宅的时候。
崔兰提醒他。
关于和别人合作的事情,要首先拟定一个协议书,并且要事先讲好两家各占几成的问题,否则以后也怕会起争执的事情。
墨长明应下。
到了第二日。
上衙以后。
墨长明叫来了李子谦叮嘱了一番。
之后,李子谦领命而去。
到了平安客栈找到了赵玉(崔三),商讨合作的问题,也说了县衙这边官坊投股银子多少,问及赵掌柜投入多少,可占几成股。
因为是官坊,自然外方不能占有股成太多。
毕竟官坊还要拿出一部分赢利银子,要去上交国税的。
所以赵玉(崔三)也是假装考虑了一下。
然后提出入股银票二干两,占官坊赢利的二成即可。
另外其他官坊产出,及山岭鲜果,由他负责售出。
李子谦见赵玉(崔三)做事痛快。
便代替县衙应下。
然后收了二千两银票,收录卷档之后。
又让赵玉(崔三)签下协议书,协议书一式两份,之前己经拟定,并且己经盖了官印,是具有正式官家效应的。
这一点赵玉(崔三)是可以放心的。
送走李子谦之后。
赵玉(崔三)转身便将此事,告诉了平安客栈的掌柜李福(王福化名)。
王福思忖一下,点头。
总算替家主盘算的第一步,算是达成了。
但是仍是叮嘱赵玉(崔三),之后的事情也不要懈怠。
赵玉(崔三)应下。
另一边,李子谦回到县衙,交了银票,录档,协议书之后,便向墨长明要了两个差吏,准备选址修建官坊,及张贴官榜招募坊工。
眼见常平县所有山岭,果子成熟在即,这些也必须提前筹备。
领了差吏及写好的榜文。
李子谦匆匆而去。
县衙这边,仍然继续等着有人揭招贤榜文。
一连几天没有消息?
七天之后。
县衙几人正在着急。
住在平安客栈的赵玉(崔三),突然来访。
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两个人。
见到墨长明之后。
他先是急忙解释。
这两个人,他是在之前行商时认识的,一个叫刘奇(崔西),是造船商人。
另一个叫王利(崔五),是一个车运商人。
这也是赵玉(崔三)在平安客栈住的时候,刚巧碰到两个人来此住店,可能是他们昨天晚上经过城门口的时候,没有看到榜文,见到他们两人之后,赵玉(崔三)也是怕县尊大人着急,所以特意带他们来,给县尊大人引见。
墨长明当然高兴。
立刻让小吏(崔三十五),给三人彻茶。
然后,引了三人入座。
因为事情比较高兴。
县丞孟鸿也一起作陪。
之后,一边喝茶。
墨长明也问了刘奇(崔西),王利(崔五)他们的一些情况。
两人都是世代经营。
也就是家有底蕴,并且几代传承。
因为岭南福州这边临海,捕鱼海船应有应求,而且山岭也俱多,鲜果也多,自然也需要车运。
所以他们两个便相携来此,也是想在这边找个生意,不想却是在平安客栈竞然碰到之前故交,也是一种缘分。
然后赵玉(崔三)知道他们的想法。
出于对朋友帮助的关系。
便引了他们两个来此。
也是想让他们两个找点生意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