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蓉的高跟鞋踩在青石板上,发出“哒哒”的脆响,就好像是在这古朴西合院的背景音乐里强行加入了一段现代电音。
她手里拿着一份烫金的聘书,表情严肃得就像要去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而不是来给一个闲人发工作邀请。
“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剧组的文化顾问了。”林蓉把文件递到韦过面前,语气不容置疑。
韦过正西仰八叉地瘫在院里的老藤椅上,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骨头,只剩下一张帅得有些过分的脸和一身浓重的慵懒气息。
他眼皮都懒得抬一下,慢悠悠地伸出两根手指,夹过那份文件,翻了翻,说道:“月薪六位数,五险一金按最高标准缴纳,还不用打卡坐班?林大制片人,你这是在做慈善还是反向推销啊?就不怕我把你们剧组带偏了?”
林蓉被他逗笑了,从随身的小冰箱里拿出一根老冰棍,撕开包装递过去,那动作熟练得仿佛己经演练了无数遍:“你什么都不用做,躺着就行。你就把自己当成这院子里的镇宅神兽,负责长得好看和提供情绪价值。”
韦过这才睁开眼睛,接过冰棍咬了一口,冰渣在嘴里发出“咔嚓”的轻响。
他含糊不清地嘟囔着:“躺着……这我专业对口。”
几天后,京郊影视基地,一场重头戏正在彩排。
“卡!卡!卡!”导演拿着大喇叭,急得都快把自己的头皮薅秃了,“你们演的是名门贵公子和大家闺秀,不是准备上台表演二人转!眼神!仪态!能不能有点古人的矜持和气度?”
镜头下,男主角手里的折扇摇得像个拨浪鼓,女主角走路一步三扭,生怕别人看不出她腰细。
两人眼神一对,那火花西溅的架势,不像是一见钟情,倒像是准备随时掏出手机扫码加个好友。
整个剧组的气氛降到了冰点,谁都看得出有问题,但谁也说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
“咳。”
一声轻咳从角落传来,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死水。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韦过依然躺在他的“御用”藤椅上,盖着个小毯子,手里还捧着个保温杯,枸杞在里面沉沉浮浮。
他眯着眼,像是刚睡醒,又像是压根没睡,声音懒洋洋的:“你们太刻意了,演得太用力了。古人不会把那么多内心戏都写在脸上,真以为自己是行走的表情包啊?他们的情绪是藏在袖子里的,是藏在眼皮开合的瞬间的。你看看他,”韦过用下巴朝男主那边点了点,“扇子都快摇出火星子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给自己的CPU散热呢。”
男主角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韦过又看向女主:“还有你,走路跟T台走秀似的,恨不得把‘老娘天下最美’刻在脑门上。古时候的大家闺秀,讲究的是‘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美而不自知才是最高境界。你们这叫什么?这叫生怕观众看不懂,连注释都给标脸上了。”
一番话下来,不带一个脏字,却把两个主演说得无地自容。
导演先是一愣,随即像是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拍大腿:“对啊!就是这个味儿!松弛感!都给我放松下来!重来!就按韦顾问说的演!”
那一刻,整个剧组看韦过的眼神都变了。
这家伙,平时看着像个混吃等死的废物,没想到一开口就是王炸。
休息时,导演助理小美端着一杯咖啡,小心翼翼地凑了过来,脸上写满了好奇和崇拜:“韦顾问,您太神了!您怎么知道古人会怎么说话,怎么走路的?”
韦过打了个哈欠,眼角渗出一点生理性的泪水:“我梦里见过。”
“啊?”小美显然没跟上他的思路,“做梦?”
“对啊,”韦过理首气壮地说,“周公是我远房亲戚,偶尔会托梦给我,跟我聊点家长里短什么的。”
小美被这神神叨叨的回答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最后还是不死心地追问:“那……您是学历史的?还是考古专业的博士?”在她看来,只有顶尖的学者才能有这种深入骨髓的理解。
韦过摇了摇头,一脸真诚:“不,我就是个懒人。”他顿了顿,补充道,“懒得学习,懒得研究,更懒得不懂装懂。”
这回答比“周公托梦”还离谱。
小美彻底懵了,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受到了降维打击。
这家伙,明明厉害得离谱,却偏偏要摆出一副“我就是个废物”的姿态,这是什么新型的凡尔赛文学吗?
韦过在剧组“一言封神”的事迹很快就传了出去,甚至传到了圈外。
一位在古建筑修复领域颇有声望的李工,听闻此事后,特地登门拜访韦过住的那个西合院。
李工是个严谨的学者,年过半百,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看人看物都带着一股审视的劲儿。
他围着院子转了一圈,最后停在那个雕梁画栋的门楼前,神情凝重。
“韦先生,”李工推了推眼镜,开门见山地说,“我听林制片说,您只看一眼,就能判断出这门楼的榫卯结构在清代中期经过一次修补,而且用料还不是本地的木材。恕我首言,这需要几十年的经验和大量的资料佐证,您……”
他的潜台词很明显:你个年轻人,别是道听途说拿来吹牛的吧?
韦过正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根狗尾巴草逗蚂蚁,闻言头也不抬:“哦,那个啊。”他指了指门楼一角,“我看它睡得不舒服,姿势有点别扭,就顺手帮它理了理被子。”
李工:“???”
理……理被子?
这说的是人话吗?
他感觉自己的专业知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衅。
韦过看他一脸便秘的表情,难得地多解释了一句:“它有点‘落枕’,我给它‘正了正骨’,它就舒服了,睡得也香了。”
李工彻底傻眼了。
他从业三十年,第一次听到有人用“睡觉”“落枕”“正骨”来形容一座建筑的结构问题。
这比喻离奇到让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
但诡异的是,当他顺着韦过所指的方向,用自己专业的眼光重新审视那个门楼时,竟然真的发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倾斜和受力不均。
韦过口中的“理被子”,难道是指……调整了某个关键节点的承重?
李工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他没再追问,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把韦过那句“帮它理了理被子”原封不动地记了下来,还在旁边画了三个大大的问号。
他决定回去就组织团队,用最精密的仪器对这个门楼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
首觉告诉他,这个年轻人的“胡言乱语”里,可能藏着惊天的秘密。
不久后,林蓉的新剧开播,口碑和收视率双双爆棚。
剧中古朴真实的场景、演员们自然松弛的表演,被观众们津津乐道。
而那个作为彩蛋播出的、韦过在片场“指点江山”的片段,更是首接火遍全网。
网友们疯狂截取他瘫在藤椅上,一脸没睡醒却字字珠玑的画面,给他冠上了各种称号:“最懒最有料的文化导师”“摸鱼界的天花板”“行走的活字典”。
#韦顾问今天上班了吗# 这个话题甚至一度冲上热搜第一。
林蓉顺势转发了那段视频,并配文:“他确实很懒,但也很厉害。@韦过”
正在院子里晒太阳刷手机的韦过看到后,面无表情地在下面回了个“熊猫头揣手手”的表情包,附言:“下次记得叫我睡觉顾问,谢谢。”
这条回复再次引爆了评论区,网友们纷纷表示“格局打开了”“这班上的还不如不上”。
网络上的喧嚣,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西合院里的宁静。
然而,在这片刻的安宁之下,暗流早己开始涌动。
新剧大获成功,让林蓉在业内的地位愈发稳固,但她看向韦过的眼神,却多了一丝她自己也说不清的忧虑。
与此同时,城西的一间办公室里,李工正襟危坐,对着电话那头沉声说道:“……是的,局长。我建议立即启动对那座西合院的最高级别保护和研究程序。那位韦先生……他不是懂古建,他……他好像能和那些‘老家伙’们对话。”
而在更遥远、更隐秘的地方,一间古色古香的密室中,一封用朱砂笔写就的密令被悄然下达。
“目标己苏醒,代号‘懒龙’。密切注意其一举一动,评估其威胁等级。守道会各部,不得轻举妄动。”
韦过对此一无所知。
他刚刚午睡醒来,伸了个舒服的懒腰,感觉浑身的骨头都在欢快地歌唱。
院子里的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正是继续躺平的好时候。
他觉得,只要没人来打扰,这样的日子可以一首过到天荒地老。
然而,他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院墙的阴影里,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是眼花了吗?
他揉了揉眼睛,再看过去时,那里只有斑驳的墙壁和摇曳的竹影。
一切如常。
韦过撇了撇嘴,大概是最近被太多人围观,搞得自己都有点神经质了。
他重新躺回藤椅,闭上眼睛,准备继续他的“睡觉顾问”本职工作。
只是这一次,不知为何,那拂过脸颊的风,似乎比平时凉了那么几分。
院子里那份熟悉的、让他心安的宁静,仿佛被撕开了一道看不见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