喔喔喔,喔喔喔,晨鸡打鸣,东方既白。
独孤元随着鸡鸣声,缓缓醒来,睁开眼睛,扭动依旧僵硬的脖子,看向郑经,微弱的声音说道。
“压着我的胳膊了。”一边说着,独孤元一边抽动僵硬的胳膊。
郑经听到独孤元微弱的声音,开始以为自己听错了,感受到独孤元在抽动胳膊,这才如梦初醒一般,说道。
“你们快看,独孤大哥醒了,眼睛也睁开了,胳膊也在动。”
老御医和陈皮赶忙上前查看。老御医抓住独孤元的手臂,急忙搭上他的脉搏,陈皮看着独孤元睁开的眼睛,和郑经一样,顿时喜出望外。
“死脉变活脉,有救了,有救了。”老御医生平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将死之人竟然可以转生。
郑经和陈皮看着独孤元睁着眼,嘴唇在吧唧吧唧的说着什么,声音太过微弱,一时听不清楚,急忙问向老御医。
“老先生,你说独孤兄弟有救了,可他除了眼睛睁开了,看样子想说话却说不出来,身体也几乎动不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还请老先生赶快施救啊。”
老御医扒开独孤元的眼睛看了看,又打开包扎伤口的纱布检查了一下,再次伸手搭脉,闭着眼睛,仔细感受脉搏的跳动。
以老御医几十年的功力,确定脉象是生人之脉象,并非那死脉,只是这脉搏律动过于微弱,他己心中了然,站起身来,捋了捋白胡子,笑着说道。
“哈哈哈,二位不用过于紧张,这位独孤兄弟之所以尚不能动,那是因为他刚从阎罗王那里走了一遭,刚还阳,还需休养,另外,这几天的昏迷,营养补充之不足。加强营养,休养几日,即可完全康复。”
其实,老御医说的从阎罗王那里走了一遭,只是医生猜不透原因的假意之词,他哪里真的知道独孤元的魂魄确实见到了阎罗王呢。至于营养,那倒是真的,毕竟昏迷的时候,郑经除了煎药喂药,也没喂过餐食。
数日后,独孤元活动自如,恢复如初。恍如做了一场梦,想到阎罗王的话语,是时候去武当一趟了,见见传说中的张真人。他向陈皮和郑经告辞道。
“陈兄,郑经老弟,结识二位实乃我独孤之幸,感谢在我重伤期间,二位的照顾,今日我己康复,这便辞行,他日有缘,定会重逢。”
独孤元始终没有告诉陈皮、郑经二人,他来自600年后的秘密。秘密这种事情,有时候说出来,徒增烦恼,朋友帮不上忙,还多了一分尴尬。
就像独孤元和圣上说的那样,他要去寻找云游在外的师父,陈皮、郑经二人一首都是这么认为的,故,未做过多挽留。三人一壶酒,酒至半酣,抱拳相送。
独孤元一路奔赴武当山。
东方破晓,行至半山,见一石碑,上书武当二字,独孤元虽一介凡人,不懂修仙,也看的出来石碑和字,深藏古朴自然之意。抬眼望山,参天大树,漫山遍野,只见真武大殿高居山巅,仙雾缭绕,犹如天宫。
过石碑,登数千石阶,见武当道门矗立,门扉己开,不见烧香人,亦不见道童打扫,只见左侧道殿屋顶,躺卧一道童。
独孤元对着屋顶喊了声小师傅,还没等独孤元问话,道童躺卧着,一动不动,连眼睛都没抬一下的说道。
“喊什么喊,这天刚破晓,道爷还没睡够呢,香火就在香炉旁边放着,自己取来自己烧,休得大喊大叫,扰了道爷的清梦。”
草他大爷的啊,这他妈的绝对道门败类,混吃等死混日子的道门小垃圾,年纪轻轻,在屋顶睡觉,还一口一个道爷,道爷个鸟啊,要不是阎罗王让他独孤元来武当,他早和小道童吵起来了。
“世人只道神仙好,哪知神仙有烦恼,凡人烦恼找神仙,神仙烦恼找谁说去啊?”
独孤元烧香之际,躺卧屋顶的小道童开口说道。哎,这小混子住在武当,修行在武当,却说神仙有烦恼,那他奶奶的还修什么道?悟什么仙?真是道门败类,败类啊,独孤元心里再一次的鄙视小道童。
“要是烧香,求神问仙有用,那不得把神仙忙死啊?凡人愚钝啊。”
小道童从腰间取出一水壶,咕咚咕咚的猛灌了几口,半眯着眼看了一眼独孤元,放下水壶,又呼呼睡去。
好大的酒味,这水壶里居然装的是酒。。。。。。看来说他是道门败类都轻了,一丝清规戒律都不守,酒肉道童,醉卧道殿屋顶,这像什么样子,见到张真人,定要告诉他老人家,好好教训一下这小道童。独孤元心里想着。
眼见小道童这副模样,独孤元打消了从他嘴里问事的念头,朝着真武大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