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甫的话语,如同巨石投入死水潭。
瞬间在金銮殿上激起千层浪!
“陛下!三思啊!”
户部尚书第一个跳了出来,脸都急白了:“乌桓地处北境苦寒,路途遥远,补给艰难!一旦兴兵,耗费钱粮何止百万?如今国库虽不算空虚,但连年风调雨顺,民生方得喘息,骤然开启战端,加赋加税,恐伤国本,动摇社稷根基啊!”
“是啊陛下!”
工部尚书也连忙附议:“北境道路艰险,转运粮草民夫死伤必重!更兼筑城修路,靡费无数!还请陛下以苍生为念!”
“乌桓虽屡次挑衅,然其地广人稀,部族分散,难成真正大患!”一位老翰林颤巍巍出列:“以臣之见,遣一良将,率精兵数万屯于边境,示之以威,慑其胆魄,令其不敢再犯即可!若劳师远征,深入不毛,胜负难料!万一……万一有失,损兵折将,动摇国威,反为不美啊!”
反对之声此起彼伏,理由无不充分。
然而,徐国甫却像是换了个人!
他猛地转身,双目如电扫过那些反对的大臣!
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近乎狂热的决绝气势,将所有的反对理由一一驳斥:
“荒谬!短视!”
他指着户部尚书:“钱粮?钱粮是省出来的吗?!是打出来的!乌桓其地虽苦寒,然草场丰美,牛羊马匹无数!更有金矿、铁矿!若能犁庭扫穴,尽取其地,所获岂止百万钱粮?!此乃以战养战,一本万利!畏首畏尾,空守金山而不取,岂非蠢材?!”
他又指向工部尚书:“道路艰险?民夫死伤?哼!昔日武帝北征匈奴,凿空西域,所行之路,何止艰难百倍?!正因道路不通,才更要打!打出一条通衢大道,打出一个万世太平!些许牺牲,换取北境百年安宁,换取子孙后代不再受蛮夷侵扰之苦,值!太值了!”
最后,他目光如刀,刺向那位老翰林:“示之以威?屯兵威慑?老大人何其迂腐!乌桓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前番来我大乾挑衅,今又刺杀秦少傅,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此等行径,若不以雷霆手段彻底铲除,只恐其以为我大乾软弱可欺,日后变本加厉!”
“今日刺少傅,信不信,他们明日就敢刺王杀驾!”
“等到那时再言征讨,岂非亡羊补牢,为时己晚?!”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此乃妇人之仁,误国误民!”
他一番话掷地有声,逻辑严密,气势磅礴!
竟将所有的反对意见驳得体无完肤!
那慷慨激昂、力主开战的姿态,与他平日老成持重、甚至有些刻板保守的形象,简首判若两人!
满朝文武都看傻了!
这还是那个遇事先议和、遇战必言“劳民伤财”、“徐徐图之”的徐相爷吗?
陌生!
太陌生了!
就在众人被徐国甫这突如其来的强硬姿态震得心神动摇之际——
“臣附议徐相之言!”
“乌桓猖狂,不惩不足以立威!臣附议!”
“陛下!发兵吧!以彰天朝神威!”
呼啦啦!
一大片官员,多是徐国甫的门生故旧,或是依附于他的官员,纷纷出列,齐声附和!
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在金銮殿上回荡!
“恳请陛下发兵,征讨乌桓!”
“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一众武将眉头紧锁。
虽觉徐国甫所言在理。
但这突如其来的群情汹涌,总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秦夜眼神锐利如鹰,紧盯着徐国甫的背影,心中警铃大作:这老狐狸,到底想干什么?!
龙椅之上,楚天恒的眉头深深皱起。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下方群情激奋的徐党官员。
最后定格在徐国甫那张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老脸上。
发兵?
征讨乌桓?
秦家的兵不能动,那是他留着震慑朝中宵小,为后世之君铺路的最后底牌!
若开战,只能调派其他将领。
徐国甫如此积极……
莫非是想趁机让他的人染指军权,混取军功,进一步壮大势力?
帝王心念电转,脸上却不动声色。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探究:“徐爱卿力主开战,拳拳为国之心,朕己知晓。”
“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不知徐爱卿以为,何人可为帅,担此重任,领兵出征,扫荡乌桓?”
此话一出——
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泼进一瓢冷水!
陛下这是在询问主帅人选?!
难道陛下……也意动了?!
满朝文武,包括那些刚刚附议的徐党官员,都瞬间屏住了呼吸。
目光齐刷刷聚焦在徐国甫身上!
徐国甫心中冷笑一声,面上却是一派为君分忧的赤诚。
他再次躬身,声音洪亮,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推崇:
“陛下!老臣以为,此等扬我国威、震慑西夷的壮举,非皇族贵胄亲临前线,不足以彰显陛下天威,亦不足以激励三军将士!”
他抬起头,目光炯炯的朗声道:“秋围大典之上,静王楚岚箭无虚发,勇冠三军,连斑斓猛虎亦毙于殿下箭下!”
“此等神勇,世所罕见!静王乃陛下龙子,天潢贵胄,英武过人,深肖陛下当年之勇!”
“老臣以为,由静王挂帅出征,必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扬我大乾赫赫天威!”
轰——!
徐国甫的话语,如同炸雷在殿中爆开!
秦夜瞳孔骤然收缩!
心中瞬间雪亮!
好一个老狐狸!
刺客奈何不了自己,就调转枪头,要把楚岚这个静王调离权力中心!
楚岚这个“备受器重”的静王,难道能置身事外?
就算不当主帅,也要以监军或别的什么名义随军出征!
远离京城这个权力漩涡!
一旦到了前线,天高皇帝远,兵凶战危,想除掉一个皇子,简首有无数种“合理”的死法!
甚至还能继续嫁祸给乌桓!
一石二鸟!
既能除掉眼中钉,又能为楚盛铺路!
好毒辣的釜底抽薪之计!
徐国甫露出了一副“为国荐贤”的赤诚表情,对着龙椅上的楚天恒深深一揖,再度开口道:“陛下!静王勇武无双,志气凌云,实乃挂帅之不二人选!”
“老臣,恳请陛下恩准!”
金銮殿上,气氛瞬间变得无比微妙而紧张。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楚天恒的身上。
等待这位老皇帝的最终裁决!
………………
奇怪了,我这书怎么没有章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