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芸生答应参加说明会的那声“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自己心里激起的涟漪远比在路时雨那里要大。
接下来的几天,执勤、巡逻、处理南区家长里短的纠纷,一切如常,但她的思绪却总是不受控制地飘向那个灯火璀璨的云顶餐厅,飘向路时雨那双含着笑意与期许的丹凤眼,以及那句带着她名字的“芸生”。
胡大婶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这天傍晚,江芸生刚下班回来,正在院子里给雪球梳毛,胡大婶端着一碗刚出锅的鱼丸汤就溜达了过来。
“小江啊,这几天看你气色不错嘛,嘴角都带着笑,”胡大婶把碗塞进江芸生手里,眼睛像探照灯似的在她脸上扫,
“是不是有啥好事?跟婶说说?”
江芸生被看得有些不自在,低头搅着碗里的汤:“哪有什么好事,就是…工作顺利呗。”
“工作顺利能让你魂不守舍的?吃饭都走神?”胡大婶显然不信,凑近了压低声音,
“婶可看见了,前两天有个开豪车、穿得跟电影明星似的漂亮姑娘,在咱这片转悠了好几圈,还专门在你家门口停了停!是不是……?”她拖长了尾音,一脸“我懂”的表情。
江芸生心里咯噔一下,脸腾地就热了。路时雨来过她家门口?她怎么不知道?
“胡婶,您看错了吧?那是…那是路林集团来考察的负责人。”江芸生试图解释,声音却有点发虚。
“负责人?”胡大婶撇撇嘴,“负责人考察项目,不去看海滩看荒地,盯着你家院子看啥?还看得那么出神?我看呐,那姑娘看你的眼神,可不像看负责人该有的眼神!”
她拍了拍江芸生的肩膀,语重心长,“小江啊,你也老大不小了,遇到好的要抓紧!那姑娘一看就非富即贵,气质顶顶好!配得上你!”
“胡婶!”江芸生哭笑不得,脸上更烫了,“您别瞎猜了,真不是您想的那样!快喝汤吧,凉了腥气重。”
她赶紧把话题岔开,心里却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兔子,路时雨在她家门口停留的画面,不受控制地在脑海里反复上演。她看什么?看雪球?还是……看别的?
与此同时,海城路林集团分公司灯火通明。路时雨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面前摊开着厚厚一沓修改完善后的项目方案书,环保措施和社区安置计划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却落在手机屏幕上那个新存的联系人——“江芸生”。
她的唇角勾起一抹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弧度。那天晚餐,江芸生认真谈论南区时的眼神,带着对家乡纯粹的关切,像未经雕琢的宝石,比云顶餐厅的璀璨灯火更让她印象深刻。
还有提到雪球时,她嘴角那抹一闪而过的、带着烟火气的温柔笑意……这些都和她第一次在滨海大道见到时那个冷冽如冰、公事公办的警官形象,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