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苏泽点点头,目光转向方振海:“方捕头,你说这铁锥是从赵家井里打捞上来的?”
“回侯爷,正是。”方振海连忙应道,示意手下将那杆湿漉漉的铁锥呈上,“这铁锥样式古朴,正是赵虎平日惯用之物。而且案发前一日,有人亲眼看见他与沈少爷在码头争吵,扬言要让沈少爷好看。”
“胡说!”赵虎在一旁哭喊起来,“我那只是随口一说,怎么可能真的杀人?昨晚我一首在家里喝酒,首到醉倒,我爹和娘都可以作证!”
“你爹娘的话,如何能信?”方振海冷冷道。
苏泽接过铁锥,入手冰凉,上面还沾着些许污泥。他仔细观察着铁锥的尖端,忽然问道:“赵虎,你这铁锥是从何处得来的?”
赵虎一愣,支吾道:“是……是我从一个走江湖的人手里买的,用来防身。”
“防身?”苏泽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突然手腕一抖,将铁锥掷向赵虎。
“啊!”赵虎吓得魂飞魄散,本能地向后躲闪,却被绑着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看着铁锥擦着他的脸颊钉入身后的土墙,发出“噗”的一声闷响。
“既然是防身,为何要将它扔进井里?”苏泽的声音冰冷,“难道你早就知道沈少爷会死,怕这铁锥成为证据?”
赵虎吓得面无人色:“不……不是的侯爷!我……我是怕惹麻烦啊!赵家跟沈家向来不和,要是被人发现我有这铁锥,肯定会怀疑我,所以才……才把它扔了……”
苏泽盯着赵虎的眼睛,良久,才缓缓收回目光。他转向方振海:“方捕头,除了这铁锥和脚印,可还有其他线索?”
方振海沉吟道:“暂时没有。不过侯爷,赵虎嫌疑最大,不如先将他押入大牢,再从长计议。”
“不可!”赵巨言急忙上前,“侯爷,我儿确实是被冤枉的!还请侯爷明察!”
苏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柳如玉:“玉儿,能确定死者是被毒死的吗?”
“死者口鼻内有残留毒物,银针验毒,反应剧烈。”柳如玉点头道,“可以确定,死者是被毒死的。”
“毒死吗?这么大的贯穿伤,”方振海质疑,“看这胸口……”
柳如玉的目光落在沈浪胸口的窟窿上,秀眉紧锁,她伸出另一只手,轻轻按压铁锥周围的皮肤和肌肉组织,又仔细查看了伤口边缘的皮肉翻卷情况和血液凝固状态。
“铁锥造成的伤口,确实是致命的穿透伤,”柳如玉抬起头,“但伤口边缘的皮肉并无明显的收缩痉挛迹象,血液的浸润和凝固状态也与生前受创不同。更重要的是,死者身上并无挣扎、搏斗留下的痕迹。这铁锥就是死者死后,才被刺入胸口的。”
“死后?!”方振海难以置信,“这铁锥明明插在胸口,血也流了那么多!”
柳如玉平静地看向方振海:“方捕头,银针验毒的结果你也看到了。死者中毒在前,毒发身亡。这铁锥插入时,死者己经没有了生命迹象。因此伤口才会呈现出这种‘死后伤’的特征。你若不信,可以等仵作详细验尸。”
方振海呆愣了片刻,似乎是他之前笃定的“铁锥穿心致死”的判断,被柳如玉的专业检验瞬间推翻,这让他感到难堪。
但他还是行了一礼道:“不敢,属下相信夫人的判断。”
苏泽没有继续追问柳如玉,而是在房中独步。
“方捕头,”苏泽指着地上的脚印,“这种鞋印,在镇上常见吗?”
方振海走过来仔细看了看,点头道:“回侯爷,这是军中制式皮靴的印子。镇上只有赵家护院,还有…还有属下手下的捕快,才配发这种靴子。”
“哦?”苏泽不动声色地挑了挑眉。
他走到后窗前,拿起窗沿上的白色粉末,放在鼻尖轻嗅。
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钻入鼻腔,让他眉头微蹙。
“这粉末,你可认得?”苏泽问向方振海。
方振海仔细看了看,摇头道:“属下不知。”
“中毒…死后被刺入铁锥…”苏泽低声自语,,“凶手先毒杀了沈浪,然后进入柴房,在尸体上刺入铁锥。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仅仅是为了泄愤?还是…为了掩盖什么?或者,是为了栽赃嫁祸?”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几个靠近后窗的清晰鞋印上。
“撬窗进入…留下明显的脚印…特意带上铁锥…像是在刻意留下线索?”
苏泽的逆向思维开始高速运转。如果凶手是精心策划,为何留下如此多的痕迹?那扇后窗的撬痕、窗沿的粉末和泥土、地上的脚印…都显得有些刻意。就像…就像故意要把人的视线引向某个方向!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方振海,带着一丝探究:“方捕头,你刚才说,镇上只有赵家护院和捕快才有这种军靴?”
方振海被苏泽看得心头一凛,连忙收敛心神,答道:“是…是的侯爷!赵家护院是赵巨言老爷早年从军中带回的老部下,装备都是军中制式。至于属下和捕快们,公门配发也是这种靴子。”
苏泽眸光一闪,对众人道:“此案疑点重重,不可仓促定案。方捕头,你先将赵虎看押起来,不可怠慢。赵员外,你也暂且回去,等候传讯。”
“是,侯爷。”方振海和赵巨言连忙应下。
苏泽带着众人回到客栈。
“这个案子有古怪,为什么要杀死者两次?”
苏泽看了看客栈的客房,“被大雨留在小镇的人不少。”
“郡主,”他转向秦易梦,“叫几个机灵点的暗卫,查一查都有什么人在小镇停留。另外,在查一查这赵家和沈家是什么情况。”
不一会,暗卫就带来了消息。
赵家:镇内望族,掌控部分码头资源,觊觎镇北采石场,家主赵巨言性格蛮横,其子赵虎嚣张跋扈。
沈家:以绸缎生意起家,与赵家因采石场纠纷积怨己久,继承人沈浪为人精明能干,和赵虎多次发生矛盾。
漕帮分舵:十余名漕帮弟子,因洪水停靠,首领钱豹。
大虞商队:二十余名商队人员,押送各种货物,领队林客。
行脚商人:七八人,自称无钱住客栈,在镇子的破庙避雨。
苏泽点了点头,看来案情有些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