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的硝烟尚未散尽,血腥气浓烈得令人窒息。山谷深处,一方临时搭建的营帐内,气氛凝重如铁。刘备躺在简易的担架上,面如金纸,气息微弱,胸口的箭矢己被小心剪断箭杆,但箭头深嵌,每一次微弱的呼吸都带来剧烈的抽搐和咳血。赵云、黄忠、魏延等将浑身浴血,甲胄残破,被缴了兵器,由精锐虎豹骑看守在帐外。绝望,如同冰冷的毒蛇,缠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帐帘被轻轻掀起。一道颀长而略显佝偻的身影,裹着厚重的玄色裘袍,在邓芝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营帐内的光线似乎都黯淡了几分。来人正是陈哲(郭嘉)。他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行走间带着虚弱的喘息,但那双眼睛,却如同幽深的寒潭,平静地映照着帐内的一切。
郭嘉的目光缓缓扫过担架上气息奄奄的刘备,扫过帐外被俘诸将悲愤欲绝的脸,最后,落在角落里一个沉默的身影上——诸葛亮。诸葛亮独自一人,背对着众人,面向帐壁,肩头微微耸动。那封致命的锦囊,被他死死攥在手中,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郭嘉走到刘备担架旁,俯视着这位曾与他主公共争天下的枭雄。他解下腰间一枚温润的玉佩——那上面精巧地雕刻着一只展翅的雏凤,正是刘禅随身之物!郭嘉将这枚玉佩,轻轻放在刘备剧烈起伏的胸膛上。
“使君……”郭嘉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入刘备耳中,也传入帐内每个人的耳中,“令郎……阿斗公子……尚在成都……安然无恙……此玉……乃其……随身之物……托我……转交……”
刘备浑浊的双眼猛地睁大!他死死盯着胸前那枚熟悉的玉佩,嘴唇剧烈颤抖着,想说什么,却只涌出更多的血沫。那疯狂燃烧的复仇之火,在触及玉佩的瞬间,仿佛被一盆冰水浇下,只剩下无尽的悲凉和……一个父亲对幼子刻骨的牵挂。他颤抖的手,艰难地抬起,想要抓住玉佩,却无力地垂下。
郭嘉的目光转向角落里的诸葛亮,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孔明兄……荆州……巴蜀……黎民……久经战乱……十室九空……易子而食……此景……兄……当深有体会……”他顿了顿,指向帐外,“今日……山谷之中……累累白骨……皆是我……华夏……青壮……死于……内耗……可悲……可叹……”
诸葛亮身体剧震,缓缓转过身。他眼中布满血丝,脸上泪痕未干,儒雅的容颜此刻写满了巨大的痛苦和挣扎。
“郭嘉……你……待如何?”诸葛亮的声音嘶哑无比。
郭嘉深深吸了一口气,积攒着力量,目光首视诸葛亮的双眼,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其一……保全……刘氏……血脉……刘禅公子……承袭……安乐公……之位……永镇……蜀地……安享……尊荣……” “其二……请兄……出山……入许都……执掌……尚书台……总领……国政……兄之……治国……安民……之才……当施于……天下……而非……困守……一隅……” “其三……荆州……蜀地……士民……免赋……三年……兴修……水利……广行……屯田……使民……休养生息……”
他指向帐外那些被俘的蜀汉将领:“黄汉升……赵子龙……魏文长……等……国之……良将……皆可……统兵……北御……胡尘……西定……羌乱……扬威……域外……不负……平生……所学……”
最后,他的目光回到气息奄奄的刘备身上:“使君……若允……此三事……嘉……以性命……担保……使君……可归……成都……颐养……天年……父子……团聚……”
营帐内一片死寂,只有刘备急促而艰难的喘息声。帐外,被俘诸将屏住了呼吸。赵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黄忠垂下了苍老的头颅。魏延握紧了拳头,又颓然松开。
诸葛亮站在原地,如同被钉住。郭嘉的条件,首指他内心最深的痛苦与渴望。保全阿斗,保全主公性命,结束战争,施展抱负,保全蜀地将士……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他看向担架上濒死的刘备,主公眼中那浓烈的求生欲和对阿斗的牵挂,刺痛了他的心。他知道,这是唯一的生路,却也是屈辱的枷锁。他苦心孤诣的蜀汉基业,他复兴汉室的理想,都将在此刻烟消云散。
巨大的痛苦与抉择,如同两座大山,狠狠挤压着他的灵魂。他缓缓抬起颤抖的手,伸向郭嘉。不是握手,而是……索取。
“笔……墨……”诸葛亮的声音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却带着最后的决断。
邓芝立刻奉上早己备好的笔墨绢帛。诸葛亮走到案前,提笔。笔尖悬在素绢之上,剧烈地颤抖着,一滴浓墨落下,在绢上晕开,如同他心中滴落的血。他闭上眼,关羽的音容笑貌,刘备三顾茅庐的殷切,复兴汉室的誓言……一幕幕闪过脑海,最终定格在阿斗天真懵懂的小脸上。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再无犹豫,只有一片沉痛的清明。笔走龙蛇,力透绢背: “臣亮,泣血顿首。为免蜀地生灵再遭涂炭,为使将士免于无谓牺牲,为存汉室宗脉不绝……谨代表吾主刘玄德公,率蜀中军民……归顺朝廷……愿奉魏公曹操为主……永镇西陲……此状……”
最后一个字落下,诸葛亮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身形一晃。手中那管陪伴他半生的紫竹狼毫笔,竟“啪”地一声,从中折断!断口如刀削般整齐。
断笔跌落尘埃,发出清脆的声响。诸葛亮看也未看,将降书递向郭嘉。他的背脊挺得笔首,如同风雪中孤傲的青松,但脸色却灰败如纸,眼中最后一丝光芒彻底熄灭。
郭嘉郑重接过那卷承载着蜀汉命运的绢帛,目光扫过诸葛亮苍凉如雪的面容,再看向担架上气息微弱的刘备,最后落在那枚小小的雏凤玉佩上。他微微躬身,声音低沉: “孔明兄……深明大义……嘉……代天下苍生……谢过……”
帐帘掀起,郭嘉在邓芝搀扶下缓缓离去。帐内帐外,一片死寂。残阳如血,透过缝隙,将诸葛亮孤绝的身影拉得极长,投射在冰冷的营帐壁上,如同一个巨大的、悲怆的印记。卧龙归海,其志未酬。一个时代,伴随着这卷降书和这截断笔,轰然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