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糙汉捡到昆曲名角

第35章 暂避的角落

加入书架
书名:
工地糙汉捡到昆曲名角
作者:
小青桔池
本章字数:
4132
更新时间:
2025-07-08

连阴雨下了三天,码头的积水漫过脚踝,戏台的竹架被泡得发涨,青石板上长满了滑腻的青苔。林清砚站在工棚门口,看着雨丝斜斜地织成网,把远处的吊塔笼在朦胧里,手里的戏本被潮气浸得卷了边。

“别愁了。”石野从身后递过杯红糖姜茶,粗粝的掌心裹着搪瓷缸的暖意,“张主任说林家最近在苏州那边吃了官司,是之前地契的事翻了案,暂时顾不上这边了。”

林清砚接过茶,指尖触到温热的缸壁,心里却沉了沉。他知道石野没说全,那天张主任来工棚,他在里间听见了——林家虽暂时收手,却放了话,要让他在南方的戏台再无立足之地,凡是接纳他的戏班或茶馆,都要被“关照”。

“雨再不停,木料该发霉了。”林清砚避开他的目光,望着工棚角落堆着的木板,那是石野打算加固戏台用的,“要不……咱先找个地方避避?”

石野的手顿了顿。他原想硬扛,像上次对付纵火的小喽啰那样,可张主任偷偷塞给他的字条上写着“林家这次动了真格,暂避锋芒为妙”,赵头也劝他“码头人多眼杂,不如找个僻静处稳一稳”。

“我知道个地方。”石野突然说,声音里带着点犹豫,“是我老家的山坳,有间废弃的守林人小屋,西面环山,只有条小路能进去。”他挠挠头,“就是偏,没码头热闹,也没戏台……”

“挺好的。”林清砚打断他,眼里亮了亮,“山坳里安静,正好能写新戏词。再说,有你在的地方,有没有戏台都一样。”

收拾行李时,雨小了些。林清砚把那支琉璃杆眉笔仔细裹进红绸,又将石野上次买的新戏本放进竹篮,最后拿起那截断眉笔,犹豫了下,还是塞进了匣底。石野看着他轻手轻脚的样子,突然把那根缠红绸的短钢筋往行李袋里一塞:“这个带着,山里可能有野兽。”

“你才是野兽。”林清砚笑了,眼尾的细纹里盛着水汽,却比平时更柔和,“上次在工地,你追野兔追得比谁都快。”

石野的耳尖有点热。他想起那次追野兔,是因为林清砚说想吃野兔肉补身子,结果兔子没追上,倒摔了个跟头,回来时裤腿全是泥,被这人笑了好几天。

离开码头时,赵头塞给他们一布袋干粮,还有瓶自酿的米酒,红着眼圈说:“等风头过了,我让人去接你们。”磊子托人捎来的信也到了,说林家在苏州的官司打得紧,让他们“安心躲着,别露面”。

山路泥泞,石野背着行李袋,把林清砚的竹篮也抢过来拎着,却总不忘回头伸手扶他一把。雨停了,云隙里漏下点微光,照在林清砚的布鞋上,鞋尖沾着的泥点像撒了把碎星子。

“慢点,这块石头滑。”石野攥住他的手腕,掌心的汗混着泥水,把两人的皮肤粘在一起。林清砚低头看交握的手,忽然想起第一次牵手时的悸动,此刻掌心相贴的温度,却比那时更踏实,像被雨水泡透的钢筋,反倒更难分开了。

守林人的小屋比想象中干净,石野以前帮人守过山林,知道怎么打理。他生起炭火,烟从铁皮烟囱里袅袅升起,很快驱散了屋里的潮气。林清砚靠窗坐下,看着石野笨手笨脚地擦桌子,工装后背的补丁被炭火映得发亮,突然觉得这小屋像个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却藏着难得的安稳。

入夜后,山里静得能听见虫鸣。石野在地上铺了层干草,又垫上两人的外套,权当床铺。林清砚裹着石野的厚棉袄,闻着上面的铁锈和阳光味,听着他在火堆边磨钢筋——怕山里有野兽,他总把钢筋磨得锋利些。

“石野,”林清砚忽然开口,“你说,我们会不会一首这样躲下去?”

石野的磨刀声停了。他转过身,火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纹路,像工地上的钢筋剪影:“不会。等林家的事了了,咱就回去,把戏台搭得比以前还大,用最好的木料,最结实的钢筋,谁也拆不掉。”他顿了顿,往火堆里添了块柴,“就算回不去码头,咱就在山外搭戏台,走一路唱一路,总有容身的地方。”

林清砚没说话,只往他身边挪了挪,肩膀靠着他的胳膊。炭火噼啪地响,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像幅歪歪扭扭的画。他想起石野总说“钢筋要往深了扎”,原来扎根不一定非要在固定的地方,只要身边有这个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根。

半夜,林清砚被冻醒,发现自己被石野搂在怀里,对方的胳膊像根结实的钢筋,牢牢圈着他,棉袄盖在两人身上,把所有的寒气都挡在了外面。他抬头看石野的睡颜,睫毛在火光里轻轻颤,嘴角还带着点笑,像梦见了什么好事。

林清砚的心突然被填满了。他想起林家的富丽堂皇,想起苏州戏台的雕梁画栋,此刻却觉得,都不如这山间小屋的炭火暖,不如身边这根“硬邦邦”的钢筋让人安心。

天亮时,石野出去捡柴,回来时手里捧着束野花,蓝的紫的,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他把花插进空酒瓶,摆在窗台上,笨拙地说:“看你总对着山发呆,给你添点颜色。”

林清砚看着窗台上的野花,突然笑了。他从竹篮里拿出新戏本,翻到空白页,提笔写下:“山为幕布,火作灯台,两人一戏,便是江湖。”

石野凑过来看,粗粝的拇指轻轻蹭过字迹,像在确认它们的分量。“写得好。”他说,“比任何戏文都好。”

屋外的雨又开始下了,淅淅沥沥的,却不再让人烦闷。林清砚靠在石野肩头,听着柴火的噼啪声,看着窗台上的野花,突然觉得这暂避的角落,不是终点,而是歇脚的驿站。等雨停了,他们会带着这里的炭火和暖意,继续走向属于自己的戏台,走向那个钢筋作骨、爱意作魂的未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