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兰回去后,跟爹娘说姐姐现在瘦的都快脱相了,总说吃不下饭。
淑贞爹娘一听,心疼坏了,这孩子从小吃苦,帮着大人照顾下面五个弟弟妹妹,没享过几天福。这才有了自己的家,这是咋的了,难道就是这一年来累的了。不行,得送镇上医院看看。
第二天吃过早饭,淑贞爹就套上马车,赶去女儿家,拉着淑贞就去了镇上医院。
在农村,有辆马车是很让人羡慕的,这几乎是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了。虽己有拖拉机,但几个村也才有一辆。
在镇上住院后,天天也是输葡萄糖,还是没检查出啥毛病,就是让吃有营养的。可淑贞是真吃不下,医生说那就少食多餐,一定要能吃下东西才行。
小倩还小,总在医院不行,爱民就把小倩送她外婆家,让她小姨淑兰带着,自己在医院陪着淑贞。
可能是在医院里照顾得好,住院一个多星期后,吃的似乎是多了点,医生说可以出院了。
爱民就骑车带着淑贞回家了,然后又去老丈人家里接回了小倩,心想这天也是越来越冷了,刚好出院回来了,省得天天折腾了。
可回家后,又是跟没住院之前一样,天天得吃不下饭,愈发的瘦了。
淑贞爹娘也是不放心女儿,在淑贞出院十来天后,让民强再去看看姐姐。
民强看过后,回去跟爹娘说:“还是见天得吃不下饭,越来越瘦了,姐夫说这几天带去市里医院再看看。”
淑贞爹娘也正有这想法,总得找到病因,要不这年纪轻轻的,可咋整。
淑贞爹一来觉得自己这女儿,从小跟着他们吃那么多苦;二来觉得自己这孩子有病,多少有些对不住爱民。于是第二天,便拿着一千块钱,赶着马车,又来到爱民家,把女儿拉着去了市里医院。
在医院安排上住院后,淑贞爹就把小倩带走了,小倩也喜欢去外婆家,小姨天天带着她走街串巷的玩,她很开心。
经过几天的检查,医生说:“是甲亢。大多数甲亢患者会表现为食欲旺盛,容易饿。但也有部分人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吃不下饭。”
这病因找到了,就好治疗了。在医院又是输了一星期的水,还天天配合吃药,淑贞的食欲明显好多了,能吃下东西,爱民脸上也终于有了笑容。
淑贞爹娘带着小倩来医院,看到女儿好转,老两口也是喜极而泣。
“这回真是看好了,再多住几天,好好治疗治疗,别急着出院。”淑贞爹说。
“哎,我也是这么想的。你们回去时,就把小倩留下吧,淑贞现在也好差不多了,我们在这带着小倩。”
“好,小倩这几天也想你们了。”
到了中午,爱民去医院门口买些饭提回来,大家吃过饭后,淑贞爹娘就回去了。
还好老两口回去的早,到傍晚时分,天空就开始飘雪了。
晚上护士来查房时说:“明天上午输完水,你们就可以出院了。”
爱民和淑贞当然是急着想出院的,可天公不作美啊,咋就下起了雪。
爱民一晚上趴在窗台看了好几次,他从来没有这么希望雪赶紧停,明天他们还要回家呢,可老天似乎专要跟他作对,越下越大。
到了早上,地面上己经是铺了厚厚的一层。
“这咋办啊,能回家吗?”
“咋不能回,我现在差不多都好了,一会医院上班了,你去办下出院手续,等我输完水,咱们就走。”
“那行吧,反正今天看着下的小了,我骑着自行车带着你和小倩,不行我推着你俩也行,咱们也不着急,慢慢回去。”
“嗯”,淑贞是急着回去啊。这次生病,折腾这么长时间,住这么久医院,这得花多少钱啊,多在这一天,她都心疼。
上午输完水,也才十来点钟,他们收拾完东西,就出了医院。
爱民推着自行车,让小倩坐在车座前面的横杠上,淑贞坐在车座后面的后座上,东西都装在了一个袋子里,挂在车把上。
在市区的路上,车多人多的,路面的雪经碾压差不多都化了,只是到处是混合着雪渣的雪水。
天还不停的下着小雪,爱民艰难的骑车前行:“这样不行啊,这路滑,骑车太危险,而且出了市区,估计路上更不好走,天也太冷,你还生着病,小倩也还小,别把你俩再折腾生病了,更不划算。我把你俩送去车站吧,你俩坐公交车,到北一村下车等我。”
市里到他们李家庄并没有首达的公交车,他们只能是坐到北河对岸的那个村子,然后趟过河才能回家。
爱民把淑贞和小倩送上公交车,自己骑自行车在后面。出了市区,路上果然是难走,他在雪中艰难的前行。到北一村时,他在车站附近找了许久,就是看不到淑贞和小倩的影子。
“莫不是她俩下错站,坐到下一站了?”
爱民骑车往下一站找,果然在北二村的车站,看到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
大冷的天,还下着雪,天地都是模糊的,一个病人带着一个不到五岁的娃娃,就在车站那么等着。爱民顿时觉得自己真是憨大胆,咋就敢在这么恶劣的天气,骑着自行车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家。
爱民看到妻子和女儿是开心的、激动的,总算是找到人了。
“我去找户人家,你俩先去那暖和着,我回家赶了牛车来接你俩。”
虽说是趟过河就能到家了,但也还是有十来里地呢,而且这段路走的人本来就少,这种天气估计更没人走,雪估计在路上己经铺了很厚了,更不好走。
爱民就近来到一户人家,拍拍门,喊道:“有人吗?有人吗?”
出来一个男人,打量着他们三个人“有啥事?”
“我们是河那边的,这孩子妈生病住院,今天出院,可谁想今天下这么大,路也不好走,我们坐公交车到这,让她俩在你家暖和会行不,我回去把驴车赶过来接她们。”
那个年代的农村人,都是很朴实的,很乐于帮助苦难的人,可能都是从苦难煎熬中走出来的人,所以对与自己同命相连的人有种天然的同情。
“赶紧进来吧。”男人热情的招呼着,边喊:“玉敏,玉敏,生个火。”
“看把这孩子冻的。”
女人听到声音,快步走了过来“爱民哥,是你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