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小户

第4章 结婚

加入书架
书名:
小村小户
作者:
竹箫箫
本章字数:
4818
更新时间:
2025-07-09

当看到谢寡妇还有些意识时,利民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心想她喝的应该是开封时间长药效小的农药,就赶紧给她催吐,并吩咐人去找哥哥利国,让他开着拖拉机过来,赶紧把人送镇上卫生院。

利民的爹在村里当了一辈子的大夫,利民从小就是在这卫生室长大的,哥哥利国不爱这行。利民爹年龄大了,就顺理成章的让利民来接他的班。

全村就他们这一个卫生室,所以大家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是第一时间来这里。日积月累下来,他们也是积攒了些钱,就买了辆拖拉机。

一是为了全村的村民,碰到一些紧急的情况,好第一时间能给送到镇上医院。二是方便自家使用,农忙时,有拖拉机方便多了。

医者仁心。他们的善意,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对他家人很是感激,生病了就来这里看,大家都放心。

送到镇医院后,经过抢救,谢寡妇算是捡回来一条命,但还需要住院几天。

村里人早通知了她哥嫂,她哥嫂一听到消息,就慌忙往医院赶。

嫂子虽然平时对她不上心,但这事关人命,她还是要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小姑子。

邱淑贞在菜园子里,抱着女儿小倩做好饭,见李爱民久久不回来。心想他是不是在老院吃饭了,就抱着女儿回来看看。

到了老院,婆婆就把谢寡妇喝农药的事跟她说了。正说着,爱民就牵了牛车进院子里了。

婆媳俩忙问爱民:“谢寡妇咋样了。”

爱民说:“人应该没事,己经送去镇上医院了,也有人去通知她哥嫂了。”

婆婆要留他们三口在家吃饭,淑贞说己经做好饭了,夫妻俩就抱着孩子走了。

经过这事,淑贞在想:除去生死,一切都是小事。自己跟婆婆哪有什么深仇大恨的,都是一家人,真是自己遇上啥难事,首先会伸手帮你的,不还是公婆。

忙不过来时,该把孩子放家,还是要把孩子放家,给她奶奶看着,不比让外人看着放心,更何况外人有谁会愿意无偿给你看孩子。

至于她给大哥家的小峰喂水,不给小倩喂,管她呢,她不给喂,我就自己给自己孩子喂。她不疼我闺女,我就自己可劲疼。自己的闺女自己疼,别人咱也管不了。

想到这,她的心里,倒是舒坦了不少。

谢寡妇的嫂子张春妮在病床前坐着,看着脸色苍白,一副生无可恋模样的小姑子,就耐着性子宽慰说:

“你说你咋那么傻,嘴长别人身上,爱咋说咋说,你只过好自己,别听他们瞎叨叨。不过话说回来,真的给你寻个婆家才行,免得以后再受人欺负。”

“我看那二柱就不错,对门住着,知根知底的。他们不是传你俩闲话吗,咱索性就趁了他们的心。”

谢寡妇也不言语,她现在啥也不想,就这么木木的躺着。

再说二柱,上午谢寡妇家闹的那么大动静,惊动了大半个村子的人,他又怎能不知。但他也明白,人们口中的奸夫指的就是他,所以他在自己屋里待着,不敢迈出屋门半步。

只是后来听着大家的慌乱声,说是‘喝农药’啥的,他耐不住了,慌忙跑去门口看。只见谢寡妇被爱民用牛车拉着,车后面跟着一群人,慌忙去村里卫生院的情景。

他也顾不上别人的闲言碎语了,快跑着跟上牛车,随着众人一起去了卫生院。

听到利民说人应该没事,又给催吐,又让拖拉机给拉着去镇上医院,他才放下心。

他是不好跟着去镇上医院的,就索性回来了。

大柱看他悻悻的回来,就上前问道:“谢冬梅咋样?”

二柱道:“人应该是没事”,就回自己屋了。

二柱在想,自己对冬梅是有点那意思,但总觉得自己又穷又老,配不上冬梅。虽说冬梅也西十多岁,不年轻了,可她好歹还是个大姑娘,她还有哥嫂,她哥嫂怎么能看上自己这个老光棍,所以自己从来没敢往那方面想。

但经这一遭,他也在想,“村里人都传我俩好,背后不知道被人骂了多少遍,我倒是无所谓,但冬梅怎么能承受,这次她要是死里逃生,不,她肯定会没事,等她回来,我定要去寻媒人去提亲。”

在医院住的这几天,冬梅嫂子也是天天的跟她提二柱:“等出院回去,我就找人去二柱家,问问他的意思。这要是成了,日后,你这日子不就能好过些。你看你一个女人家,天天都累成啥样,过的这叫什么日子。”

冬梅也不应声,算是对嫂子的默许吧。这次死里逃生,她也想明白了,以后要为自己活。

冬梅在哥嫂的搀扶下刚到家,就有媒婆上门来了。冬梅哥嫂很是欢喜,当即就应下了。

考虑到二柱跟大柱和他们的老娘住在一起,冬梅哥嫂就寻思让二柱首接搬过来跟冬梅住,两家是对门,照应起来也很是方便。

只待挑个好日子,让这俩人成亲就好。

二柱想趁着现在天热,地里没啥活,就找人算好一个最近的好日子。

大柱、二柱和他们老娘,冬梅和冬梅哥嫂,大家在一起简单的吃过饭,就算是俩人过完事了。

李国生,当然是没请他,他也没脸来。

……

七八月的天气最是热,爱民菜园子里的菜长势喜人,夫妻二人天天忙活着,闺女小倩还是像往常一样,要不在地里爬,要不在地头的屋前玩耍,或在屋里睡觉。

地头有一棵很粗的老柳树,柳树的枝丫刚好罩在小屋顶上,因而在这炎炎夏日,也能为爱民一家带来清凉。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熬过了酷暑,又到秋收的时节了。

爱民这个小家是三口人,分了有三亩多地,这一块一亩多种的菜,还有一块一亩多种的玉米,另一块七分地种的红薯。

现在要收的就只有玉米,红薯还不到时候。

“明天一早把小倩抱回老院,让咱娘给看着。咱俩把玉米掰了,运到这菜园子里慢慢剥就行,也没多少。”爱民对淑贞说着。

“好”,淑贞答道。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爱民就去掰玉米了。淑贞提前把小倩的水瓶装满水,等到小倩醒,就抱起她回了老院。

婆婆看到孙女,忙伸手来接,并说道:“你放心走吧。”

婆婆虽重男轻女,但这也是自己亲孙女,能不上心吗。

况且上次没看好小倩,惹得淑贞生气,抱着孩子离开,婆婆心里也是有所愧疚的。所以这次,她的态度很是和善。

“这水瓶里有水,记得让她喝,那我就走了。”淑贞说完,刚准备走,小倩就开始哭。

毕竟这么久没让奶奶带了,孩子有些不适应。

爱民娘赶紧抱着孙女去屋里,嘴里说着:“奶奶这有好东西,小倩乖,奶奶给你拿。”

淑贞趁着小倩不注意,赶紧出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