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番茄上重生

反哺之私(7)——“农民的概念在被颠覆”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番茄上重生
作者:
爱笑的十三金
本章字数:
4374
更新时间:
2025-06-23

九华决定再去一次南市后,就和秦新年开诚布公地谈一谈,不管结果如何,她都要为这段婚姻努力一次。

再一次站在新乡大队这片熟悉的麦田边,己是盛夏。

金黄的麦浪浩瀚如海,空气里弥漫着谷物成熟的浓郁甜香。

这一次,没有愤怒的指责,没有激烈的对峙。

陈九华像个局外人,静静地看着。

熹玥和赵宜兴正专注地进行最后一次灌溉作业。

熹玥头戴一顶宽檐草帽,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她熟练地操作着平板电脑,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指挥着空中三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

一架喷洒着最后的营养液,一架低空掠过,发出特定的低频声波驱逐鸟雀,另一架则搭载着高清摄像头,实时将麦穗度的图像传回屏幕。

赵宜兴则在一旁调试着一个固定在田埂上的多参数传感器站,上面连接着测量土壤墒情、光照甚至单株麦穗重量的精密探头。

他额角沁出汗珠,神情却极其专注,时不时与熹玥快速交流几个专业术语

农田机器人小队——“铁牛-集群版”:? 这次出动了三台!

它们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在无线网络和中央系统的调度下,呈扇形排开,在麦田边缘的田埂和沟渠地带协同作业。

激光束如同无声的雨点,精准地点射着任何试图侵入成熟麦田的顽固杂草。

它们履带碾过枯草的簌簌声,与麦浪声形成奇异的二重奏。

“‘铁牛’集群完成B区外围除草任务,返回充电坞待命。” 熹玥在平板上确认指令下达。

?“探针”:? 部署在几处根据无人机热图标记出的“重点关注区”。

它伸出多条机械臂,有的用微型夹子小心翼翼扶起轻微倒伏的麦秆并用可降解绑带固定(如同进行微型外科手术);

有的用高精度传感器贴近麦穗,实时监测灌浆末期籽粒的淀粉和蛋白质转化速率,数据流源源不断汇入中央系统;

还有的机械臂末端是微型取样剪刀,精准剪下少量麦穗样本放入冷藏盒,用于最后的品质抽检。

“C7标记点轻微倒伏己由‘探针-1号’完成应急扶正!倒伏胁迫解除!”赵宜兴看着监测站屏幕报告。

“搬运工,送水到3号监测点。”赵宜兴对着手腕上的智能手表发出语音指令。不远处的“搬运工”立刻调转方向,平稳地朝着赵宜兴驶来。

?“搬运工”:? 穿梭于田埂和监测站之间。

此刻它正将一箱赵宜兴需要的备用电池和工具包,从仓库方向稳稳地运送过来,货斗上还放着一大壶凉茶和几只杯子——显然月木央也学会了利用这个勤劳的“小家伙”。

“P区湿度达标,N区叶面营养吸收率98.7%,可以停了。”熹玥的声音清晰而专业,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

“收到。C7地块边缘有微量倒伏,己标记,采收时优先处理。”赵宜兴回应,手指在传感器站的触摸屏上快速操作着。

阳光落在他们身上,汗水闪闪发亮,他们并肩协作的身影充满了力量感和一种志同道合的和谐。

科技早己不是这片土地上的稀客,而是被他们驯服的、无比趁手的工具。

阳光炽烈,机器人在麦浪边缘沉默而高效地工作。

熹玥草帽下的脸庞汗珠滚落,眼神却锐利如鹰隼,掌控着全局。

赵宜兴的工装后背湿透,调试设备的手指稳定而精准。

他们与机器人分工协作,构成了一幅充满未来感的农忙图景。

科技在这里不再是点缀,而是深入肌理的骨骼和血脉。

月木央佝偻的身影不知何时出现在陈九华身边。

老人布满岁月沟壑的手里,托着那把油亮黝黑的祖传镰刀。

木柄浸润过几代人的汗水,沉甸甸的,刀锋在炽烈的阳光下泛着凛冽的青白色寒光。

“九华,”母亲的声音像晒暖的泥土一样温和,“麦子熟了,试试新麦?尝尝这块地的力气?”

镰刀入手,那冰冷的重量和沉甸甸的传承感奇异地压住了陈九华指尖的微颤。

她看着眼前一小簇沉甸甸压弯了头的麦穗,金黄的颗粒得几乎要爆裂开来。

手臂挥起,带着一种空茫的决绝,带着被至亲蒙蔽的余痛,也带着对这片固执土地最后一丝审视般的狠意,镰刀锋利的弧光在空中划出一道银色轨迹,狠狠割下!

“嚓——!”

干脆利落的断裂声响彻在翻滚的麦浪声之上。

几株麦秆应声而倒,沉甸甸的麦穗被陈九华抄在手中。

触感分明!

她的动作骤然凝固。

那不是麦粒自然的凹凸,也不是麦芒的刺感。

那是一种极其细微、极其规则的、带着人工雕琢痕迹的凸起印记。

心,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骤然攥紧。

迎着白花花的日光,陈九华近乎屏息地将麦穗凑到眼前。

麦粒的掩映下,麦穗底部靠近穗轴的位置,一个微小的印记清晰得不容置疑——米粒大小,深蓝色的线条锐利流畅,勾勒出一个立体的“Q”型字母,字母中心,一颗微缩的星辰如同凝结的冰钻,折射着刺目的光芒。

启新科技。

秦新年。

她的丈夫。

冰冷的LOGO,就这样刻在生命的麦穗之上。

这不仅是资本的烙印,更是丈夫将女儿心血彻底纳入他商业版图的冰冷印记。

她甚至能想象出丈夫在董事会上展示这颗麦穗、讲述“智慧农业新标杆”时的样子。

一股强烈的、混杂着荒谬和尘埃落定般的寒意窜遍全身。

轰鸣的无人机,精密的传感器,女儿和赵宜兴专注的身影……所有景象在这一刻都镀上了一层冰冷的商业光泽。

她捏着麦穗,指尖冰凉,仿佛握着丈夫精心编织的谎言实体。

当她再次低头,目光习惯性地扫过这被收割的“战利品”时,指尖无意识地抚过麦穗底部靠近根蒂的、通常被忽略的隐秘位置。

她突然意识到,“种地”并非她想象中的原始劳作,而是融合了科技、资本、市场、情怀的“新农业”。

她理解的那个“农民”概念正在被颠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