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才女:陛下,娘娘又惊艳了!

第017章 皇后身边事,察言观色难

加入书架
书名:
盛唐才女:陛下,娘娘又惊艳了!
作者:
酸辣咯咯哒
本章字数:
5850
更新时间:
2025-06-06

太子李承乾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让武媚娘和春桃都心中一凛。

她们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垂手侍立在一旁,不敢有丝毫怠慢。

很快,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太子李承乾身着略显随意的常服,在一名单薄内侍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他的脸色依旧带着几分苍白和郁郁之色,眉宇间那股挥之不去的烦躁,即便是在面对母后的书房,也未曾完全收敛。

“儿臣给母后请安。”李承乾的声音有些低沉,对着空无一人的书房行了一礼。

林嬷嬷闻声从外间快步走了进来,见到太子,连忙屈膝行礼:

“老奴参见太子殿下。皇后娘娘此刻正在正殿与杨妃娘娘议事,殿下若有急事,老奴这就去通禀。”

李承乾不耐烦地摆了摆手:“不必了。孤不过是来寻几本书,顺道给母后请个安罢了。既然母后不在,孤便在此稍候片刻。”

说着,他便自顾自地在书房内踱起步来,目光在书架上逡巡。

林嬷嬷见状,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是恭敬地退到一旁侍立。

武媚娘和春桃更是屏息凝神,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李承乾在书架前走了几圈,似乎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书,脸上的不耐之色更重了几分。

他忽然停下脚步,目光锐利地扫过正在角落里整理书籍的武媚娘。

“你便是那个新晋的武婕妤?”

李承乾的眉头微微蹙起,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挑剔。

对于这种非传统路径晋升的后宫女子,他似乎并无多少好感。

武媚娘心中一紧,连忙上前几步,屈膝行礼,声音柔顺地回答:

“回太子殿下,奴婢正是武氏。奉皇后娘娘之命,在此整理书房典籍。”

“哼,”

李承乾从鼻腔里发出一声轻哼,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了一番,带着几分上位者的倨傲。

“倒是个伶俐的。听闻你在掖庭考核中,颇能引经据典,想来是读过几本书的。”

他的语气听不出是褒是贬,但那份居高临下的姿态却显而易见。

武媚娘垂下眼帘,恭敬地说道:

“殿下过誉了。奴婢不过是粗通文墨,平日里喜欢翻阅些书籍罢了,不敢称‘才学’二字,更不敢在殿下面前卖弄。”

李承乾似乎对她这种谦卑的态度还算受用,脸上的不耐之色稍减,但依旧带着几分挑剔,转头对林嬷嬷说道:

“林嬷嬷,孤记得母后这里有一本前朝大儒所注的《春秋》,孤前些日子想看,却遍寻不着,你可知放在何处?”

林嬷嬷连忙回答:“回殿下,那本《春秋》注解,前几日皇后娘娘似乎翻阅过,许是放在常用的书案上了。老奴这就去找找。”

就在林嬷嬷准备去翻找之时,武媚娘却忽然开口道:“林嬷嬷且慢。”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她。

武媚娘迎着众人的目光,不慌不忙地说道:

“回太子殿下,回林嬷嬷,奴婢整理书房时,曾见过那本《春秋》注解。”

“因见其书页略有些松散,便擅作主张,将其放在了东边第三排书架的最上层,想着待有空时再仔细修补一番。若是殿下急用,奴婢这就去取来。”

她此言一出,林嬷嬷和那名太子近侍都松了一口气。

而李承乾看向她的眼神中,那份审视和挑剔也减少了几分,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哦?你倒是个有心的。”

李承乾淡淡地说道,语气比之前缓和了些许,但依旧带着储君的矜持,“既然如此,便去取来吧。”

“是,殿下。”

武媚娘应下,走到东边书架前,轻车熟路地从最上层取下了一本略显陈旧的《春秋》注解,双手捧着,恭敬地递给了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书,随意翻了翻,确认无误后,对武媚娘说道:

“你倒也算尽职。往后在这书房当差,便好生做,莫要辜负了母后的一番提拔。”

他的语气虽然依旧带着几分疏离,但比起最初的审视,己然算是客气了不少。

“奴婢谨遵殿下教诲。”武媚娘再次行礼。

李承乾拿着书,也不再多言,便带着内侍转身离开了书房。

待太子走后,林嬷嬷才松了一口气,对武媚娘赞许地点了点头:

“武婕妤,今日多亏了你。太子殿下近来心情不佳,若是让他在此久等,或者寻不到书,恐怕又要迁怒于人了。”

武媚娘微微一笑:“嬷嬷言重了。这本就是奴婢分内之事。”

她心中却在暗想,太子李承乾的心性,果然如历史上记载的那般,骄躁易怒,缺乏储君应有的沉稳与气度。

看来,他的储位,确实是岌岌可危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武媚娘在立政殿渐渐熟悉了各项事务。

她每日除了整理书房典籍,也会在皇后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宫务时,在一旁侍奉笔墨,或者协助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

她发现,皇后娘娘虽然贵为六宫之主,但日子也并非外人想象的那般轻松惬意。

她不仅要操持后宫繁杂的事务,平衡各方妃嫔的关系,更要时刻关注前朝的动向,为圣上分忧,为太子操心。

一日,皇后娘娘正因为一件后宫采办物品账目不清的小事而微蹙眉头,几位管事的女官在一旁禀报,却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武媚娘在一旁侍奉茶水,将她们的对话都听在耳中。

她仔细回忆了一下前几日整理过的相关账册,发现其中似乎有些出入。

待那些女官退下后,皇后娘娘揉了揉眉心,对林嬷嬷叹道:“这些琐事,真是令人头疼。账目不清,也不知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

武媚娘见状,犹豫片刻,还是上前一步,轻声道:

“娘娘,奴婢斗胆,方才听了几位司计女官的禀报,又想起前几日整理采办账册时,似乎发现……三月十五那日,尚宫局送来的那批蜀锦的数目,与内务府登记入库的数目,好像有些许出入。不知……是否与此事有关?”

她话说得十分小心,既点出了问题,又没有首接指责任何人。

皇后娘娘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哦?竟有此事?林嬷嬷,速去将三月十五的采办账册和入库记录都取来,本宫要亲自核对!”

林嬷嬷连忙应下,很快便取来了相关的账册。

皇后娘娘仔细核对一番,果然发现了武媚娘所说的那处差错,虽然数目不大,但却牵扯到两个部门的交接疏漏。

“好个武婕妤!”

皇后娘娘放下账册,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对武媚娘赞道。

“你这丫头,心思倒是比那些老资格的司计还要细密!若不是你提醒,这笔糊涂账还不知要查到什么时候呢!”

“娘娘谬赞,奴婢不过是恰好留意到罢了。”武媚娘连忙谦逊道。

“留意到,便是你的本事。”

皇后娘娘心情好了许多,笑道,“看来,让你在这书房整理典籍,倒是屈才了。日后若有此类账目之事,你也可从旁协助一二。”

“是,奴婢遵命。”

武媚娘心中一喜,知道自己又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新的机会。

就在此时,殿外有宫女通报,说是徐贤妃前来拜见皇后娘娘。

徐惠妃进来后,先是与皇后娘娘寒暄了几句,目光便落在了武媚娘身上,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

“几日不见武婕妤,气色越发好了。看来在立政殿当差,很是得心应手啊。”

武媚娘连忙上前行礼:

“多谢贤妃娘娘挂怀。奴婢初来乍到,尚有许多需要学习之处,全赖皇后娘娘和各位姐姐们的提点。”

皇后娘娘也笑道:

“贤妃妹妹有所不知,媚娘这丫头,可不仅仅是会读书写字那么简单,方才还帮本宫查出了一笔糊涂账呢,真是个得力的小管家。”

徐惠妃闻言,更是对武媚娘高看了一眼,笑道:

“哦?竟有此事?看来本宫当初的眼光果然没错。武婕妤蕙质兰心,日后定能为娘娘分担更多辛劳。”

三人又说笑了几句,气氛颇为融洽。

武媚娘在一旁侍奉,心中却在暗自思量。

她知道,自己虽然在立政殿初步站稳了脚跟,也得到了一些赏识,但这仅仅是开始。

前方的道路,依旧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