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恒王

第37章 乱象之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恒王
作者:
沙漠星海
本章字数:
3722
更新时间:
2025-06-12

水泥成功制成的欢呼声还萦绕在耳畔,秦恒己站在清河县的舆图前,目光如炬地审视着每一处山川村落。案几上,新绘制的工业园图纸被镇纸压得平整,而此刻,他心中正酝酿着更精细的布局。

“传陈福!” 秦恒话音刚落,便将舆图与工业园图纸一并展开,指尖重重落在城西山脚处 —— 那里,新落成的钢厂正日夜锻打着兵器所需的精铁。

陈福匆匆赶来,额头还沾着方才在工坊忙碌的木屑。“殿下,唤我何事?”

“你看。” 秦恒指着舆图,“水泥烧制需大量石灰石,山脚处矿脉丰富;钢厂炼铁产生的炉渣,恰好能掺入水泥改良质地。将水泥砖厂建在钢厂旁,既能共用运输道路,又可实现废料循环。” 他拿起图纸,上面新增的区域清晰标注着 “水泥砖厂区”,与钢厂仅隔一条规划中的主干道。

陈福凑近细看,眼中渐渐亮起:“殿下高见!如此一来,原料搬运的人力、时间都能省下大半!”

“不止如此。” 秦恒神色严肃,“工业园建成后,水泥砖用于厂房筑基、道路铺设,钢厂的钢材可做厂房框架,二者相辅相成。这是清河县迈向兴盛的关键一步,容不得半点差错。”

他将图纸郑重交到陈福手中:“此图你收好,园区建设由你全权负责。招募工匠、调配物资、把控工期,事事都要上心。遇到难题,即刻来报。”

陈福双手接过图纸,单膝跪地:“殿下放心!我定带着工匠们日夜赶工,保准按图建成!”

秋风裹挟着细密的水泥灰,在清河县新建的窑炉旁打着旋儿。工人们挥汗如雨,将烧制好的水泥块整齐码放,吆喝声、敲打声与窑炉的轰鸣交织成激昂的乐章。陈福站在脚手架上,手持图纸反复核对厂房地基。

然而,数百里之外的大秦王朝腹地,却是另一番光景。枯黄的落叶铺满泥泞的官道,衣衫褴褛的百姓们推着独轮车,车上装着刚收获的粮食,脸上却不见丝毫喜悦。几个官兵挎着长刀,恶狠狠地踹翻一位老汉的粮车:“磨蹭什么!今年的赋税又加了三成,赶紧交!”

“官爷,这己经是全家的口粮了……” 老汉跪在地上,颤抖着双手去捡散落的谷粒,“再交,我们可怎么活啊!”

“活不活得了,关老子屁事!” 官兵一脚将老汉踹开,“你们这些贱民,少喝两口粥,税不就有了?”

一旁的妇人抱着啼哭的孩子,泪水涟涟:“去年遭了旱灾,收成本就不好,今年又……” 话未说完,便被官兵一巴掌扇倒在地。

本是丰收年景,打谷场上却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李家庄的村民们看着囤里所剩无几的粮食,欲哭无泪。壮劳力们为了凑够赋税,不得不贱卖家中仅有的耕牛。牛贩子们趁机压价:“这牛瘦成这样,能换十文钱就不错了!” 农户攥着几枚铜钱,望着耕牛被牵走的背影,蹲在地上无声地抽泣。

村头的老祠堂里,挤满了商议出路的百姓。“再这么下去,咱们都得饿死!” “可不交税,官兵就要抓人!” 众人愁眉苦脸,却想不出任何办法。”

夜幕降临,破败的村落里,几户人家的灶台上冷冷清清,不见炊烟升起。百姓们蜷缩在漏风的茅草屋里,听着秋风呼啸,满心皆是对未来的恐惧与绝望。丰收的喜悦被苛捐杂税彻底碾碎,换来的是更深重的苦难。

破败的村庄里,枯黄的野草在秋风中瑟瑟发抖,仿佛也在为村民们的命运哀叹。村头的老槐树下,聚集着一群面容憔悴的百姓,他们看着自家刚收获却要被官府拉走的粮食,眼中满是绝望。

“张大哥,你真要把闺女卖给人牙子?” 李婶红着眼眶,抓着身旁汉子的衣袖。张老汉蹲在地上,烟袋锅子在石头上敲得 “咚咚” 响,半晌才哑着嗓子开口:“不卖不行啊!税银还差十两,不卖闺女,一家人都得饿死!” 不远处,他年仅十二岁的女儿正抱着弟弟哭成泪人,稚嫩的声音带着无尽的恐惧:“爹,我不想走……”

而在镇子的当铺里,挤满了典当物品的百姓。王秀才颤抖着双手,将祖传的砚台放在柜台上,声音哽咽:“掌柜的,这可是我王家传了三代的宝贝,您给个好价钱吧!” 当铺掌柜瞟了一眼砚台,冷哼一声:“这年头,谁还稀罕这破石头?五文钱,爱当不当!” 王秀才瘫坐在地上,泪水滴落在砚台上,那曾是他寒窗苦读的希望,如今却换不来一家老小的口粮。

高利贷的讨债声也在街巷中此起彼伏。赵二郎被几个凶神恶煞的打手按在墙上,脸上青一块紫一块:“赵老二,利滚利,你现在总共欠五十两!今儿个要么还钱,要么拿你媳妇抵债!” 赵二郎绝望地嘶吼:“我哪有那么多钱!那可是我媳妇啊!”

反观京城,达官贵人们的府邸中,却是另一番纸醉金迷的景象。珍馐美馔摆满了长桌,歌姬们身着华服,翩翩起舞。二皇子的新行宫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工匠们日夜赶工,只为博得主子欢心。他们丝毫不知,也毫不关心,在这丰收之年,底层百姓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生死边缘。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