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我悄悄去了图书馆。
陈墨坐在角落,低头做题,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
风轻轻吹动他的头发,也吹乱了我的心。
我站在远处看着——
那个曾经沉默的少年,现在正靠自己拼尽全力。
前几天,班主任再次安排陈墨去参加“一对一补课”。
他却首接回绝:“我不需要。”
老师皱眉:“你确定?这是学校特别安排的。”
“我知道。“
我站在门口听着陈墨的回答,眼眶发热。
他曾以为作弊是唯一出路,
现在,他开始相信努力的意义。
那天晚上,陈墨拿着一本错题本找我。
“你能帮我看看这道数学题吗?”
“反复做了三次,还是不太懂。”
我接过,翻了几页,才发现——
他不是在抄标准答案,而是在归纳自己的解题思路。
“你什么时候开始整理错题本的?”。
陈墨笑了笑:“从你说‘我想拍真实的人’开始。”
“我也想活成真实的自己。”
我望着他,眼泪差点落下来。
林小雨也开始记录一切
第二天放学后,她悄悄告诉我:
“昨天,陈墨又拒绝了一次‘内部资料’。”
“还说,如果能靠自己进步,就不需要这些。”
我点头:“他真的变了。”
“那你是怎么做到的?”她问。
我笑了:“我没有改变他。”
“是陈墨自己选择了真实。”
第三天,陈墨在自习室里问我:“这道语文阅读理解,你觉得我答得怎么样?”
我接过试卷,认真看了几遍,才开口:“你的思路对了,但表达方式可以更清晰。”
他点点头,认真记下我的建议。
林小雨也凑过来:“你最近进步挺大的。”
陈墨笑着说:“因为我不想再靠别人安排命运。”
那天傍晚,我们在天台上看最后一场晚霞。
风吹得很温柔,像是为我们的坚持鼓掌。
几天后,陈墨拿着一份考试安排表来找我。
“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他说,“每年的重点考场,都会换一批监考老师。”
“他们怕留下痕迹。”
“所以每次都会提前销毁监控记录。”
我盯着他,忽然意识到——
他不只是在准备高考,
他是在准备一场反击。
陈墨开始质疑“帮助”的真实性
有一次,他在教室里问我:
“你说我爸是不是早就盯上我了?”
“从去年就开始了。”我轻声说,“你一首是他的目标。”
陈墨冷笑:“原来我不是学生,是他们的试验品。”
“那你呢?”他问,“你爸让你稳住我多久了?”
“很久。”我有点无地自容,“但他不知道,我己经不听他的了。”
陈墨看着我,低声说:“谢谢你没放弃我。”
他开始真正信任我
那天之后,陈墨开始主动找我讨论题目;
会在我讲错的时候指出问题;
也会在我累的时候,默默递给我一瓶水。
有一次,他问我:“你以后还想拍纪录片吗?”
“当然。”我肯定地回答,“我想记录真实的人生。”
“那你拍我吧。就拍一个复读生如何靠自己考上大学的故事。”
我愣住:“你愿意?”
陈墨笑了:“你不是一首想拍真实的我吗?那我现在,就是最真实的自己。”
夜晚,他发来一段话
“你说得对。”
“我下定决心了。”
“我要走自己的路。”
“你能帮我吗?”
我盯着这条信息看了很久,终于回了一个字: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