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乾隆独自坐在龙椅上,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往日的威严在此刻显得格外孤寂。案头摆放着未批阅的奏折,可他的思绪早己飘远,小燕子与柳青对峙时那倔强的眼神,金锁被赐婚后决绝的背影,如同扎在心头的刺,隐隐作痛。
"皇上,该用膳了。"李玉捧着食盒,小心翼翼地开口。自上次战事告急,不得不向小燕子等人低头后,乾隆的脾气愈发阴晴不定,整个乾清宫的宫人都提心吊胆。
乾隆挥了挥手,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百子千孙图》。画中孩童嬉笑玩闹,阖家欢乐的场景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曾经,他也渴望着儿女绕膝,共享天伦之乐,可如今,小燕子的疏离、紫薇的远嫁,让这幅画成了最刺眼的讽刺。
"李玉,你说...朕真的做错了吗?"乾隆的声音低沉,带着几分疲惫与迷茫。
李玉心中一颤,这个问题他不知该如何回答。犹豫片刻后,他轻声道:"皇上心系江山社稷,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清基业。只是...格格们或许误解了皇上的苦心。"
"苦心?"乾隆自嘲地笑了笑,"朕将小燕子指婚,不过是想制衡和珅;让紫薇联姻,也是为了稳固朝局。朕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可她们却觉得朕在算计。"他握紧扶手,指节泛白,"朕贵为天子,难道连自己女儿的婚事都做不得主?"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风,卷起地上的奏折,哗啦啦的声响在寂静的大殿格外清晰。乾隆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宫墙外的天空。暮色渐浓,几只归鸟掠过,让他想起小燕子刚入宫时,像只自由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绕在他身边,一口一个"皇阿玛"叫得亲昵。那时的她,眼神清澈,满是对他的信任与依赖。
"还记得小燕子刚入宫时,朕带她去看御花园的牡丹。"乾隆的声音带着追忆,"她从没见过那么美的花,高兴得在花丛中又跑又跳,还说要把每一朵花都画下来送给朕。"说到此处,他的声音哽咽了,"可如今,她看朕的眼神里,只剩防备与怨恨。"
李玉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感慨。他伺候乾隆数十载,从未见过这位高高在上的帝王如此落寞。曾经那个雷厉风行、掌控一切的皇上,在儿女情长面前,也不过是个普通的父亲。
"朕是帝王,可朕也是父亲啊!"乾隆突然转身,眼中闪烁着泪光,"朕又怎么会真的与小辈置气?只是...只是朕拉不下这张老脸。"他缓缓坐下,苍老的面容写满无奈,"算计小燕子,朕心里又何尝过得去?朕欠她的,怕是这辈子都还不清了。"
夜色渐深,乾清宫的灯火依旧明亮。乾隆拿起朱笔,却迟迟无法落下。他知道,自己与小燕子、紫薇之间的裂痕,不是一道圣旨、一份赏赐就能弥补的。这场父女间的博弈,他虽未输了江山,却输了最珍贵的亲情。而这份遗憾,或许将伴随他余生,成为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