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后,和珅像是变了个人。他不仅积极投身慈心院的扩建,还主动提出要为流民们开设手艺作坊,教他们纺织、木工等技艺,让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和府的账房先生们叫苦不迭,每天都要核算大笔支出,但和珅却毫不在意,甚至还自掏腰包补贴亏空。
一日,和珅带着刘全来到慈心院。此时正值秋收,院内一片繁忙景象。金黄的稻谷堆成小山,孩子们在谷堆旁嬉笑玩耍,流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小燕子正在指导几个妇人晾晒 newly harvested 的草药,见和珅来了,故意扯着嗓子喊道:“哟,和大善人来了!快来看,咱们今年的收成可好啦!”
和珅并未在意小燕子的调侃,而是认真地查看起各项事务。他走到手艺作坊前,看着流民们专心致志地制作木器,点点头道:“不错,这样下去,大家日后便能自给自足了。”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本账簿,递给小燕子:“这是最近的支出明细,每一笔都清清楚楚,还请公主过目。”
小燕子接过账簿,随意翻了翻,笑道:“和大人如今真是细心,看来这‘大善人’的名号没白叫!”一旁的纪晓岚也走了过来,抚着胡须笑道:“和大人此举,不仅解了流民之困,还为朝廷分忧,实在令人钦佩。”和珅听了,脸上露出难得的赧然之色。
消息传到皇宫,乾隆龙颜大悦。他下旨赏赐和珅,不仅加官进爵,还赐下许多珍宝。朝堂之上,大臣们纷纷向和珅道贺,和珅却只是谦逊地一一回应。退朝后,他特意来到慈心院,将皇帝的赏赐拿出一部分,用于慈心院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和珅的转变并非无人怀疑。一些与他往日勾结的官员暗中打探,想知道他究竟为何突然如此“善良”。甚至有人造谣,说和珅是在作秀,等风头一过,便会恢复原样。这些谣言传到小燕子耳中,她气得火冒三丈,拉着莫柏就要去找那些人理论。
莫柏却拦住她,温声道:“别冲动,清者自清。和大人如今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小燕子听了,这才作罢,但心里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她眼珠一转,又想出了一个主意。
几天后,小燕子在慈心院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感恩会,邀请了京城的百姓、官员,甚至还请来了宫里的皇子公主们。会上,流民们纷纷讲述自己在慈心院的生活变化,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轮到和珅发言时,全场一片寂静。
和珅走上台,看着台下期待的目光,深吸一口气道:“曾经,我……”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曾经的我,只知敛财,不顾百姓死活。但如今,我明白了,钱财乃身外之物,唯有造福百姓,方能心安。”他的声音诚恳而坚定,台下先是一阵沉默,随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小燕子站在台下,看着和珅,心中也不禁有些感慨。她没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个“恶作剧”,竟真的改变了这个人人厌恶的大贪官。感恩会结束后,谣言不攻自破,和珅的善名彻底在京城传开。
时光流转,慈心院在众人的努力下越办越好,成为了京城的一大善举。而和珅,也真的如小燕子所说,在青史上留下了“和大善人”的名号。每当人们提起他,不再只是想到那个贪得无厌的权臣,更会想起他为百姓所做的诸多善事。小燕子偶尔想起此事,都会得意地对莫柏说:“看吧,我就说我能把他变成好人!”莫柏则会笑着将她搂入怀中,眼中满是宠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