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干旱,水稻减产,平时不都一个个敢谏言得很吗!现在怎么一句话都不说了!”
“陛下息怒,臣以为派一位大臣前往坐阵扬州,再开仓放粮。”
“江南干旱己久恐有暴民,恐怕得派军队镇压。”
“那派谁好呢?”
“廖志成,廖志成在户部兢兢业业,对农田水利多有研究。”高太傅站出来推荐。
廖志成是廖侍郎的大儿子。
“其他人呢?其他人有什么想法?”
“既然其他人没有想法,那好,朕封廖志成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南赈灾!”
“臣领旨!”
……
“娘娘,高贵妃来了。”
在屋内看书的陆清虞站起来往外走去。
“妹妹,上次多有得罪,这是血燕和鱼胶,对补气血好。”
“高贵妃客气了,本宫己经好了。”
“妹妹一定要收下,本宫才解了禁足,觉得一定要亲自前来道歉,大家都是宫里的姐妹,以后一定要和和美美。”
陆清虞不知高贵妃卖的什么葫芦,再三道歉。
“那就多谢高贵妃了。”
“山茶把东西收好,上点热茶和点心。”
“高贵妃尝尝这点心,这是京城吃不到的味道。”既然她想装姐妹情深,那她也装得。
“那本宫一定要尝尝了。”
两人友好地拉了会家常。
“启禀昭贵妃娘娘,陛下说今晚过来用膳。”御书房的太监跑来通传一声。
“那姐姐就不打扰了。”高贵妃带着自己的人走了。
走出关雎宫,她回看了一眼,很快,很快就什么都不是了。
陆清虞自从在关雎宫设了小厨房之后,总是要做几道江南的口味。
知道皇上晚上要来,宫里都忙碌了起来。
“这几道菜是?”
“响油鳝糊、葱烤鳕鱼,臣妾小时候是在扬州长大的,口味随了江南。”
“江南旱灾你可知道。”
“怎么会?那…”
“朕己经派人去赈灾了。”
“希望百姓都平平安安的。”
“好了,朕尝尝江南风味。”
陆清虞心思百转千回,按下不表,脸色如常。
夜晚来临,又是一番金鱼戏莲。
陆清虞平常都受不住,何况今天失控的帝元廷。
“陛下…陛下…不行”
“爱妃胡说,明明还有力气得很。”
乱舞的手被他扣住,捞起她的身子,处处留下吻痕。
腰窝处的更是明显,应该说是齿痕,他大概是爱不释手。
陆清虞被真正做晕了过去,后半夜没有醒来过。
帝元廷给她清洗完抱在怀里,他并不沉迷女色,陆清虞对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这大半年他时常宿在她这。
即便年轻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这样对待任何一个妃子。
是怜惜她年纪小一个人在深宫,还是其他呢。
陆清虞,朕会对你好,但有些事他不会让步。
陆清虞不要让朕失望……
帝元廷天天宿在关雎宫,陆清虞纳闷,前面也没有这么高的频率啊。
“皇上,您今天的折子批完了吗?”
“怎么?”
“臣妾不想耽误皇上的正事,等下那些大臣不得天天上奏骂臣妾。”
“是怕大臣进谏,还是…”帝元廷的手落在她腰处。
“既然陛下知道,还那么不知节制!”
“当初不是嫌朕老吗?怎么,昭贵妃还招架不了一个老人。”
“贵妃平日还是要加强锻炼。”
帝元廷把她放到床上,陆清虞黏在他身上不肯下来,“真的不行了。”她可怜兮兮地看着他。
“好了,今晚不动你。”
陆清虞安分地缩到床里面,帝元廷看着她毫无戒备地分享了一半床榻给他。
他上床躺好把睡在另一边的人抱进怀里。
陆清虞面对着他,两人一片温馨。
宫里其他妃子对陆清虞说不嫉妒是假的,以前大家都一样,没有特例没有期待,偏偏出了个陆清虞。
高贵妃穿着一身低调朴素的衣物等在御书房外。
“劳烦江公公通传一声,陛下连日为国事操劳,臣妾煮了碗老鸭汤给陛下补补。”
江德福走进御书房内告知帝元廷,高贵妃来了。
思索片刻,他让江德福请进来了。
“参见皇上,这是臣妾亲自熬的老鸭汤,健脾养胃。”
“放下吧,朕等下喝。”
“陛下,臣妾己经深刻反思,当初臣妾昏了头针对昭贵妃妹妹。”
“好在,上次臣妾去看望昭贵妃妹妹,她大人有大量原谅了臣妾。”
帝元廷从折子中抬起头来看她,难得素净的打扮。
“你有心了。”
“昭贵妃妹妹年纪小,臣妾真是羞愧与她起争端,惹得众人看了笑话。”
“还有其他事吗?”
高贵妃脸上的笑意一僵,“臣妾在宫中略备薄酒,陛下肯否赏脸?”
“下次吧。”
“那,那臣妾不打扰陛下看折子了。”高贵妃手中的绣帕被捏成一团。
还是不行吗?陛下有多久没到她宫里去坐坐了。
帝元廷晚上走到关雎宫时,陆清虞正坐在池子边喂鱼。
“昭贵妃,好兴致。”
“今日陛下怎么来得这么早。”她放下手里的鱼食,用帕子擦了擦手才朝帝元廷走去。
“你可知今日高贵妃来御书房见朕?”
“为何?”
“別的妃子补汤、点心、小食,流水般往御书房送,从没见过关雎宫送的东西。”帝元廷戳了戳她的脑袋。
“陛下吃食都有专人照顾,臣妾送的您不一定吃呢,白白浪费了食材。”
“关雎宫缺这点食材了,你不送怎么知道朕不吃呢?”
“好了,明天,明天我送。”陆清虞抱着他的腰撒娇。
帝元廷摸着她的腰,“怎么这么久也不见有动静?”
陆清虞羞红了脸,拍开了他的手,“陛下在说什么!”
“没来也好,你还是个孩子呢。”
“现在知道臣妾是孩子了,夜夜的时候怎么不知道。”
“不知羞。”
“是谁先开头的。”
第二天,陆清虞记得昨晚答应他送送补汤的,陆清虞让小厨房做了一道竹荪乌鸡汤。
她带着山茶往御书房走去,这是她第二次去御书房,心境竟和前一次截然不同。
不巧地是,有大臣在里面议事。
江德福只好先把她请去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