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婉拒
“不必了,我还有事。你回去叮嘱你哥按时服药,这几天千万别熬夜,伤身。静养两周左右就能下床,约莫一个月就能痊愈。” 张凡语气平淡。
听到这话,苏柔彻底偃旗息鼓。看来那些小伎俩对张凡确实无用,他对她根本无意。
“那……谢谢你了!不过凡子哥,我之前说过的话绝不反悔!
只要你提出来,我肯定答应!” 说完,苏柔便红着脸跑开了。
张凡望着她远去的身影,无奈摇头。这若换了别的男人,还不知会被苏柔迷成什么样。
随后他拦了辆车,直奔镇上的超市。
在附近找了家饭馆饱餐一顿后,张凡走进了超市。
虽说新房已在筹建,但估计他和林妍还得在刘大娘家借住个把月。
一个多月能盖好房子,已是最快速度了。
幸而请的是王强施工队,换了旁人,断无这般效率。不愧是施工队长的本事。
只是长期打搅父母亲,张凡心里终究过意不去。
他提过给刘大娘些补偿,却被一口回绝,老人家甚至有些不悦。对方既如此表态,张凡也不好再强塞钱财。
看来……也只能给刘大娘多添置些生活必需品,比如粮油、蔬果、肉类这些日常消耗品了。
况且趁此机会,他正好在超市里大肆采购一番!
张凡推来一辆大型购物车盛放食材,最后竟足足装满了三车。
排队结账时,他刚准备付款,身后忽然传来一个女声:
“这位帅哥,能让我先结吗?我有急事,而且只买了一件小东西,很快就好!”
张凡觉得这声音似曾相识,回头一瞥。
竟是一位气质出众的大美人,乌发如瀑,眼眸似水。
这样的姿容走在街上,怕是要引得不少男子驻足痴望。虽然她只穿着一身朴素的黑白职业套装,却更衬得身段玲珑有致。
更让张凡意外的是,他认得她。
这不正是……
高中时的校花江姗吗?!
当年在校园里,江姗可是无数男生倾慕的对象,堪称全校男生心中的女神。
她家境优渥却不张扬,性格文静低调,学业也名列前茅。
高中毕业后,她考入一所名牌大学。后来张凡在同学群里看到过消息,说这位昔日的校花在镇上某家公司任职,想必发展得不错。
他设想过或许会偶遇,却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境下重逢。
显然江姗也认出了他,眼中满是惊诧。
“真巧啊,江姗!你也来这儿买东西?”张凡率先开口寒暄。
说话间,他的目光无意扫过她手中物品,登时愣住了,她拿的竟是一包卫生巾。
难怪她刚才那么急切,想必是突然来了例假急需处理。
江姗察觉张凡的目光,慌忙将卫生巾藏到身后,略显局促地回应:
“啊……你好,张……张凡!”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你先结吧,我买的东西实在太多,结账估计得等一阵子。”
“好的,多谢了。”江姗如蒙大赦,赶紧上前结账。
张凡这才意识到自己采购的东西确实堆成了小山。
或许江姗排在后面,看到这阵仗才开口请求插队。
“张凡,今天谢谢你!”江姗说完,便匆匆离开了超市。
高中时,张凡还以为江姗会是个心高气傲的富家女,如今看来,这位家境优渥的姑娘非但不骄矜,反而透着几分可爱?
结完账,张凡叫了辆出租车满载而归。
刚到家门口,正巧碰上刘大娘在院子里扫地。瞧见张凡搬下这堆积如山的物资,老人家又是无奈又有些心疼。
虽然之前她拒绝了张凡给钱,但也明白这孩子肯定会变着法子补偿。
此刻看着这么多吃的用的,心里着实感动。
“小张啊,你给我买这么多粮食,怕是吃到过年都吃不完喽!”刘大娘嗔怪道。
张凡嘿嘿一笑:“刘大娘,我还嫌今天买得不够呢!
要不是一个人实在拿不动,我肯定再多买些。
等过两天房子盖好了,我再给您添一批!”
刘大娘闻言,心中百感交集。她可是看着张凡长大的,深知这孩子从前日子多艰难。如今他不仅能自食其力,甚至都能盖起两层小楼了!
这对小夫妻终于熬出了头,她是打心眼里替他们高兴。
当晚,王强就把设计好的房屋效果图和内部布局图发给了张凡。
风格雅致,正合张凡心意。他也把图片分享给林妍和刘大娘看了看。
“就按这个来吧,强哥!二十万是吧?没问题,就二十万!”张凡爽快应承。
他没想到王强效率如此之高,本以为设计图还要等几天,没成想当晚就收到了。
电话那头的王强听到张凡如此干脆的答复,既惊讶又欣喜。
他原先还担心张凡会觉得造价偏高打退堂鼓,现在看来,对方是真发达了,二十万说拿就拿,眼都不眨一下。
兴奋的王强第二天一早就赶往镇上采购建材。
张凡也很放心,并未要求查看材料清单,毕竟村里人盖房子几乎都找王强,他的信誉和手艺有口皆碑。
当王强采购的建材运抵,尤其是一拖拉机一拖拉机的沙子和水泥轰隆隆开到张凡家门口时,巨大的动静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
“张凡这是要翻盖房子?”
“盖新房可要不少钱呐,他发财了?”
“快别说了,依我看,张凡盖的准是那种最便宜的平房……”
众人议论纷纷,大多认定张凡只能盖最简朴的房子。
然而,随着运来的建材越堆越高,村民们渐渐觉察出不对劲了。
要是盖最便宜的平房,哪用得了这么多材料?
莫非……张凡当真阔绰起来了?
当村民们目睹后续运来的建材越来越多,甚至其中一些是往日村里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的材料时,愈发觉得不对劲了。
这时,施工队长王强正好经过,有村民忍不住上前打探:
“老王,你这是给张凡家盖房?”
王强呵呵一笑,算是默认:“可不就是他家!这小子如今是越来越出息了!”
“咋要这么多料?该不会还有别家要盖吧?
咱村儿是不是又有哪户人家发达了?” 那村民选择性忽略了王强的后半句,追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