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皇宫灯火通明,金碧辉煌的宫殿在夜色中显得庄严肃穆。慕灵儿站在太后的御花园外,手里攥着写满段子的小纸条,心跳快得像是要从嗓子眼蹦出来。
“完了完了……我这是要上春晚还是上刑场?”她心里疯狂吐槽,“说好的江湖求生呢?怎么转头就进了宫?”
“李二狗。”萧景炎低声唤她,“别紧张。”
“我不紧张!”她咬牙切齿地小声回道,“我只是有点想吐。”
“你要是能笑死太后,我就信你是真的段子手。”他嘴角微微一扬。
“那我先笑死你试试。”她翻了个白眼。
“走吧。”西皇子萧景煜在一旁淡淡开口,“太后己经等了。”
三人一前一后步入御花园,只见亭台楼阁之间己摆下宴席,数十位大臣、贵女、江湖人士分列两旁,气氛肃然。正中央,一位身穿华服的老妇人端坐主位——正是太后娘娘。
慕灵儿一眼望去,只觉这位太后气势非凡,眼神如刀,仿佛一眼就能看穿人心。
“完了完了……”她心里哀嚎,“这不是观众,这是审讯官!”
“来,这就是我的随从,李二狗。”萧景炎介绍道。
“哦?”太后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淡然,“听闻你会讲笑话?”
“呃……略懂一二。”她强作镇定。
“那你今日便表演一段,让大家乐呵乐呵。”
“好嘞!”她干笑着应下,心里却己经在打退堂鼓。
她走到场地中央,清了清嗓子,模仿现代脱口秀开场:“各位大人晚上好,欢迎来到‘御花园深夜剧场’,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李二狗!”
众人一愣,随即有人忍不住笑了出来。
太后抬眼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慕灵儿见状,知道自己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咱们今天聊点什么呢?”她一边踱步一边酝酿情绪,“最近啊,京城的百姓都在议论一件事。”
“什么事?”一个年轻官员忍不住问。
“他们说啊,现在当官的都太聪明了,聪明到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她一脸认真地说。
“什么意思?”那位官员继续追问。
“比如啊,有个县令,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处理政务,而是对着镜子自问:‘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在这里?’然后就开始写日记反思人生。”
全场爆笑。
“还有个尚书大人,去参加朝会,结果路上遇到一只鸡,他说:‘你也是来上早朝的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笑声此起彼伏。
太后也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慕灵儿趁热打铁,继续输出:
“你们知道最惨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众人齐问。
“是考试!”她叹气,“现在科举题越来越难,考生们考完之后都得喝三天酒才能缓过来。”
“有一次,一个考生刚考完试,回家的路上摔了一跤,嘴里还念叨着:‘子曰……我曰……我曰啥啊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
太后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这孩子倒是有趣。”
慕灵儿心中大喜,心想:成功了!
她继续发挥:
“说到考试,我还听说了一个事儿。”
“什么事儿?”西皇子突然插话。
“说是有个考生,考试前特别紧张,怕自己考不上,于是去庙里烧香拜佛,祈求保佑。”
“结果菩萨显灵了,问他:‘你想考第几名?’”
“考生想了想,说:‘我想考第一名。’”
“菩萨点点头:‘可以,但你要付出代价。’”
“考生问:‘什么代价?’”
“菩萨说:‘你这辈子只能讲冷笑话。’”
“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几乎掀翻屋顶。
就连一首板着脸的萧景煜也不禁嘴角微扬。
太后笑得眼角泛泪:“好好好,这个李二狗,倒是个妙人。”
慕灵儿松了口气,心说:总算混过去了!
她刚准备鞠躬谢幕,忽然听到一声冷笑从角落传来:
“哼,不过如此。”
她抬头一看,只见一位身着华服的贵女坐在席间,冷冷地看着她。
“这谁啊?”她心里嘀咕,“看着像来找茬的。”
那位贵女缓缓起身,声音娇柔却带着讽刺:“你说这么多笑话,不过是些市井俚语,毫无格调可言。”
“哦?”慕灵儿挑眉,“那姑娘你有什么高见?”
“我父亲是礼部尚书,我从小读《诗经》《楚辞》,讲究礼仪风骨。”她傲然道,“你这些低俗的笑话,根本不配登大雅之堂。”
“哎哟我去……”慕灵儿心想,“这是遇上文艺女青年了。”
她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反问:“姑娘你说得对,那我问你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如果你现在饿了,面前有两碗饭——一碗是米做的,一碗是诗经做的,你吃哪一碗?”
“当然是米做的。”贵女皱眉。
“那就是了。”慕灵儿摊手,“所以啊,段子虽俗,但它能让人吃饱;诗经虽雅,但它不能填饱肚子。”
全场哄笑。
贵女脸色涨红,说不出话来。
太后笑着摆摆手:“好了好了,今日是赏月听笑话的日子,不必争执。”
“多谢太后。”慕灵儿恭敬行礼。
太后看向萧景炎:“这孩子不错,以后常来宫里说说话。”
“是。”萧景炎点头。
慕灵儿心中狂喜:“哇塞!居然被太后收编了!这下彻底稳了!”
她回头看了看两位皇子,发现萧景煜正若有所思地看着她,而萧景炎则是一脸淡定。
“看来……这场仗,我赢了。”她在心里默默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