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映雪问红楼,独饮,一江水

第四十八章,徐瑶有个女神童称号。

加入书架
书名:
春映雪问红楼,独饮,一江水
作者:
Xyd521zbsd
本章字数:
2164
更新时间:
2024-11-12

时光如梭。

转眼缘瑶与徐函便到了五岁。

也到了她们该启蒙的年纪。

可是五岁的小徐瑶,那些以前用来给他们五岁的小娃娃们启蒙的诗文,她已经张口就来,出口成章了。

当馆里的夫子,只好把她安排到大学班的孩子们当中,让她跟着大学班的孩子,学习稍微更难懂一点的诗文,她居然也能够跟的上,并且还会自已学着写诗。

有一天她就写了一首,巴巴的跑来隽永给了徐州看。

诗的名字,叫《咏夏》。

春来柳枝长,夏虫落芙蕖,暮时牛归晚,稚童笛声扬。

此诗虽然写的简单,但是徐瑶也是仔细的观察了夏日黄昏时的场景。

徐州给她在诗下面的竹纸上,划了一个优字,徐瑶也非常的高兴。

阿父终于也是认可她了。

后来又拿了徐州打过优的诗,又给她阿母李媚儿看,李媚儿奖了她一朵簪花,之后,徐瑶才又高兴的戴了去学馆里显摆,给别的女娃娃们看。

并且还对这些小女娃娃们骄傲的说,阿父夸赞她写的诗文了,还夸她诗文写的好,并且还给打了一个优字。

后来夫子们也看了她写的诗,觉得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写出这个水平,已经不错了。

后来,徐瑶又写了几首。

比如,《春对冬》。

柳柳柳柳柳上梢,桃花不及溪鱼肥。

松松松松松下雪,竹笋炒来好佐酒。

《梅》。

冬日开,春日谢,虽俏不争春。

红映雪,春不晚,溪水暖江南。

《江南,行舟,看晚。》

水上白帆一点点,渔舟呜笛传两岸。

虽是过往人行客,归乡不忘赞江南。

后来这些诗文,也被夫子录到了学馆里面教授课诗文上,后来这些诗不知怎么竞传到了江宁府的上官府尹(后来名称改为知府)的耳中,他于是又把这些诗文,献到了了大明府上京的宫里,并在奏折中言明此诗文,乃是一个五岁的女稚童所做。

在江宁府的辖区里如果出了一个女神童,他一个江宁府的府尹,也会荣以与焉。

这毕竟也是一个给江宁府增加荣耀的事情的,所以他在上奏时,也是据实上报的,毕竟一个五岁的小女娃娃,能够写出这么好的诗文,也是一个奇人。

不久之后。

上京大明府宫里的人,看过这些诗文之后,便派出一个吏官,到江宁府的常苏松的县府去查看,结果一看是常苏松的县府知县徐州的孩子,他们便也不再感到惊讶了。

毕竟这个女娃娃的阿父,可是徐州。

徐州曾经也是殿试过后,宋帝亲赐的一甲三名,探花郎呀,所以他的孩子,能够如此优秀与聪明,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个小女娃娃,这么小,便可以写出这些比较优秀的诗文来,那也是一个奇才。

就是是一个小女娃娃,有点可惜了。

如果是男娃就好了,毕竟宋时还没有女子开恩科呢。

有的只是宫里的女官,可是现在这个小女娃娃,年龄还只有五岁,只能称为一个小国宝。

于是宫中下令,赐徐瑶为"女神童"名号,并赐给了徐州家一块描金匾,允许他们家悬挂于中堂。

既上房的北墙之上。

算是官家赞美,赐给了小女娃娃一个名誉。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