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雨微学着正常人的样子,每天出门买菜,尽量让自己融入日常的生活节奏。
周老太太热心肠,带着她跟西合院附近的邻居们打招呼,介绍她认识了几位常年在胡同里生活的老街坊。
大家对她都很友善,偶尔会问她几句家常,池雨微虽然话不多,但也会微笑着回应。
她需要这样的互动,哪怕只是简单的寒暄,也能让她感受到一丝生活的温度。
回到京市后,她不是不想回家看看父母,而是因为她现在的状态,实在不适合回去。
自己现在的样子只会让家里人担心,起不到任何正向的作用。
她不想让父母看到她憔悴的模样,也不想让他们为她操心。
等再好一点,等自己能真正笑出来的时候,再回家看他们。
渐渐地,池雨微多了一个新爱好——去公园看大爷大妈们活动。
每天清晨或傍晚,池雨微会独自走到附近的公园,找一张安静的长椅坐下。
她喜欢看着那些大爷大妈们活动——打太极,跳舞,还有人围在一起下棋,时不时传来几声争执和笑声。
他们的生活简单而热闹,与她的世界隔着一层透明的屏障,却又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
大爷大妈们的笑声和谈话声像一阵温暖的风,轻轻拂过。
那些声音里没有复杂的情绪,只有纯粹的快乐和满足。
池雨微常常会看着他们出神,心里想着,如果江云深还在,他们会不会也像这些老夫妻一样,等到老了,还能一起散步、聊天,甚至跳跳舞?
想到这里,她的心里总会涌起一阵酸楚,但她没有再让自己沉溺其中。
自己必须学会接受现实,哪怕这个过程漫长又痛苦。
渐渐地,公园里的大妈们注意到她。
她们看到她一个人坐在长椅上,肚子隆起,神情落寞,便主动走过来跟她搭话。
“姑娘,你一个人啊?家里人呢?”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妈笑着问道,语气里带着关切。
池雨微抬起头,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嗯,我一个人。”
另一位大妈凑过来,眼里满是慈爱:“哎呀,你这身子重,得多注意休息。不过,要是觉得闷,也可以跟我们一块儿活动活动,散散步什么的,对身体也有好处。”
池雨微摇摇头,声音低而温和:“谢谢您,我还是坐着看看就好。”
大妈们并不介意她的疏离,反而更加热情地围在她身边,七嘴八舌地聊起家常。
她们问她住在哪儿,怀孕几个月了,怎么没有人照顾她。
能回答的池雨微会回答,不想回答的找话题岔开,她虽然话不多,但语气温和,脸上也带着淡淡的笑意。
“姑娘,你要是没事,就常来公园坐坐。咱们这儿热闹,人多,心情也能好点。”
这些大妈们哪怕只是几句简单的问候,也能让池雨微开心。
渐渐地,池雨微开始期待每天去公园的时光。
虽然她依旧只是静静地坐在长椅上,看着大爷大妈们活动,但她的心里多了一份踏实。
自己离真正的“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己经迈出了许多步。
每一天,都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除了去公园散步,池雨微也会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
每次去医院,她都会提前准备好病历本和检查单,独自一人走进诊室。
医生是个中年女性,语气温和,每次见到她都会多问几句,关心她的身体状况。
“池同志,最近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医生一边翻看她的检查报告,一边问道。
池雨微摇摇头,声音低而平静:“还好,就是有时候会觉得累,胃口也不太好。”
医生点点头,语气温和:“这是正常的,怀孕期间身体负担重,尤其是你之前身体底子不太好,得多注意休息和营养。”
她拿起最新的B超报告,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孩子发育得很好,各项指标都正常。
虽然你肚子看着小了点,估计是因为母体太弱,营养没跟上。不过别太担心,好好补补,没什么大问题。”
池雨微心里大定她轻轻抚摸着肚子:“医生,那我需要注意些什么?”
医生放下报告,语气认真:“首先,饮食要均衡,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鱼肉。
其次,别太劳累,适当活动可以,但别过度。最后,心情也很重要,尽量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态。”
池雨微点点头,将医生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离开医院时,她站在医院门口,抬头看了看天空,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带着温热。
池雨微在西合院住下后,不少江云深的朋友陆续过来看望她。
有些是她认识的,有些是她从未见过的,但无论是谁,都带着一份真诚的关心和温暖。
他们或提着水果,或带着补品,只为看看她过得好不好。
每次有人来,池雨微都会热情招待。
她会泡上一壶热茶,端出自己做的点心,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近况。
话题难免会提到江云深,但她己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避而不谈。
她会笑着回忆一些往事,语气平静而温和,就好像那些痛苦己经被时间慢慢冲淡。
临走时,还会准备一些回礼,或是干蘑菇,或是琼州岛购买的干海鲜,她不想让自己欠下太多人情。
这些朋友是因为江云深才真心关心她,而她能做的,就是用同样的真诚去回应他们。
江家人也曾提过要来看她,但有时候因为工作忙,有时候因为其他琐事耽搁,最终还是没有成行。
池雨微对此并不在意。
江云深己经去世,她和他们应该不会有太多交集。
回到京市的池雨微,陆续收到武学文、黄梦、赵玉梅和王芳华他们寄来的信和琼州岛特产。
武学文老师的信总是写得很长,字里行间满是关切和鼓励,还会分享军工厂的趣事。
黄梦的信是琐碎的日常,写学校里发生的趣事,抱怨备课的辛苦,末尾总不忘叮嘱池雨微要好好的,等着她回京市。
赵玉梅的信简短而温暖,提到农场的近况。
王芳华的信包含了赵方还有许亮他们的叮嘱,充满生活的烟火气。
每次收到信,池雨微都会认真地回信。
她会告诉她们自己很好,孩子也很健康,还会写一些京市的生活,比如去公园散步的趣事,或是西合院邻居们的热心。
信的末尾,总会附上一句:“谢谢你们的关心,我会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