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从边镇流民到大帝

第140章 挖矿

加入书架
书名:
北魏:从边镇流民到大帝
作者:
雷乎乎
本章字数:
4120
更新时间:
2024-12-14

岛根县大军营地之外,明会天皇带领上千的东瀛武士静静的等待韦放大将军的到来。

元军大营里出现大片人影走出大营,领头的将军穿着狰狞的盔甲,脸戴黑铁面具身材高大恍如天神,身上带着凌冽的杀气。

明会天皇带来的武士军队吞咽了口唾沫,心惊胆颤。

韦放看着这矮小,头上梳着冲天辫的天皇,冷哼一声,“倭国国王,你可知罪?”

明会天皇被韦放问责,双膝跪地,“小王知罪,小王没有第一时间臣服上国,东瀛远离天朝,不知道朝发生的事,请将军原谅!”

韦放看到东瀛天皇都亲自赔罪了,似乎有投降的势头,于是道,“你想要本将饶恕你也可以,只要你做到两件事,本将军就饶了你!”

明会天皇点头哈腰,“将军请说!”

“本将要你做两件事情,第一臣服大元朝廷,征发徭役来协助我朝廷天兵开采银矿!”

“对了东瀛现在有多少人口?”

东瀛天皇唯唯诺诺的道,“大概三百万人口!”

韦放高兴的道,“很好,你征发五十万人口协助我大军开采银矿,有没有问题?”

明会天皇面露难色,“将军大人,这征发五十万人口,劳民伤财,百姓会造反的!”

韦放虎目一瞪,“哼,做不到,做不到你这个倭王也不要当, 换一个人当,我相信他一样能做到!”

此时的东瀛作为华夏后裔,对于中原文化非常崇拜,韦放要求苛刻,明会天皇屁都不敢放一个。

“既然是上国的要求,那东瀛百姓拼命也会完成!”

明会天皇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为了大和名族,天皇的存续,只能苦一苦百姓了,骂名自已承担。

事情谈好,韦放道,“你回去吧,记住,三个月内这里必须征召五十万青壮,超过时间,我的大军会亲自踏破你的京都,为东瀛百姓换一个王。”

“将军放心,小王定会完成任务!”

“将军路途遥远,小王已经设下了宴席,请将军享用!”

韦放进入宴席,期间只有明会天皇做陪,几个穿着单薄的东瀛妙龄少女跳着诱惑的舞蹈。

酒过三巡之后,明会道“将军劳累,就让这几个女子伺候将军休息!”

韦放看着这几个身高不过一米三几的女孩,脸蛋是漂亮,但是这身材就好像自已对小女孩下手,心中不悦,“你们出去,本将军不需要!”

这几个女子都是明会的女儿,也就是皇室公主,东瀛人仰慕中原,希望借种,融入华夏血统,但是韦放没有上钩。

韦放没有上钩,但是其他人可不一样,将士们航行两个月,不见女色,早就饥渴难耐,现在是母猪赛貂蝉。

其余的东瀛大臣也纷纷把自已家的女儿让天军将士享用,就是为了改良自已基因。

明会回到京都之后召集大臣,“现在上国天兵明显是盯上了那座银山,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发现的,但是现在上国将军要求我们征发五十万民夫去挖矿,这些矿工的伙食要我们负责提供!”

“我知道征发五十万人很难,但是为了国家,诸位将军拜托了!”

明会手下的几位大将军点头,“是!”

东瀛的动作很快,士兵们拿着武器像恶霸一样到各个村子拉壮丁,“天朝人需要我东瀛子民帮助挖矿,天皇有令,每家必须出一个青年!”

东瀛百姓对于天皇迷信,对于神国的天人更是畏惧,乖乖的听话,跟随东瀛武士的安排开始朝着岛根汇聚而去。

半个月后,韦放开始陆陆续续接收东瀛矿工,每天都有上千人到来,尽管这些矿工普遍一米三几,看着很小,但是人多力量大,挖矿反而很适合。

有了充足的人力,跟船而来的匠人,开始指挥矿工们修建大型的提炼银矿场地。

古时候提炼银矿用的是吹灰法,首先是将银矿打碎,磨成粉,再加水搅拌,淘洗出银粉。

然后用米糊和银矿粉捏成团放入炉子中烧,再放入铅。

利用铅和银相融的特点,把银矿中的银提炼出来。

得到铅和银的铅银块之后,再烧一遍,风箱大力鼓风,吹出杂质,就得到了纯银。

吹灰法练银早在汉朝就有记载,这些匠人都是老师傅,经验丰富。

当第一批银子炼出来之后,一个个白花花的银锭子闪花了大军的眼。

韦放双手捧着银子,命令副将,“寇水,你带着十万两银子赶回洛阳向陛下报喜,银子炼出来了!”

“遵命!”

因为来过一遍,熟悉了路线,寇水这次回去只用了二十天就到达了胶东郡。

一艘战船两千五的士兵带着十几箱银子风尘仆仆的赶到洛阳,向陛下献宝。

朝会上,陈寅与一众大臣看着堆满十几箱子的银子,亲自拿起一锭银子,“这成色好啊,只怕是世上都没几座这样的银矿!”

“是啊,是啊!”

“有了这座银矿,朝廷以后就不缺银子了!”

陈寅想了想,下令道,炼银关乎国家大计,工部也要多派匠人,提升技术!

徐良点头,“陛下放心,臣已经选出了几十个人才,这次跟随寇将军一起去东瀛!”

眼看陛下要把银子吞到自已的私库,段荣急了,“陛下,银矿的产银事关重大,为防止有人贪墨,户部也要派几个官员去监督!”

陈寅知道段荣这是要银子,考虑了一下,也点头道,“行吧,以后银矿产的银子三成入朕的内库,七成入国库!”

这笔银子太大了自已不可能独吞,还是要让户部用下去才行,自已留三成已经够用,户部的七成是公用的,自已留三成是自已的,想修宫殿造武器也随自已心意。

东瀛已经臣服,现在那边除了银山就没有什么值得惦记的,国内都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开发,陈寅决定维持现状,让东瀛人当矿工就好,学习大英把东瀛当做殖民地就可以。

陈寅对寇水道,“你回去的时候带上朝廷册封的圣旨,册封明会为倭王,大元天兵有权在藩属国驻军经商,采矿,带着朝廷的旨意过去!”

寇水抱拳道,“臣领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