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店里冷冷清清,河明和雷雅芝百无聊赖地守着店。就在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迈着阔步走进店里。只见她浑身珠光宝气,金项链、金手镯在灯光下闪烁着刺眼光芒,河明暗自嘀咕:“穿成这样,就不怕被人抢吗?” 但他脸上立刻堆满热情的笑容,迎上前去。
中年妇女开口便问:“听说你们这儿有外国的包包?” 河明和雷雅芝瞬间精神一振,凭经验就知道这是个不差钱的主儿。河明赶忙回应:“是的,我们这儿有外国牌子的包包,驴牌和H牌都有,我拿出来给您瞧瞧。” 话音刚落,雷雅芝手脚麻利地从货架上拿下仅剩的三个包包,轻轻放在柜台上。
河明笑着问道:“请问您怎么称呼?” 中年妇女回答:“我姓金。” 雷雅芝紧接着说道:“金女士您好,需要我为您讲解一下这几个包包吗?” 金女士摆摆手:“不用,我都了解过。但你们怎么证明这是正品?” 河明不慌不忙,从抽屉里拿出海关开具的收据,递到金女士面前。金女士一看,上面的海关公章清晰醒目,得知是从海关流出的,心中疑虑顿时消散。
金女士干脆利落地说道:“这三个包包我都要了,什么价钱?”河明立刻报出价格:“2个驴牌的,每个4000块,H牌的那个4500。”金女士略微点头,应道:“可以。”紧接着,她又好奇地问:“你这儿还有什么其他东西吗?”
河明赶忙介绍:“就剩下些进口手表了,和包包一样,都是从同一个地方来的。”金女士听后,饶有兴趣地让河明都拿出来看看。河明依言,按照不同品牌各拿出一只,整齐摆放在柜台上。金女士慢悠悠地走到一旁,坐在椅子上,拿起手表,对着光仔细端详,逐一甄别。
一番挑选后,金女士选中了几只劳力士(金捞)。她示意河明算账,河明迅速心算,报出总价:“一共20050元。”随后大方地表示:“零头就抹了,收您整数2万就行。”金女士对此并未多做计较,伸手从身旁的包里掏出两叠崭新的人民币,钱上还打着银行的封条。
河明接过钱,仔细确认了封条完好,又快速点验了一遍数额,确认无误后,便笑着将钱收下。接着,他和雷雅芝一起小心翼翼地把三个包包和两块手表包装好,双手递给金女士,说道:“金女士,您的东西都包好了,您拿好。要是之后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我们。”金女士满意地接过包裹,转身离开店铺。
金女士的身影刚消失在店门口,雷雅芝就兴奋地跳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喜悦的光芒,说道:“哇塞,你看今天一下子就卖出去这么多!有钱人买东西就是不一样,简直太豪横了,眼睛都不眨一下,只看喜不喜欢,压根不在意价钱。”
河明也满脸笑意,调侃道:“那些地主老财啊,钱来得容易,自然就不把这点钱当回事儿。咱可得抓住机会,多做几笔这样的生意。”
雷雅芝重重地点点头,说道:“没错没错,看来咱们的货对有钱人的胃口。以后得多找些渠道,进更多高档货。”河明认同地回应:“行,咱们好好琢磨琢磨,把这生意越做越大。”两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对未来的生意充满了期待。
在那之后的一段日子,河明与雷雅芝愈发默契地分工协作。雷雅芝凭借亲切的态度与专业的讲解,稳稳坐镇店铺售卖货物。她总能敏锐捕捉顾客需求,巧妙推荐产品,让每一位进店的客人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而河明则不辞辛劳,隔三岔五就往海关大队跑。他像个嗅觉敏锐的猎手,时刻留意着那里的各类稀罕货物。一旦发现有独特的商品,便凭借自已的眼光与判断力,果断收回来。每次从海关大队带回新货,都仿佛给店铺注入了新鲜活力。
就这样,时光悄然流转,几个月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丰硕回报。两人共同经营的“明雅贸易”,在国贸大厦里渐渐声名远扬。提及卖进口高档手表和包包的地方,大家都会想到这家店。顾客们口口相传,不仅吸引了本地的消费人群,甚至连周边城市的一些买家,也慕名而来。
随着“明雅贸易”的名气越来越大,河明和雷雅芝的资本如同雪球般迅速积累。店里的生意愈发红火,每日进账颇丰,令旁边的商户们眼红得不行。那些商户看着他们店里人来人往,再瞧瞧自家相对冷清的店面,心里满是羡慕与嫉妒。
河明深知生意场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所以十分留意打点各方关系。他时不时会给管理处陈姐和其他的相关人员送上一些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时是高档的烟酒,有时是应季的珍稀特产。这些礼物不仅表达了他的心意,更像是为店铺筑起了一道无形的保护墙。
也正因如此,“明雅贸易”一直以来都顺风顺水,没有任何人来找麻烦。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会对河明和雷雅芝的店铺多几分关照,确保店铺运营环境稳定,让他们能够安心做生意,不断拓展业务,将生意越做越大。
正当河明和雷雅芝沉浸在店铺生意蒸蒸日上的喜悦中时,陈大兵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了他们的店铺。他面色凝重,看着两人说道:“河明、雅芝,我来给你们说个事儿。最近上面出新规定了,以后海关罚没的东西,都只能通过拍卖的形式获取。”
河明和雷雅芝听闻,心中一沉。其实他们早有预感,这样的政策调整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竟如此之快,从开始做这生意到现在,还不到半年时间。河明很快回过神来,一脸感激地对陈大兵说:“我知道了,陈叔。这段时间多亏您照应,要不是您帮忙,我们哪能这么顺利。哪天您和秦科长有空,咱们一起吃个饭,好好感谢感谢你们。”
雷雅芝也赶忙在一旁附和:“是啊是啊,陈叔,您和秦科长帮了我们大忙,这顿饭必须得请。”陈大兵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摆摆手说道:“行,都是自家人,别这么客气。到时候我给你们打电话。”
随后,几人又随意聊了一会儿,陈大兵便起身告辞。河明和雷雅芝将他送至店门口,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两人心中五味杂陈,既担忧着未来的生意,又对陈大兵和秦科长的帮助心怀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