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天下

第53章 奴性心理

加入书架
书名:
监察天下
作者:
黑刺
本章字数:
4078
更新时间:
2025-01-16

历史的发展过程有时是很雷同的,因为一种文化的属性始终在影响着一个国家的人。

如大家都把俄罗斯称为战斗的民族,把法国称为带有文化文艺气息的民族,把小日本称为奴才的民族。等等。

日本的奴性心理是有针对性的,这是与它的地域有关。日本的本土面积是人口面积37.8万平方千米,人口达到1亿2512万(2022年数据)。但日本的科技发展却是极为超前的。这些都与它的奴性心理有关。

首先,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小,人又不少。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是受地域影响的,这是它长期的文化属性决定的。

日本的奴性心理在与中国古代交往中一览无余。

日本是从中国汉代开始称臣的。

事情源于当中国的东汉时期,也就是公元五十七年,日本还处于分裂状态。

来自日本的北九州地区的当权者,为了寻求和汉朝的贸易,并以此来稳定国内的政权,请求大汉天子刘秀给予册封。

刘秀看着那些漂洋过海,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可怜虫,就给了他们一个“倭奴国”的称号。

尽管今天我们看来这个国号很有歧视,但九州的使者已经乐开了花。

因为,这意味着,他们找到了亚洲最大的一个靠山,回国之后就可以大肆宣传,让日本国内的其他势力望而生畏。

而且,当时奴也不是什么贬义词。

在汉代,奴是女人对自已的称呼。

自此,从汉代开始册封日本为“倭奴国”。这就是为啥咱们把日本人称为倭寇的原因了。

从汉开始,到了元明时期,日本依然是畏畏缩缩。

甚至到了忽必烈时,曾经试图征服过日本,想将日本变成元朝的一个省。然而天不亡日,就在忽必烈派人去征服日本的时候,一场莫名其妙的飓风,加上水土不服,让浩浩荡荡的元朝舰队居然铩羽而归。

如果当时以忽必烈的作战风格,过去就是一番猛烈的屠城啊,那还有后来的日本屡次侵略中国吗?

所以,人算不如天算。没办法!

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命和国运都是一致的。

所以对于时运来说,有句话叫: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也因为如此,日本对风有了特殊的崇拜,到二战时期,他们还组建了神风特攻队。

大汉王朝的鼎盛,令册封制度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汉人,汉民族,也就此而产生了。

元朝时期,险些被忽必烈灭了国的日本人,出现了一个有眼光的统治者叫足利义满。这个人看到元朝时的情况,就主动来找朱元璋,要求称臣。

但倔强的朱元璋认为,南朝怀良亲王才是日本的正宗,控制着最原始的天皇和象征天皇的三件神器。然而怀良亲王并不买朱元璋的账,不但不心存感激,还在国书中大放厥词,猛怼朱元璋。

朱元璋很是生气,准备派出远征部队,讨伐日本。但那时国内事情较忙,暂时就将这事放一边了。

到了朱棣时代,明朝的威猛彻底在心理上征服了日本。

朱棣组建了当时世界上最牛的无敌舰队,七下西洋,并用郑各赚来的钱,五战漠北,让包括朝鲜和东南亚在内的60多个国家不得不俯首称臣。

日本一看朱棣那么猛,大将军足利义满再次上书明朝,希望能得到朱棣的册封。

朱棣一看既然那么听话,就让后来统一了日本的足利义满按着明朝的礼仪,接受册封。据说,足利义满拿到明朝册封的“日本国王源道义”时,简直乐疯了。

朱棣死后25年,出现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和丰臣秀吉的对朝用兵。

和大家说这些,就是想告诉大家,日本对华态度的转变,给我们道出了一个道理: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还要自已强大。

还是那够话,一个国家如此,一个民族亦如此,一个家族家族也如此。

简单地说,实力决定一切。谁的拳头硬,谁说了算。

现在的日本为什么对美国如此尊敬,或者说惟命是从?因为二战让日本明白了一个道理,谁才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国家!

因为日本,只有日本,遭受过原子弹的打击。也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将原子弹实际用于对一个国家的打击。

用一个粗话来说,没有挨过锉,还不知道锉有多糙。文明一点的话就叫,冷暖自知。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世界永远是强者的天下。

李虎成从自已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中,没有看到谁能像自已一样驰骋疆场,没有一个能在自已百年之后保持李家不被别人吞噬。

李虎成在大儿子出生时,恰好碰到带他加入革命队伍的贵人,就让他给自已的孩子取个名字。

当时那位贵人正好在看《对楚王问》这本书,于是就笑着说,“好啊,取一个可不够,就四个吧。瑰意琦行,以明排之。知道什么意思吗?”

李虎成当时挠了挠头,嘿嘿一笑,“不知道!”

那位贵人说:“我们的伟大思想是一个高明的思想,我们的事业是一个不平常的行为。希望我们的后代能理解明白其中的道理,继承我们的思想,更好地走下去,发展下去,为人民多做好事啊!”

然而事与愿违,李虎成的四个儿子,老大李明瑰是个搞研究的,老二李明意做了生意,老四李明行无所作为,只有老三李明琦按照老爷子的意图上了政法大学,进入到了政法系统,也算是继承了他的父业。

然而,就是因为当年,李明琦在选择对象时,没有按照老爷子的意图与当时红极一时的王家联姻,失去了与王家强强联合的机会。老爷子一气之下,决定将他赶出了家门,并向外界宣布断绝了父子关系。

而那时李希阳还没有出生。

而李希阳的父亲为了表明自已与李家没有关系,就将自已名字中的“琦”字中的偏旁王字去掉,只剩一个“奇”。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