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穿越赵德昭,我才是宋太宗

第87章 这计策,太毒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宋:穿越赵德昭,我才是宋太宗
作者:
二水山人
本章字数:
4406
更新时间:
2025-03-06

“还有一事,除了找画师,还得给他们配备些顾问。

如此,才能将此事彻底办好!”

顾问?

这么现代的一个词在赵二耳朵里显得十分陌生,他问道:

“什么是顾问?”

赵德昭突然意识到,这个词太现代了,思考了一下后便解释道:

“陛下可以理解为帮手的意思。

而且这顾问还必须得在情牵楼之类的场合去找。

至于其中的原因,臣不便明言,还请陛下决断。”

赵二略一思考,瞬间参透了他的意思,嘴角也不由得微微,露出一抹坏笑道:

“哦,原来如此啊!

好,就这么办!

画师和什么问的事情,朕自会找人去办,贤侄可真是帮了朕的大忙了!”

赵德昭微微弯腰拱手答谢后,突然想到了什么,便又开口道:

“如今的科举一事,是臣选拔不当,才招致此祸,臣请陛下重开一场科举!”

赵二提起这事,眼中便弥漫出一点恨意,但很快又压了下去。

人家刚帮自己出了个好计策,就追究人家的责任,这也不太合适!

赵二没有回答,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默许。

赵德昭见他答应了,便将心中的想法缓缓道出:

“陛下,依臣看,之所以出现科举舞弊,全是因为当今科举试题太过于一成不变。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才会借此机会,暗中操作。”

说着,眼神便不由得瞟了眼站在一旁瑟瑟发抖的耶律。

自己现在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了,但听着赵德昭的一条条计策,还是感到一阵心惊肉跳!

这计策,真的是,太毒了!

他太明白契丹人能割据塞北的原因了,就是凭借他们那强大的武力和憾不畏死的气概!

但现在,赵德昭提出的计策,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再经年累月的发展下去,契丹男人的最后一点血性,也会被这么一点点的磨没了!

毒,实在是毒!

但自己心里骂得再狠,表面也得表现出一脸顺从的样子。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嘛!

“可是,你不是己经劝朕改过一次科举试题了吗?”

赵德昭嘴角微翘,略显尴尬的轻声道:

“那次只不过是牛刀小试,依臣看,要想杜绝科举舞弊,改革力度还得加大!

舞弊试题也无非就是摸清了科举的套路法则。

只有改变创新足够大,才能彻底杜绝舞弊现象!”

说着,赵德昭便拱手,给赵二行了个90度的鞠躬礼,道:

“依臣看,要想革新,就必须要开设一所新式学堂!

里面所教的,所学的,都要跟科举试题截然不同!”

赵德昭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气势汹汹,慷慨激昂,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赵二也不禁被这种气势震撼到了,自己的气势反而不知不觉的弱了半分。

“有些道理,那开这个所谓的新式学堂,需要什么?”

赵德昭见赵二有所退步,显然是被自己说动了,仰头自信道:

“并不需什么,只要一座足够巨大的宫殿即可,里面能容纳数千人为好。

至于内容讲授,臣自有办法。”

赵二思索一番后,默默的点了点头,说道:

“那朕就将文德殿给贤侄,作讲学之所吧!”

赵德昭一听心里泛起了嘀咕,微微皱起眉头。

文德殿,那不是徐铉给皇子们讲学地方吗,如今分给我了?

但回头一想,徐铉和赵二的几个儿子,兴许还有赵德芳,也会来听我讲学?

嘿嘿,那场面,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赵德昭想到这里,立刻恢复了笑容,激动说道:

“谢陛下!”

“陛下,昨天的太学生来到贡院门前闹事的事情,您可曾听过?”

赵二听后不禁冷笑一声,抬起右手指了指赵德昭,冷声道:

“朕不光知道此事,还知道贤侄是如何意气风发的跟太学生们辩论。

细细想来,若是没有你,赵普恐怕就有大麻烦了。”

赵二说这句话的时候极为平静,不禁让赵德昭在心里暗吸口凉气!

看来这赵二的眼线还真多,还整天跟个狗皮膏药一样的跟着,倒也挺敬业!

以后自己做事,得更加小心点!

赵德昭平复下情绪后,便从容答道:

“陛下明察秋毫!

只是,陛下可曾想过,这帮太学生为什么敢冲撞贡院,甚至敢堵在门口找考官要说法?”

赵二脑中闪现过吕蒙正的身影,心里也猜知一二,道:

“还能因为什么,读书读……”

想到这里,赵二便突然顿了顿,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有没有搞错,我可是要重文轻武的,怎么能说读书人的不好?

“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求学心切,想得知真理罢了。”

“陛下所言,也有一定道理。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儒家思想培养出一群只知道首颜犯谏,却不懂家国大事的士子。

要论夸夸其谈,无人能比得过他们。

但要论民间稼穑之艰,他们却摇头不知,胸中更是无一点治国安邦之策!

陛下试想,这等士子,如何能承担得起这大宋天下呢?”

赵二觉得这话说的在理,仔细一想真是这么一回事。

见赵二点头,赵德昭便趁热打铁,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依臣看,太学生们也该来听臣讲学。

臣宣讲的新学问不敢说堪比圣人之学,但起码也能消除他们的桀骜之气!”

赵二有些吃惊的看向桌面,思索一番后笑着看向赵德昭道: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贤侄就给朕出了这么多的好主意!

先皇的在天之灵,看到贤侄如此聪慧,也会开怀大笑吧。”

赵德昭听见赵匡胤的名字,便立刻问道:

“陛下,先皇的葬礼什么时候举行?”

赵二就知道他要问这个,脸上没显出一点惊讶,淡淡的道:

“朕仔细想了一下,先皇的生活一向以简朴为主。

要是将大部分的钱财都花在上面,先皇的在天之灵也不会满意。

所以,朕己经令专人将先皇棺椁葬于墓葬之中,贤侄若是想念,亲自去一趟就行了。”

赵德昭听后一愣,赵二就这么不在乎他哥吗,连葬礼都懒得办?

真的就连演戏都懒得演了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