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卷着炉渣掠过车间时,1 号转炉迎来了大修。李向前用塞尺测量轴承间隙,0.08mm 的读数让在场的技术员们发出低低的惊叹。
"这得谢谢这本子," 王师傅拍着浸透油污的档案本,某页贴着的磨损检测报告上,红色批注写着 "19XX 年 X 月 X 日,预测此处可多用半年"。轴承滚道的镜面光泽里,映出档案本上那些被汗水晕开的数字。
技术科的白墙上,设备寿命曲线图用不同颜色标注着档案完整度与故障率的关系。1 号炉的曲线像平缓的长江,2 号炉在完善档案后也逐渐趋于平滑。
李向前知道,这些牛皮纸里的记录早己超越了故障报告的范畴 —— 当王师傅用烟盒纸画出轴承装配图时,当老周在档案里夹入冷却管拓片时,那些墨迹己经成为钢铁的记忆,让冰冷的机器拥有了温度。
回家的路上,月光给车间镀上银边。李向前看见小王蹲着 3 号轧机旁,手电筒光柱下的档案本摊在膝盖,钢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沙沙声响。
那些记录着加油时间、磨损数据、改进建议的字迹,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他摸了摸胸前的听针,金属杆不再冰冷 —— 当每台设备都有了自己的 "病历本",钢铁便有了记忆,而那些用心血写下的记录,终将成为照亮工业长河的星光。
这天外面的风沙裹挟着柳絮扑打在红星轧钢厂技术科的窗纸上。糊窗的《人民日报》旧页己泛出茶褐色,阳光透过纸缝在李向前的绘图板上投下蛛网般的光斑,鸭嘴笔在硫酸纸上划出的银亮线条被光影切割得断断续续。
他正用圆规丈量轧辊改良图的弧度,突然听见走廊传来 "哐当" 的搪瓷杯碎裂声,紧接着是小张变调的哭喊:"三车间出事了!快叫救护车 ——"
李向前冲进三车间时,淬火池蒸腾的白雾与血腥味绞成浊浪。老王仰躺在轧机齿轮旁,左手被卷入传动带,碎骨渣混着机油溅在青灰色的地面上,形成狰狞的梅花状图案。
"刚换完轧辊," 赵师傅扶着吓呆的小王,工装袖口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他说手麻得拿不住扳手,想靠在机架歇口气......"
杨厂长的算盘从掌心滑落,算珠在铁板上蹦跳着滚向血泊,发出刺耳的脆响:"成立事故调查组!老李,你负责技术分析,必须查清楚!"
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刺得人眼眶发酸,李向前盯着诊断书上 "左手神经不可逆损伤" 的字样,墨迹在惨白的纸面上晕开,想起老王昨儿还拍着胸脯说:"我这双手能攥住十斤重的扳手,比夹具还稳当。"
回到厂里翻开工伤记录册,泛黄的纸页上 "体力不支" 的原因栏被红笔圈得密不透风,某页边角还留着去年冬天青工们用铅笔写的歪扭留言:"窝头冻硬了,啃着能硌掉后槽牙"。
深夜巡查车间时,他看见学徒工缩在轧机阴影里,棉袄内衬露出的稻草茬子在弧光灯下泛着惨白,像受伤的鸟羽。
调查组蹲点的三天里,李向前的笔记本记满了触目惊心的数据:测温仪显示 85% 的工人小腿有指压性水肿,考勤表上 62% 的名字连续两周标注 "夜班未眠"。
老周蹲在更衣间角落啃菜窝头,菜帮子上还沾着菜地的泥渍,指甲缝里嵌着黑油:"三年困难时期吃糠咽菜落下的病根," 他费力咽下干涩的菜团,喉结在褪色的红领章下艰难滚动,"现在为了冲产量,谁要是坐下歇会儿,就得挨调度的白眼,说咱给社会主义拖后腿。"
食堂长条凳上,李向前用筷子拨拉着碗里的菜叶子,数到第七片时停了下来,菜叶边缘蜷曲得像烧焦的纸片:"张师傅,考勤表上你这月请了三次病假?"
老工人放下豁口的搪瓷碗,撸起袖口露出发亮的水肿,指压下去的凹痕久久无法回弹:"不是不想干啊,李工,昨儿换辊时腿肚子突然转筋,差点栽进热轧线......"
技术科的黑板上,李向前用红粉笔绘制的曲线图歪歪扭扭,代表身体状况的蓝线与事故率的红线绞成麻花,像两条勒在工人脖颈上的铁丝。
"必须制定强制休息规范!" 李向前将调研报告拍在厂务会桌上,纸页边缘还沾着工人水肿部位的按压记录,指印清晰可见。"
每工作两小时必须休息 15 分钟,食堂增设夜班玉米糊糊。" 王副厂长的搪瓷杯在木纹桌面上顿出闷响,杯口的茶垢震落些许:"老李,这要是耽误了部里的钢产量指标......"
李向前猛地翻开事故档案,某页夹着的停机损失计算单被手指捏得发皱,纸上用蓝黑墨水写着:"上月三次因体力不支停机,累计损失够买十吨钢材,比休息时间成本高十二倍!"
新规范试行首日,李向前在轧机平台撞见打盹的小王,小伙子的额头抵着发烫的轧辊,涎水在铁板上洇出一小片湿痕。
"不是偷懒啊李工," 他惊醒时眼里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打磨,"昨儿夜班就着雪水啃了半个冻窝头,实在熬不住......"
李向前默默把自己的玉米面馒头塞进他手里,触到他袖口下浮肿的手腕,皮肤绷得像鼓面,体温低得惊人。
三天后食堂开饭时,王副厂长端着新添的玉米糊糊,用筷子头拨拉着碗里的碎玉米粒嘀咕:"这能顶得上窝头抗饿?看着跟刷锅水似的。"
半月后的产量分析会上,杨厂长的算盘珠子快得像在跳踢踏舞,算珠碰撞声震得窗玻璃发颤:"邪门了!日均休息时间多了 45 分钟,产量反倒涨了 5.3%!"
他把报表推到李向前面前,纸页上的钢产量曲线像缓坡般上升,末端画着红五星。李向前指着操作日志,指尖划过 "轧机空转检修时间减少 28%" 的标注:"关键是故障率降了 32%,工人不再带伤硬撑,机器也跟着少 ' 生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