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之看轻天下须眉

第三十三章 卷宗

加入书架
书名:
庆余年之看轻天下须眉
作者:
九掌
本章字数:
5676
更新时间:
2024-09-12

范思辙和郭宝坤小心翼翼地进入山洞,发现里面堆满了箱子。

范思辙打开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火药。

但是,作为古代人的范思辙和郭宝坤并不知道这是火药。

而且,就这样放在山洞里为人看守。

范思辙和郭宝坤对视一眼,眼中满是疑惑。

他们从未见过这种黑色的粉末,更不知道其威力。

范思辙轻轻捻起一些火药,放在鼻尖嗅了嗅,只觉得有一股刺鼻的气味,但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感觉。

“乖乖,这是什么东西?”郭宝坤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安。

范思辙摇了摇头,“我也不知,但看这箱子堆得如此之多,恐怕不是寻常之物。”

两人继续在山洞中探索,发现除了火药箱外,还有一些奇怪的工具和图纸。

图纸上画着复杂的机关和装置,显然是某种精密的器械。

范思辙虽然对这些一窍不通,但郭宝坤却有些兴趣,他仔细研究着图纸,试图理解其中的奥秘。

“这些图纸不会是藏宝图吧?”范思辙皱眉道,郭忍不住笑道:“范兄,看来你比我还贪财嘛!”

范思辙心中一凛,意识到这个山洞可能隐藏着某种巨大的秘密。

“我们先离开这里,回去告诉大哥,”范思辙低声说道,“这里的东西太过诡异,我们不宜久留。”

郭宝坤和范思辙回到范闲府邸,只见府门紧闭,院内一片死寂。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都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范思辙急忙上前敲门,却无人应答。

他用力推开大门,只见府内空无一人,家具凌乱,显然是匆忙离开。

“看来范家真的出事了。”郭宝坤皱眉道。

范思辙脸色苍白,心中焦急万分。

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大哥范闲,才从北齐回来的范思辙不知道道范家已经遭劫难。

范闲不仅是范家的顶梁柱,更是他的兄长和依靠。

“老天爷呀,你睁开眼睛看看呀!”范思辙对着天空嘶吼,突然,灵光乍现:“我知道一个人,或许能帮上忙。”

郭宝坤疑惑地看着他:“谁?”

“林婉儿!”范思辙坚定地说道,“她是范闲的妻子,一定知道大哥的下落。”

郭宝坤点头同意,两人立刻动身前往林婉儿的住处。

林婉儿住在城东的一座小院里,环境清幽,平日里少有人打扰。

然而当他们到达时,却发现院门紧锁,院内也是一片寂静。

范思辙心中一沉,急忙上前敲门。

过了许久,才听到院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林婉儿憔悴的面容。

“思辙?你怎么来了?”林婉儿惊讶地问道,随即看到郭宝坤,脸色微微一变,“你们这是……”

“范家出事了!”林婉儿说道,瞬间变得苍白。她颤抖着说道:“范老爷和老太太……被抓走了,范闲去检察院找陈院长了。”

“什么?!”范思辙和郭宝坤同时惊呼出声。

林婉儿眼中含泪,缓缓说道:“三天前,朝廷突然派人抄了范家,说范家勾结外敌,意图谋反。范家老小都被抓进了大狱,只有我因为不在府中,才逃过一劫。”

范思辙听得目瞪口呆,心中一阵悲愤。

他知道父亲绝不会做出这种事,这分明是朝廷的阴谋。

范思辙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波澜,但眼中的怒火却难以掩饰。

他转向郭宝坤,声音低沉而坚定:“我们必须想办法救出父亲和老太太,找到范闲。”

郭宝坤点了点头,眉头紧锁:“朝廷这次行动来得太突然,显然是早有预谋。范家在朝中根基深厚,若非有确凿证据,绝不会轻易动手。我们必须先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林婉儿擦了擦眼泪,强忍悲痛说道:“我听逃出来的仆人说,抄家时搜出了一些书信,据说是范家与外敌勾结的证据。但我相信,那些书信一定是伪造的。”

范思辙冷笑一声:“伪造书信这种伎俩,朝廷用得还少吗?我们必须找到真正的证据,揭穿这场阴谋。”

三人商议片刻,决定分头行动。

范思辙去检查院看看是否有范闲的消息;

郭宝坤则回去求父亲大人;

林婉儿则留在府中,整理范家的账目和往来书信。

范思辙才到检察院门口就迎面和王启年撞了个正面。

王启年看清是范思辙,大吃一惊,把他拉到背处说:“皇上这次是铁了心想铲除你们范家,如今范家就剩下你这一根独苗,你还不赶紧逃命去。”

范思辙用手擦拭头上的细汗说道:“王大人,范闲呢?”

范思辙的声音微微发颤,眼神中透露出对兄长的深切担忧。

王启年叹了口气,神色凝重:“范闲被皇上召见,至今未归。我担心他已被软禁,甚至……”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范思辙已然明白其意。

“那我更不能走。”范思辙坚定地说,“范家若就此覆灭,我岂能独活?”

王启年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有这份心,范家也算后继有人。但眼下形势危急,你若不走,只会白白送命。”

范思辙沉默片刻,忽然问道:“王大人,你为何要帮我?”

王启年苦笑:“我与范闲情同手足,他若有难,我岂能袖手旁观?更何况,范家之事,我亦有责任。”

范思辙点了点头,心中稍安。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王大人,在下可以求您一件事情吗?”

王启年说道:“范家有难,王某自当鼎力相助。”

范思辙说:“大人能否帮范家查一下案子的卷宗?”

王启年看着眼前的范思辙,面色凝重又略显急切,似是心中有千言万语。

“我与范闲情同手足,他若有难,我岂能袖手旁观?更何况,范家之事,我亦有责任。”王启年苦笑。

范思辙微微颔首,内心稍稍安定了一些。

“王大人,在下可以求您一件事情吗?”范思辙这位精算师在这样的大事面前也是束手无策。

王启年看向范思辙,眼神中流露出几分自责道:“范家有难,王某自当鼎力相助。你我之间无需言辞。”

“我…我想请您帮范家查一下案子的卷宗。”范思辙的声音低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不安。

王启年的目光微微收缩,他知道范家所遭受的苦难非同小可。

最近,关于范闲的案子传言四起,细微的风向令人心惊,他暗自思忖着背后势力的复杂。

“卷宗在大理寺。”王启年沉声道,似乎在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其内可有许多隐秘,在下虽可协助,但其中风险却不可小觑。”

“王大人,没有别的办法了吗?”范思辙轻轻叹了一口气,王启年思考片刻之后说道,“郭大人负责此事!”

范思辙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问道:“哪个郭大人?”

“郭攸之,郭大人。”

“郭宝坤之父?”

“正是!

范思辙心中一震,郭宝坤之父郭攸之,乃是朝中重臣,权势滔天,不比当年落难的他。

但是,要不是范闲相救,他也没有今天。

若能得郭攸之相助,此事或能有所转机。

范思辙看到一丝曙光。

“王大人,郭大人那边,可有把握?”范思辙试探性地问道。

王启年摇了摇头,神色凝重:“郭大人虽掌大理寺,但此事牵涉甚广,他未必肯轻易出手。况且,郭宝坤与范公子之间……”

“那该如何是好?”范思辙眉头紧锁,心中焦虑难安。

王启年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为今之计,唯有先探明卷宗中的隐秘,再做打算。若能找到关键证据,或许能说服郭大人出手相助。”

范思辙点了点头,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沉声道:“那便依王大人所言,先探明卷宗中的隐秘。”

王启年点了点头,随即转身离去,准备前往大理寺探查卷宗。

范思辙则留在原地,心中思绪万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