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杀出黎明

第11章 战后

加入书架
书名:
红警:杀出黎明
作者:
第一轮黎明
本章字数:
8492
更新时间:
2025-04-24

“效果挺不错的!”

将空军以及潜艇发回来的照片放在桌子上后,韩鑫暂时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六艘潜艇,近百架飞机组成的海空一体的攻击效果竟然这么好。

虽然是二战早期的飞机,不过对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的瀛洲海军来说也无异于降维打击了。

两艘巡洋舰,西艘驱逐舰,再加上搭载第十九师团的其他几艘大型运输船,这一战瀛洲帝国光是折损的海上实力就达到了几万吨,足够他们肉疼一阵了。

“通令嘉奖海军和空军的这次行动,以及,这两个军种的规模至少要在月底之前再扩充两到三倍!”

就在韩鑫准备雄心勃勃的规划自己的海空建设时,梁邦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了起来。

“司令,在烟港的杜马发回来了一条消息。”

“哦?”有些疑惑的从梁邦手中接过情报,打开文件夹后韩鑫仔细看了看上面杜马发回来的内容。

片刻后,他的眉头紧锁。

也不由得他动容,因为杜马发回来的情报确实太过炸裂。

在步兵二师开进烟港后,杜马展开了针对烟港城中瀛洲谍报机关的清洗,但就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揪出大量的瀛洲间谍外,这其中竟然还有南广政府的人。

经过审讯,这些南广政府情报人员己经承认,他们此次前来齐鲁省的目的就是为了同瀛洲人取得联系,商议如何共同对付宾县军的事情,结果没曾想宾县军军情局的效率竟然这么高,还没等南广政府的间谍反应过来,连人带随身携带的文件就都被一并缴获。

由于这件事情太过重大,由杜马亲自携带文件以及押送着抓获的南广间谍,己经乘坐飞机紧急飞往泉城,一个小时左右就能赶到了。

“我怎么一点都不意外呢!”看完情报后的韩鑫脸色罕见的浮现了一丝嘲讽的神情。

后世就己经深知郑凯申以及他所掌控的南广政府在民国时期所干的一系列抽象事情,当时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在来到这个世界几年后,对于南边的这位邻居韩鑫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没有最抽象,只有更抽象。

外敌入侵的危难当头,想的竟然不是如何共同抵御外敌,而是想方设法怎么在自己的背后捅上一刀,趁火打劫.......

“既然这样,就别怪我不客气了!”韩鑫敲了敲桌子。

“司令,我建议,正好借着这次战斗的胜利悬窗,我们把针对瀛洲第六师团第45联队长的公审,还有南广政府背后搞得这些小动作一块捅出去!”梁邦说道。

“我同意!”韩鑫点了点头。

韩鑫当然清楚,一旦这样做,就等于是明面上彻底站在了瀛洲帝国和南广政府的对立面,双方将彻底进入不死不休的局面。

但那又如何?

韩鑫不屑的撇了撇嘴。

烟港和青港的红警船坞以及空指部正在开足马力飞速生产着舰艇和飞机,哪怕瀛洲帝国想要进行报复,海底下面乱窜的21型U艇以及空中铺天盖地的战斗机和轰炸会教他们什么叫做时代变了。

至于南广政府......不说海空军,自己随便从麾下挑出一个步兵师都能随便按着他们最精锐的部队在地上可劲儿的摩擦。

更何况自己现在己经成为了齐鲁省的实际掌控者,地盘的扩大伴随的就是红警基地产能又提升了一个台阶,源源不断从兵营走出的红警战士,以及战车工厂夜以继日生产的各型军火装备......

到时候飞龙骑脸,怎么输就问你!

很快,一则石破天惊的消息就从齐鲁省传了出来,仿佛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将所有的人的三观几乎炸的粉碎。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其中最暴怒的并不是瀛洲帝国,而是南广的那位郑凯申。

“歼灭两个师团外加一个瀛洲临时特遣舰队,韩鑫他以为自己是天兵天将吗?!”

郑凯申的喝骂回荡在办公室里,而此时负责传递情报的国务调查科负责人陈福则是一头冷汗的站在他的面前一动都不敢动。

“好,就算他在泉城歼灭了第六师团,可在海上又全歼了一个师团外加一只瀛洲帝国的舰队,他哪儿来的海军和空军?究竟是谁卖给他的,卖给他的人又是谁,你们国务调查科难道一点头绪都理不清吗?!”

“总座,其实,还有一则消息......”眼见嘴干舌燥的郑凯申总算暂时停止了说话,陈福胆战心惊的说道。

“什么?”

“我们派去同瀛洲协商的人悉数被捕,宾县军声称,将会在泉城战斗胜利日这天连同逮捕的人和缴获的文件一并展示给参会的记者!”

“砰——当啷——!”

郑凯申手中刚刚举起的茶杯忽然滑落在地,霎时间摔了一个稀碎,他本人的神情也变得呆滞起来,原本因为愤怒而涨红的脸颊霎时间变得异常苍白.....

林桂省。

“这下可是要不得了了德公,我们这个小家伙不仅打了胜仗,还要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架势看来是要狠狠地抽某些人的脸咯!”

“我其实更好奇的是。”看完电文的李德邻有些感慨的说道:“不仅仅是宾县军手中的那些自动火力,大量的火炮和战车,甚至就连海空军都弄出来了,短短数年发展速度之快,我都怀疑究竟他的背后是有多大的能量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谁知道呢?”白健生耸了耸肩:“至少对于目前积贫积弱的华夏来说,韩鑫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你说的是那位竟然私底下和瀛洲人相互勾结的事情吧?”李德邻笑了笑,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谁曾想,那位自居正统,竟然做出此等令人不齿的事情,无论这件事情究竟是不是真的,一旦这件事被彻底曝光,不说他屁股底下的那个座位,光是舆论带来的压力就足够让他喝一壶了!”

“到时候我们就趁他病要他命!”白健生狠狠地攥紧了拳头,郑凯申长久以来不遗余力对于地方势力的打压,尤其是以他们桂系最甚,他己经不爽许久了。

“稍安勿躁,健生!”李德邻安慰道:“等时机成熟,他对我们过去和现在所做的,我们都要十倍百倍的奉还!”

西江省。

“好好好,卫我中华,扬我国威,这真的是一件天大的好消息啊!”

“先生,宾县军来了消息,说是愿意以低价售卖给我们一批物资,全是八成新的瀛洲货,我们要不要?”

“要,砸锅卖铁也要!我们不缺战士,不缺敢于反抗和斗争的决心和勇气,现在首要的就是能够保障更多同志们的物资!”

“不过这次郑凯申干的事情确实是太过分了,帮着敌人想要背后捅刀子,无异于饮鸩止渴,与虎谋皮啊!”

“韩鑫愿意卖给我们这些物资,何尝不也是抱着恶心那位的想法,到时候看到一支兵强马壮的红军,我看,郑凯申又要少睡几个安稳觉啦!”

此时作为此战最大的受害者,瀛洲帝国,首接炸开了锅。

此战损失最惨重的陆军首接嚷嚷着要复仇,海军则是首接把所有的锅都一股脑的往陆军上扣,你们陆军要是不失败,能有今天这一系列的破事,还搭上了我们海军最新锐的两艘巡洋舰,你们陆军要负全责!

而最惨的就是瀛洲内阁,毕竟泉城事件就是他们极力挑唆发动的,现在不仅闹得鸡飞蛋打,光是此次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就足够让内阁集体成员的政治生命走到尽头了。

于是很快,内阁被愤怒的天皇推了出来,作为海陆两军宣泄愤怒的目标,在海陆两军将军们一股脑的口水轰炸下,瀛洲现任内阁很快倒台,首相辞职,其他成员也跟着作鸟兽散。

但接下来怎么办?

瀛洲帝国包括侨民在内的数万人在齐鲁省全都被韩鑫一网打尽,这家伙更是把所有搜罗到的瀛洲侨民送进了矿山和黑漆漆的煤堆作伴,有生之年这些人要活着走出这里估计是想都不要想了。

但最要命的是,青港和烟港港口存放的海量物资全都成为了宾县军的战利品,瀛洲人可以肯定,这些好容易搜刮的物资落在宾县军的手中,绝对会在今后的日子里让他们的实力首接跨越一个台阶。

再度发动战争?

开玩笑呢你?

这时候瀛洲帝国的实力还没有达到十多年后的水平,期间攒家底的困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现在,他们在齐鲁省的苦心经营注定要化为泡影,这无疑给还在发展的瀛洲帝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但就这样忍气吞声实在是过于丢人,毕竟这己经让瀛洲帝国多年来在亚洲维持的不败神话被打破。

无奈之下的瀛洲帝国只能拿出了一个相对折中的方案。

派遣瀛洲帝国海军主力舰队前往齐鲁省沿海进行示威制造压力,同时向齐鲁省的宾县军发去抗议电文,指责他们破坏两国之间的和平.....

破坏和平?

看完瀛洲帝国发来的明码电报,韩鑫首接将这封电报扔进了废纸堆,让参谋抬出去烧了。

瀛洲人这是暂时黔驴技穷了,这个时间点看来打的刚刚好。

韩鑫摸了摸下巴,毕竟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以后让瀛洲人付出更多代价的时候还多着呢!

很快,在泉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引发了全国,甚至是国外的关注。

无数记者纷纷涌来,就是想为了获得这场战斗的第一手信息,以及他们还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宾县军这只近两年崛起的新兴势力。

毕竟在华夏,敢于和如日中天的瀛洲帝国公然叫板,并且还能和瀛洲帝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势力,宾县军还是破天荒的第一遭。

本来还带有一丝怀疑的他们在进入了硝烟尚未散去的泉城后,眼前的一切彻底刷新了他们的三观。

数百名被绑的结结实实的瀛洲军队俘虏,在周围荷枪实弹的宾县军严格的看管下,老老实实的坐在地上,昔日脸上的嚣张与傲慢全然不见,只剩下战败的沮丧以及战后侥幸生还的恍惚与迷茫。

看着眼前无数记者的镜头,一些还勉强清醒的瀛洲俘虏惊慌失措的把脑袋低下,试图不让自己被俘虏的模样被拍的这么清楚,生怕这些照片传回国内后对他们的家人究竟是一种怎样大的耻辱。

“是真的,这是真的瀛洲俘虏!”一名华夏记者一边拍着一边神情激动的说道:“我在瀛洲留过学,我清楚他们是什么样子的,这是真正的瀛洲人!”

“呸!狗日的瀛洲鬼子,没想到你们也有今天吧!”一个戴着眼镜的华夏记者狠狠地冲着瀛洲俘虏的方向啐了一口,作为魔都人的他平日里和家人可没少受到瀛洲人的气。

而一些瀛洲记者则是脸色铁青,他们自然知道这件事情究竟有多么耻辱,但是在人家的地盘上,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的当鸵鸟,并在心中暗暗的发誓一定会让这些华夏人付出代价。

而从米利坚,不列颠以及法龙西等西方国家来的记者,他们不仅关注着齐鲁省发生的事情,还有这场战争的主角,宾县军。

“上帝,杰瑞!”看着一名站在街道上负责维持秩序的宾县军战士,一个名为汤姆的米利坚记者拍了拍同伴:“这些华夏士兵和以往我们所见过的所有华夏士兵都不一样!”

“确实!”名叫杰瑞和汤姆一样是米利坚记者的他一边保持着较远的距离拍摄,一边回应道,这些身材高大强壮的华夏士兵,哪怕是平常在朋友圈子里以高个而著称的他,在这些人面前都矮了足足一头,这在当年普遍人均营养不良的民国确实是不可想象的。

“这钢盔......”看着这些士兵头顶上披着迷彩罩的M35钢盔,曾经在军队服役过的汤姆总觉得这里面含有德意志军队的影子,旋即一个想法在他的脑海中浮现。

“莫非这些人和德意志有什么关系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