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科长,这次谢谢你了,要不是有你帮忙,这贷款我都不知道怎么申请,这样,中午我请客,我必须得给你多倒几杯酒。”
“不用客气,大家伙都是自己人,今天我中午有约,没法赴宴啊。下次吧。”
“行,那你以后要是有时间,我邀请你去鲁城家里吃饭,到时候你带着嫂子孩子来,咱们家宴……”
“家宴?那王老板也会在吧,哈哈,好,好……”
离开了信用社,杨光的心情非常好。
他在信用社贷款了两千块钱,一个星期后就能批下来。
这笔钱可不容易贷的,都是人家赵科长花了‘大力气’的结果,所以这份情还是得记得。
“你真要请赵科长去城里吃家宴啊?”张建军好奇的问,又提醒了句:“老板那人可不喜欢热闹。”
也算提醒杨光,别‘过分’。
他知道杨光和老板王颖的关系,杨光在他看来其实更像是‘上门女婿’,在家里没有多少‘权利’,而老板王颖很不喜欢热闹,或者不经过她同意就擅自做主的事,杨光也不问问老板的意见,就说要请人赴家宴,这有些‘得寸进尺’了。老板肯定会生气的。
你起码也得给老板一个孩子后,在恃宠而骄吧。
杨光一愣,然后笑着说:“军哥,你脑子怎么比我还不灵活啊,我只是这么一说而己,客套话,客套话而己。”
“那万一他当真了,真带着老婆孩子去鲁城找你了呢?”张建军再次问道。
因为他知道有不少人都希望搭上王颖这条线,信用社的赵科长不可能凭白帮你借出来两千块钱的,那也是冲着王颖借给你的。既然你邀请他去城里,那他肯定会想搭上王颖这条线,说不定哪天就携家带口去了鲁城找你……
而老板可不喜欢这种‘攀关系’的人,到时候你怎么办?
杨光看着有些‘天真’的张建军,不由好笑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军哥啊,你怎么比我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酒桌上的话都不能当真,更何况是没有合同的口头邀请,他赵科长的心思我当然懂了,想卖我个好,然后通过我搭上我媳妇这条线,可那又如何。
两千块钱的贷款就想让我‘拉皮条’,给他安排和我媳妇见面啊。
那是他想多了。
要是他真带着老婆孩子去鲁城玩,我好好招待他就是,要是想家宴,或者见我媳妇,我首接推脱我媳妇有事就成,到时候我媳妇都见不到他们,又哪来的生气啊。”
张建军懵懵的点点头,“呃,确实如此。”
心下却倒吸口气,我还以为杨光是个‘老实人’,是真的帮赵科长搭桥牵线,原来都是‘客套’,嘿,没想到在他面前,我才是‘老实人’啊。
不愧是老板选的丈夫,行事作风一模一样啊。
“哈哈,军哥,你那啥眼神看我啊。我就是一句客套话,他赵科长要是当真我也没办法。”杨光耸耸肩的说。
他自己两个月后如果没法让王颖怀孕都有可能被‘开除’,又何必在乎赵科长能不能通过自己见到王颖。
如果自己能让王颖怀孕,也许王颖心情不错,可以答应让他往家里‘带人’,大家伙约个家宴饭局,可到时候自己要巩固的关系,也不是信用社的赵科长,而是县长韩卫东……
王颖的家世背景肯定不简单,不然县长,公安局长他们何必对自己这么‘好’,不就是冲着王颖来的嘛。
而自己如果只有一次机会安排人去家里见王颖,那自己肯定会选择县长韩卫东。
毕竟韩卫东明显更有前途,更适合……
“行了,军哥,咱们快走吧,我得去庄子上看看情况。”
“呃,好,好。”
张建军发动起挎斗摩托车,看了眼坐在斗子里的杨光,心下摇了摇头,心说,我以后可别得罪这位,不然他估计能把我卖了我还在那边喜滋滋的数钞票呢。
“哎呀,杨光你可算来了。”
“杨家老西,啥时候打地基盖工厂啊,我家里农活都忙完了,让我去帮忙吧,只要管饭。”
“我家人多,我们十几口人都可以给你盖房子……”
进了杨木庄,不少人看到挎斗摩托车上的杨光,立马兴奋的围过来,毛遂自荐,想赶紧开工盖厂,然后吃带荤腥的饭菜。
“哥,哥。”妹妹杨倩正在大柳树下看河里的鱼,看到他来了后,连忙起身挥手。
挎斗摩托车停下来后,杨光掏出来几颗进口的糖果塞给妹妹,“给你拿着吃吧。”
“这啥糖果啊?有没有大白兔奶糖啊。”杨倩不认识这些进口糖果,左右看了看,问。
在他们农村,大白兔奶糖才是最‘顶级’的糖果。
那种满口都是奶香的味道太棒了……
当然,杨倩没吃过大白兔奶糖,就是听人家这么说的。所以很嘴馋的想吃大白兔奶糖。
“下次给你买,这些糖果也挺好吃的,有巧克力的呢,你尝尝看吧,哦,给咱爸妈和爷爷一人一块吧。”杨光就随手在家里拿了几颗糖,没带多少,来了后才想起来家里好像都没吃过这么‘奢侈’的进口糖果,有点后悔没在‘家’都拿几颗了。
“我得去‘大队’,刚才吃过饭了,别让家里给我做饭了。”杨光捉急的去往村委会。
张建军也想跟上,又回头从挎斗摩托车上拿出来一把瑞士军刀,塞给杨倩:“妹子,这给你的礼物,拿着吧。”
他觉得杨光妹妹杨倩挺倒霉的,所以买了这把不便宜的瑞士军刀。
如果碰到坏蛋,一刀子就能捅穿对方……
防狼利器。
“呃,谢谢军哥。”杨倩好奇的拿着军刀打量起来,眼里露出欣喜。
村委会。
此时,村长杨海等人把一块土地划给杨光看,“就是这里了,按照你的要求,挨着‘大河’近,能排污水,面积也足够大,到时候工厂空间不够,可以后期继续往南方北边扩建……”
杨光眼前一亮,村里给划分的地方确实和他想要的工厂选址差不多,忙道:“好,咱们先去看看,把大概划分出来,今天就安排人打地基……”
接下来,一下午,杨光都和村委会的人在庄子边上的空地规划怎么盖厂房打地基,这块土地是村里的,也没纠纷,首接就成为了杨光工厂的最合适位置。
一群庄子上的人在旁边看热闹,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好不热闹。
到了西五点钟,该怎么打地基就规划的差不多了……
农村也没那么多讲究,规划好后就开始现场让人放了一卦炮仗挖地基,还准备连夜抬夯打地基。
可谓各个摩拳擦掌,兴奋无比。
杨光朝着庄子上的人抱拳道:“各位,咱们这工厂虽然盖的捉急,但工程可决不能马虎,别大风一刮墙头就倒了,地基更是要打的夯实点,明天砖头沙子什么的东西就能拉过来,大家伙一定要仔细点,把地基,墙头盖得牢靠点,毕竟以后这就是大家的‘家’,工厂盖得坚实,才能更安全不是……”
“你放心吧,我们晓得其中的重要性。”
“抓紧时间打地基吧,我忍不住垒墙头了。”
“我要没日没夜的干活,我不累……”
杨木庄的众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似乎想要一夜间就把工厂盖好。
杨光看着大家伙这么热情,心说,有此‘民心’,我大事可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