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山抱紧夫君大腿后,她福运满满

第82章 好人有好报啊!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山抱紧夫君大腿后,她福运满满
作者:
四月清和
本章字数:
4610
更新时间:
2025-06-24

“丑人多作怪,没过穷苦日子的人,回乡来就乱搞!”

她们今年租住的田地,产量不如别的租户高,还都被要求送到谢家来了。

后面听说,谢临渊给他田产粮食多的租户,又返了一成回去,独独没给她们几家返……

早气得不行了。

也知道明年再租种也没她们家什么事情了,心里不服得很,几个轴妮平时在家里吵翻天的,这时候一块儿出来搞事情。

不一会儿,谢家的大门打开了。

谢临渊扶着大着肚子的姜沫沫走了出来。

旁边还有个谢小妹。

谢小妹手里拿着一个笔与小册子。

谢临渊扬声道,“各位乡亲,今天召集大家伙儿来,是按上次我妹妹统计的小册子,穷苦名单分粮,今年只收了上半年季,家里实在困难的揭不开锅的,可以先领一些。”

“我们谢家人说话算话,照旧例就照旧例!我父亲虽然不在了,他一首拿乡亲们当家人,他的遗志,我们身为晚辈,也要继承下去。”

乡亲们都开始鼓掌喝彩。

表示十分感谢。

谢云海家里几个媳妇子翻白眼,“这京城里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分个接济粮,还要讲几句漂亮话呢!”

“对啊,你倒是分啊,分给我们看啊!”

谢小妹听到了她们的话,故意高声道,“我念到名字的乡亲们,先排好队,无相干的人员请离远一些,莫要妨碍我们分接济粮,自己是个缺德鬼,莫要妨碍我们谢家行善积德……”

只差点名道姓了。

谢云海家里的几个媳妇子气得嘴都歪了。

被人挤走了。

谢家村一百多户,领接济粮的就有一二十户,人数不少。

排起了长队伍。

有的门户人口多,领得多,有的门户人口少,就领得少。

“在统计的穷苦人,有一百多人,每年人均十斤粗粮,今年我们照例发,现在年中发一次,过年前再发一次,现在是年中发放。”

谢小妹话未完。

人群都激动了!

“啊!太好了!太好了!谢参将后人当真是仁德之人啊!”

“呜呜呜,不用担心现在吃光了,过年没得粮食吃了……”

有那老幼妇孺,更是当即就跪下来了。

朝大门口的谢临渊他们磕头。

“好人啊!好人有好报啊!”

“之前是我们愚昧无知,堵在村口不让你们回村,对不住啊!”

“我们也是……”

谢临渊大手一挥,“乡亲们都请起,我们年纪小,当不得众人如此大礼,会折寿的,请起,快请起。”

小煜与小姎两小只机灵,合力搬了一个大椅子出来。

放姜沫沫身边,“二婶婶,坐。”

姜沫沫不客气地坐在太师椅上,从兜里抓了三把瓜子,分给两小只,三人一起悠闲地看热闹。

“谢谢二婶婶!”

那边,谢临渊兄妹,加上谢大嫂三人,在给乡亲们分接济粮。

按门户来领,领一家就家主签个字,不识字的就按个手印。

方便统计。

谢临渊从院子里杠了上十麻袋的粮食。

众人眼都看热了。

激动地搓手。

这么多粮食!

一麻袋至少有一百多斤呐。

谢临渊清声道,

“我们收了粮食之后,就去县里,拿麦子换了粗粮回来,发给大家,当然,如果你们需要细粮的,也可以去兑换细粮,发给大家的粮食,就是大家的了。”

众乡亲们一律拱手,“就要粗粮,粗粮可以多管几顿饱的,细粮哪是我们穷苦人家吃得起的东西?”

“那行!”

有事先统计的名单与数量。

不到一个时辰就把接济粮分完了。

一千多斤。

拿到接济粮的乡亲们都感激涕零。

有的人当场都哭出声来,非要给谢临渊他们磕头,无以表示回报。

今天拿到粮了不说,过年的时候还有粮。

顿时感觉艰难的日子里,升腾出了一缕曙光,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全家人今年一定会平平安安地活下去的。

还有些围观的乡亲们,他们家不是贫困门户,家里都有田地的,看到这一幕也眼热啊!

谢云海家的几个媳妇就掇窜他们。

“拿点粮食就收买人心,今年就是粮食丰收了,人家才给二十斤的,往年我们公爹也没少给粮食的,他们也不见得给我公爹下跪,搞得这么夸张。”

“发点接济粮而己,一人就算二十斤粮食又能吃几天?搞得像再生父母似的!我公爹以前不仅发接济粮,还给村里其他长者,或者有能耐的人发奖励粮呢,还有小孩子读书的门户也发鼓励粮呢……”

“还要修缮祖祠,维护祖坟呢!”

……

那些没拿接济粮的乡亲们心里就开始有想法了。

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姜沫沫只管看热闹。

今天谢家就是铁了心地要收买人心。

打响回村第一场人心战!

她给谢小妹使了一个眼色。

谢小妹会意,她清了清嗓子,“各位乡亲,还没有完呢!接济粮发完了,接下来,我们家还有事情要宣布。”

众人又伸长脖子望。

谢小妹高声道,“我爹生前,也比较关心咱村里孩子们读书识字教育的问题,但是给有孩子读书的门户补粮的事情,我们现在不补了,我们打算拿粮食去请夫子来村里,专门教孩子们读书识字,只要是村里的孩子们愿意来学的,都可以免费来学……”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这,也太好了吧!”

“这样,我们家有五个小子,都可以有机会读书识字?再也不用为难送哪个去上学堂了?”

“那既然是自家村里的夫子,闺女能不能也免费读呢?”

……

谢小妹笑眯眯道,“闺女也能免费读,到时候,让夫子定期开公开课,全村的人,无论老少都可以旁听,只要不打扰夫子正经上课就行。”

这下,所有乡亲们都高兴了。

不是贫困户,领不了接济粮,但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后代子孙的。

“中中中!”

“这下,咱们村的娃儿们可是得了大实惠了。”

“就是怕夫子不好请呢!要多少粮食才能请来一个夫子啊……咱们谢家村这么穷乡僻壤的,怕是没有多少夫子想来。”

谢小妹道,“这些都交给我们家,大家不用担心,一年收出来的粮食要是都不够,我们自家里添腰包,也给安排上,现在一时半会儿请不来,我二嫂也可以先教大家认简单的字,简单的启蒙教育,我二嫂以前在京城里可是上过女学的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