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一早,姜沫沫她们家门口又早早聚集了一群人。
都是来应工的,昨天名单里的全到了,还有其他闻讯而来的,说是有手艺,勉强帮忙,但家是邻村的,家里有孩子想上学,昨天听说谢家要给谢家村请夫子办学堂,全村的孩子都可以免费读书的,也心动了,想过来卖个人情,将来让孩子蹭点书读……
姜沫沫听说了,也没有答应好,也没有答应不好。
第一天上工嘛,到底谁的手艺好不好,还要试。
她们翻修老屋,是要修好的,有些物件损坏了,如果能修复放到空间里利用,就更美了,要求高工艺,不仅仅是为了修老宅,更是为了修好空间。
凭谢临渊一个人还是慢了一些。
如果有技术好的老手艺师傅来助力,那修好空间,将事半功倍。
一共来了二十多人帮忙,修宅子的事情,由谢临渊这个当家男人出面张罗负责,姜沫沫负责这么多人的饭菜安排,谢大嫂与谢小妹两人忙活太累了,她们也不知道乡下人干活都吃啥食物好,姜沫沫就去请了两个热心的邻居大娘过来操持。
这下就简单多了。
搞了几个当地的大菜,铁锅炖大鹅,猪肉炖酸菜,火烧馍馍,再加上咸菜,杂粮粥。
说都是过年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姜沫沫首接拿出了一头野猪,这是在路上,谢临渊打猪,放在空间里的。
“人多,这些不够,把这头猪一并儿料理了,添几个炖猪大骨汤,蒸肉,小炒排骨,猪肉焖黄豆等菜……”
好家伙!
首接把两个邻居大娘都镇住了。
吴大娘瞪大眼,“临渊媳妇,你可真是大方啊!这,一头猪可以做几十个席面了,光自家人吃,能吃一年呢。”
黄大娘也是,又兴奋又觉得不够真实。
“修个宅子,要整这么大排场吗?临渊媳妇,你问过你家婆婆没有?相公没有?万一他们有意见……”
谢小妹在旁边帮腔,“不需要问,我们家里,我二嫂当家,麻烦两个大娘尽管整,咱们家宅子破旧,不知道要修多少天才能修好,是个辛苦活儿,尽管整。”
财大气粗样。
放在以前,她也是节约粮食,小气巴拉的。
后面跟着姜沫沫,过上了好日子。
哥哥嫂嫂会挣银钱,有小白在,猎物也不缺,凭她现在与小白的关系,她想吃什么野味,和小白首接点菜就行了,小白准给她弄来。
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对于姜沫沫拿出大野猪的事情,她也不奇怪。
她都能向小白点菜了,她二哥二嫂与小白关系更铁,岂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两个邻居大娘这才激动地去收拾猪了,主家这么大气有排场,不愧是京城来的门将门之后,她们也必须把席面办得漂漂亮亮。
让人没想到的是,麻子叔家里的燕子妹妹也过来帮忙了。
众人看到她,又是吃了一惊。
都以为她是个病怏子,快死了,没想到,人家看起来健健康康的一个小姑娘。
做活计也手脚麻利得很。
就奇怪啊!
有人就问了,“燕子,你的病好了吗?有病不要出来做活计,小心身体为重。”
燕子腼腆一笑,“我的病好了!是姜姐姐给我治好的,姜姐姐的医术可好了。”
“啥?临渊媳妇还会治病?”
“燕子的病超难治的,麻子叔去找了好多郎中都没有给她治好的,那姜氏会治病?不会是假的吧?”
“假什么假?你们忘了?谢麻子之前让谢参将葬入祖坟时的态度,想必就是因为治好了燕子的病……”
众人七嘴八舌地。
均是震惊。
震惊完,又升腾起一股崇拜与敬仰来。
“临渊媳妇,你当真是女郎中啊?”有人试探问。
姜沫沫笑道,“学了一星半点,刚好能治燕子病,也是燕子的运气好,命不该绝。”
然后,好多人就用希翼的眼神看着她。
姜沫沫明白大家的意思。
“我目前怀着孩子,不方便行医,等以后,孩子生下来,大家要是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我可以帮大家看看……”
众人都先感谢了再说。
穷苦人家就怕生病,没银钱医治,好多人拖成重病,都不敢进医馆的门。
现在好了,村里有个郎中大夫还是好的,如果有什么头疼脑热的,可以去拿点药什么的,乡里乡亲的,不说全免费了,肯定比外面医馆要便宜不少。
是个大好事儿。
谢家厚道,又有实力,家里子孙后代优秀出众又能干。
现在在村里,再也没有人敢小瞧她们外面回来的罪臣之后了。
正说着,又有个熟人过来了。
谢梅花。
也是来帮忙谢家干活的。
姜沫沫笑道,“感谢,感谢,不过,我们家里不缺人做事了,你的好意心领了。”
谢梅花模样周正,身材苗条,乌油油的大辫子,扎着红头绳,皮肤白里透红,正值青春年华,很是耐看。
见人说话又是三分笑的,在谢家村人缘挺好。
以前姜沫沫她们没回来的时候,谢梅花就是谢家村的一枝花。
她看了一眼厨房忙活的人,展颜一笑,“后厨人多了,我就去后院里帮忙收收捡捡,没事,我也不吃你们的饭食,更不要工钱,我就是尽我自己的一片心……”
“真不用了,后院人也挺多的。”
“没事,主家你们自己忙,不用管我,我就帮点小忙,绝不会给大家添乱子的。”
说完,就去了后院。
旁边的吴大娘还夸她,“梅花这丫头就是心善,勤快,他们家里几个嫂子都顶不上她能干,提亲的人都快把她家的门槛踩断了……”
谢大嫂在旁边好奇地问,“那她多大了,说亲事了吗?”
“十八了,亲事还没有定,里正不舍得闺女早嫁,听说有算命的说过,说梅花是富贵命,将来是要嫁大人物的……”
“是吗?”
闲聊几句,大家都有要事在身,各自去忙活了。
众人干活的干活,看热闹的看热闹。
谢临渊后院那边,量了所需所差的石材,木材等,请了懂行的乡亲帮忙去采买,其他人分工协作,自己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用人监督不用人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