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形势严峻
看着太阳的位置,柳三江拍了拍脑袋,这都快到午时了。他赶紧起身,却发现身上盖着一条厚实的棉被,这不是昨晚睡觉时的那条。
院里几个小年轻正在忙活,有的在劈柴,有的在扫雪,干得热火朝天。
“师傅醒了。”一个小伙子看到柳三江,连忙打招呼。
“别叫师傅,一个屯的干活,怎么不叫我起来?”柳三江有些不好意思。
“你这阵子太累了,哥哥不让喊你,让你多休息。”小伙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哥哥?”柳三江一愣,“哪个哥哥?”
“家旺哥啊。”
“家旺哥不是刚走吗?又回来了?”柳三江心里一暖。
“我就回不去了?”柳家旺抱着小虎子站在院外,脸上带着笑意,“明天翻地,我能不回来?”
“我还以为巡山队离不开队长呢。”柳三江走过去,想接过小虎子。
“开过会定好了,我先回来,等几天后返回,有人看着。”柳家旺看他要动手,忙道,“别忙活了,快去吃饭,给你热着呢。谁家睡到太阳晒屁股才起,以后娶媳妇要让人说闲话。”
“有什么好怕的,要是我有对象,保管让她过最好的日子,管他人说什么!”柳三江笑着说。
“得,我说不过你,快去吃饭吧。”柳家旺摆摆手。
柳三江来到屯屯长家,婉拒了秦巧荷帮忙,自己动手端饭。热气腾腾的饭菜香味扑鼻而来,让人食指大动。
太阳正烈,雪化得快,屯屯长和老火铳他们在外头谈论着什么。柳三江一边吃饭一边竖起耳朵听。
“特务太狡猾了,跟岭兔子似的,到处都是窝,县里三天两头闹腾。”老火铳叼着烟袋,眉头紧锁。
“听说省城抓了个大的,负责人是位女性。本县那位意外身亡的特务,就是她指使的。现在正审着呢,不清楚何时能见分晓。”屯屯长压低声音说道。
柳三江放下筷子,心中思绪万千。这些事情虽然离他们很远,但却又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他看了看窗外,阳光正好,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春日的阳光暖洋洋地洒在院子里,柳三江站在门外,看着几个忙活的村民。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峦上,那里曾经驻扎过土匪,如今已经平静下来。
“三江,吃完饭了?”一个老汉放下手中的农具,抹了把额头的汗水。
柳三江收回思绪,轻轻点头:“嗯,刚吃完。李大爷,县城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特务的事情差不多都平息了。”李大爷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现在街上跟往常一样热闹,该买卖的买卖,该种地的种地。”
“那就好。”柳三江的眉头微微舒展,又问道,“省城那边呢?”
另一个村民插话道:“听说抓了个女特务头子,正在审。估计能顺藤摸瓜,把剩下的都揪出来。”
“可不是。”李大爷叹了口气,“这帮人真能折腾,土匪都剿完了,他们还在这闹腾。前几天我去赶集,还听说他们在城里放火,差点烧了粮仓。”
柳三江的眼神微微一凝,没有说话。他想起了前些日子传来的消息,特务分子在城里制造混乱,企图破坏新政权的稳定。
这时,屯屯长匆匆走来,看见柳三江站在那里发呆,喊道:“想啥呢?赶紧回去换身衣服,明天下地干活,可别把这身新衣服糟蹋了。”
“没事,就去一天。”柳三江笑着说。
“你这新衣服新鞋子年前才做的,别糟践。”屯屯长瞪了他一眼,“回去找找你哥留下的旧衣服穿。”
提到哥哥,柳三江的心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情绪。哥哥离开已经有段时间了,临走时只留下几句叮嘱和一屋子的东西。
“那行,我这就回去找。”他应了声,转身往家走。
进了院子,柳三江叫来几个年轻人帮忙,把两个木柜子搬了下来。柜子上落了一层薄灰,显然很久没有动过。
正翻找着,三福不知从哪冒出来,穿着一双大号布鞋,一步一晃地往前挪。那双鞋明显不合脚,每走一步都要费力地抬起来。
“小心点!”柳三江连忙出声提醒。
三福不但没听,还抓起一件大衣往身上套。那衣服对他来说太大了,整个人都被裹住,只露出一个小脑袋。
“你这是学大人呢?”柳三江看着他滑稽的样子,忍不住笑道,“哥哥在家的时候也这样?”
“哥哥从来不打我。”三福嘿嘿直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那我打你?”
“三哥我错了。”小家伙立刻认怂,手忙脚乱地要脱下大衣。
柳三江摇摇头,把他抱到院子里几个晒太阳的老人那儿。阳光下,老人们闭着眼睛,脸上带着惬意的笑容。
三禄也跑来帮忙,非要整理鞋子。她小心翼翼地擦拭每一双鞋,生怕弄坏了。柳三江拗不过她,只好让她帮着收拾。
翻到最底下的木箱时,柳三江的动作明显慢了下来。箱子上的灰尘比其他地方都厚,显然很久没有人碰过。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打开箱子。一股淡淡的樟脑味飘出来,混合着陈旧的气息。
箱子里整齐地叠放着衣物,有男人的,也有女人的,都已经很旧了。柳三江一件件拿出来,动作轻柔,仿佛在对待什么珍贵的宝物。
“这是奶奶的衣服吗?”三禄凑过来问道。
柳三江摇摇头:“是你大伯母的。”
衣物下面,是一个小木盒。盒子很普通,素面朝天,表面被摸得发亮,边角处已经有些磨损。
柳三江的手微微颤抖,他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那是他们全家最珍贵的东西,是记忆,是思念,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盒子被轻轻打开,里面躺着一个银手镯和两个银挂坠。银饰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但依然能看出做工精致。
这些是母亲的嫁妆,也是她留给儿媳的。只是,她没能等到看见儿子娶妻生子。
掀开这些,最下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已经有些模糊,但上面的人物依然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