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兰的亲哥叫周方,比苏蔓能大二十岁,如今西十多,长着一张周正的国字脸,曾经做的是纺织厂的技术工人,如今晋升到管理层的职务。
“您好,小苏。”
周方看着眼前如花似玉的小姑娘,脑海中浮现周玉兰年轻时候的长相,以前他们父母走得早,他这妹妹是自己这么多年抚养长大的,忍不住感慨道:
“兰兰,十多年前你也是这么漂亮。”
周玉兰没想到话题能扯到她身上,不禁脸色一红。
“哥,你别说这些,人家小蔓等着看厂子呢!”
苏蔓哈哈笑了两声,看来周嫂子和她哥的感情真好。
不由得想起原主父母好像就是纺织厂的员工,有没有可能和周大哥认识?
眼下不着急认亲,她戴上安全帽,跟着周大哥进到废弃厂子里。
推开门,八十年代的工厂气息扑面而来,六米挑高的厂房穹顶常年不打扫垂下蜘蛛网。
周方介绍着厂子的前身,“曾经这里是红星纺织厂,技术更迭县里开了更大的厂子,这里也就因此荒废了。”
提到父母这一辈工作过的红星纺织厂,男人心里忍不住替他们惋惜。
在经济交替的特殊时期,大部分工厂改制浪潮初现,大量厂房都被闲置。
苏蔓理解身为曾经在工厂工作多年,把终身事业都奉献在此的前员工们。
跟着周方到处转了一圈,厂子占地面积很大,至少有一百多平,包括五个车间,还有办公楼和生活区。
废弃厂子里的灰尘大,三人还没有带防尘口罩,从前到后大致逛完,他们就出来了。
苏蔓跟在周家兄妹身后,思考着要是八十年代租下百平米的厂子大概需要多少钱。
正常用地年租金约0.5—2元/平方米,一百平方至少需要50—200元/月。
对于目前还没有赚钱的苏蔓来说,完全是一笔天价巨资。
无论厂子的位置还是大小都很符合她的要求,再等下去怕被别的人抢走。
苏蔓脸上顿时浮现一抹为难:
“周大哥,目前还有其他人联系你租厂子吗?”
周方在社会上打拼数十载,见着苏蔓的样子就是知道她一定是想要却有资金上的困难。
男人霸气地挥了挥手,一开口诚意十足:“小苏,你别担心钱,昨晚上兰子都跟我说好了,让我给你一个低于市场的价格,我是这么想的,听说你会设计衣服,要是未来厂子真开起来,我去找合适的裁缝设计打板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既然你能踏实认真干,其实我想邀请你入股成为我的合伙人,厂子就免费给你使用,你觉得怎么样?”
听到周方的话,苏蔓双眸中像是点燃了灯火,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真的假的?”
让她入股免费使用厂子,前期一分钱都不用花!
周方见着苏蔓充满活力的样子,一下子仿佛找回了刚步入职场时,满是抱负的自己。
“当然是真的,晚上我们就能拟定合同,等签好字咱们就正式成为合作伙伴了。”
苏蔓喜上眉梢,雀跃得差点要跳起来,她重重地点了点头:
“周方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干的!”
当然她最要感谢的还是帮她说话的周嫂子。
苏蔓激动地牵起周玉兰的手,握着对方的双手大力地摇晃:
“嫂子,太感谢你了,等着我回家,这段时间多给你做几套好看的衣服。”
周玉兰被苏蔓孩子气的热情也感染了几分,不像之前那么腼腆,露出八颗标准的白牙笑起来。
嫁到家属院五年多,她还是第一次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开心。
她性子本来就闷,平时跟其他军嫂没有共同话题,她们都聊新款护肤品,大牌化妆品等等的,自己对那些都没了解过,根本搭不上话。
能遇到像小苏这样活泼的孩子,连带着她都变得年轻起来。
周玉兰笑得眼睛眯起来:
“小苏,你太客气了,咱们身为朋友,理应互帮互助。”
苏蔓记得周玉兰腿在山上划口子,不能长时间站着。
视线朝着受伤的位置望过去,开口关心道:“嫂子,要是关于厂子的事情协议好,那咱们就先回去吧,你这腿还得静养,别撕裂了。”
周方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兰子,你受伤了怎么不和哥说一声,要不是小苏提起来,恐怕首到好之前我一首都不知道。”
周玉兰没想那么多,对她来说不算是很严重,垂眸望着低头搀扶着自己的周方,似乎看到小时候那个为她遮风挡雨的哥哥,眼眶不由得红了一圈。
自从结婚以来,她和哥哥不常联系,关系变得疏远起来。
要不是小苏需要找厂子,估计自己还不会和他联系。
周玉兰见着哥哥满脸焦急,忍住想哭的心情:“真的没事,伤得不严重,过十天半个月就好了。”
周方不信她说的话,非要蹲下身检查伤口。
男人脱下鞋,将妹妹的脚搭在自己腿上,卷起裤脚,露出缝合成蜈蚣状的伤疤。
周玉兰连忙解释:“哥,伤口看起来是有点吓人,实际上一点都不疼。”
周方深呼吸一口气,言简意赅地说:“走!”
“去哪?”周玉兰懵了。
“县医院,带你检查一圈。”周方说完,背起周玉兰就要走。
周玉兰挣扎着,嘴里连说着不用。
苏蔓看着他们兄妹俩的样子,弯起嘴角笑着离开。
她记得来时的路,回去不算远,正好散步锻炼身体。
路上边欣赏的村里的景色,边想着晚上做点好吃的。
走到一半,半人高的草丛传来簌簌响声,苏蔓立刻警惕起来,要是窜出来个野猪,她根本打不过。
两秒后,钻出来穿着下地干活工装裤的男人,左脸上蹭着一道新鲜的泥土刮痕。
“周恺?”
苏蔓愣在原地。
还能在这碰到他。
怪不得说在农村生活家家户户都知道每一户的家事,随便走走就能遇到熟人。
周恺见到苏蔓,完全都不惊讶,像是专门蹲在江边等着她似的,他走过来鼓足勇气开口:
“苏姑娘,听说这片江过几天在过渔汛,要不抓些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