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18章 薛宝钗进贾府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4296
更新时间:
2025-05-19

仲夏初,雁门再传捷报,贾乾平北地之功,京中震动未平之际,贾雨村悄然重回朝堂。

贾雨村自昔年科考中第,旋因种种遭贬,久客荒州,此番由冷地起复,忽受命为京师应天府丞,一跃再登仕路。

而谁都不知——这一官复出,竟与贾府暗线牵连。

……

这日黄昏,贾雨村甫进府衙,便见守门老役送上一纸黄绢。

原来今日有个姓薛的公子打死了人,他本打算公事公办。

但看到这个门子的暗示,顿时觉得事情不简单。

那个门子又来是个旧识,还未考取功名之时他在姑苏城里葫芦庙里安身,每日卖文为生。

这门子就是葫芦庙的小和尚,没想到现在竟然改行了,真是想不到啊。

雨村展开一看,却是一张“护官符”,上书西行大字:

“贾、史、王、薛——西姓鼎立,勋贵世家,皆不可轻动。”

下堂后,他招来门子在书房谈话。

门子低声笑道:“大人如今贵为都府之佐,这京中有几户是碰不得的,该早早知晓。”

贾雨村心头一跳,道:“何谓‘不可动’?”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门子继续道:“西家皆连络有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今告打死人之薛,就是‘丰年大雪’之薛。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的本也不少,老爷如今拿谁去?”

门子笑意更深:“譬如如今雁门大胜的贾乾将军,便是贾府一门,老太君贾母亲孙,一等将军贾赫之子。大人且想——谁敢动?”

雨村一惊:“他便是那贾乾?”

门子又压低声音:“近日薛家薛蟠在外闹出人命,却是贾家亲家,大人若问我——还是从轻为好。”

雨村细一思,心中警铃顿响:文官尚未议定,武将先封疆;这贾家……背景深厚。

于是转日开审,他翻案文一阅,竟将薛蟠打死商人之案胡乱结了,判作“互殴伤命,主责不明”,罚银三百两草草了结。

薛家感恩戴德,薛蟠更是洋洋自得,拖着薛姨妈与妹妹薛宝钗,还有抢来的丫头喜气洋洋入京探亲,暂住荣府。

……

薛姨妈与王夫人早年同胞姐妹,甫一入府便被安置在荣府东北角的梨香院。

此院原为王夫人清修之所,因与正房中路有夹道相通,便于女眷往来。

宝钗入院不过数日,己在众金钗中赢得清雅声名:行止温婉,语气不躁,教养极严,端得一派大家闺秀风范。

探春暗叹:“若论家风、仪态、气度……宝姐姐竟比我等更像真正的‘贾家女’。”

黛玉却默然不语,唯在月夜独坐时,翻起几页贾乾书信,默然一笑:“她也住进来了?也好,荣府越热闹,乾哥哥……也该早点回来看一眼了。”

---

荣府梨香院。

芍药初开,花气浮动。薛姨妈端坐在西窗下,轻轻掀帘望了望天色,见正午阳光透过帘影斜斜洒在院中草石之间。她不觉叹了口气,又回身望向案几边正在捻针的宝钗,欲言又止。

“宝丫头,”她终于开口,“你可曾觉得……这贾府里,有什么不一样的事情?”

宝钗眉眼微扬,神色不动:“母亲说的‘不一样’,是指哪方面?”

薛姨妈压低声音道:“也没什么,就是我这几日总听他们嘴里念叨‘贾乾’这两个字,怎么说呢,好像整个府里都绕着这个人转似的。你说,咱们虽然来了不过十日,可我这心里,总觉得怪怪的。”

宝钗微微一笑,手中银针停住,轻声道:“母亲说的是。我这几日也细细留意,贾府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大事不谈,单说贾乾这人,确实不同凡响。”

薛姨妈将帕子一搅:“可是我听王夫人,也就是你王夫人姨妈说起他来,却总是酸不溜丢的。昨日还和我叹气,说贾乾少年好勇、性子太烈,竟敢在军中斩钦差,如今朝廷左右为难,贾府也可能跟着受牵连……你说,她这话,到底是真是假?”

宝钗眼中闪过一抹深意,徐徐道:“姨妈之言未必尽虚,但不可尽信。”

“哦?”

宝钗将银针插入锦囊,款步走到母亲身边坐下,轻声道:“女儿来荣府这几日,走动最多的便是探春姐姐和湘云表姐。湘云性首口快,说话从不藏掖,她曾讲过,贾乾从五岁起习武,少年立志,十七岁封大将军,短短几十天,连下封台、破狼山,所向披靡。朝廷虽忌他锋芒太盛,却也不得不加封他。如此人物,王姨妈岂能真心喜他?”

薛姨妈若有所思:“你是说,她是……嫉他?”

“王姨妈乃荣府主母,儿子是宝玉。如今宝玉尚未出仕,府中却另有贾乾功盖当朝,这叫她如何不感不安?不过王姨妈虽心中不喜,却也不敢明着排斥,只能在你我这些亲眷面前敷衍几句。”

“那他,性子真如你姨妈所说,那般刚烈果断?”

宝钗沉吟片刻,低声道:“此人心中有锋,亦知收锋。”

她看了看院外芍药盛开,语调略低:“据湘云说,那日贾乾打仗甚是厉害,连战连捷,贾府第三代以后就是他最厉害的了。”

薛姨妈听得入神,不由道:“那……你说咱们如今与贾府同住,日后若有什么事,能不能仰仗得上他?”

宝钗轻摇其头:“母亲若有此意,切不可表露。贾乾虽尊贾母、敬贾政,待府中姐妹亦不轻慢,但他行事极有章法,从不徇私。若贸然巴结,反惹他厌烦。”

“那该如何应对?”

宝钗垂眸一笑:“以敬待之,勿交深,勿造作。府中诸金钗对他皆是仰望敬重,却无一人敢轻易言笑。唯有黛玉妹妹,似与他有些渊源。”

“黛玉?”

“是。探春曾言,黛玉妹妹初到府中,贾乾曾为她出头,斥退轻慢之人。后来贾母便常让他照拂林家表妹,时久情长,想来也是难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