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19章 长胜侯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4566
更新时间:
2025-05-19

初夏之末,北地战火未歇,贾乾乘胜而追,自狼山再出兵,自云中郡西渡黄河,挥师首指陇西。

这一带为匈奴余部盘踞数年之地,地形险峻,易守难攻。贾乾却用一计破三寨,断水源、劫粮道、夜袭敌后,令匈奴主力仓皇南逃,弃地而走。

五月十八日,高阙关破。

贾乾亲率先锋营,斩敌三千,俘敌六千,缴获马牛羊牲畜二十余万头,一举夺得黄河南岸广袤之地,至此——整个陇西西南、阴山以北皆纳入大周版图。

黄河以南,自此设郡曰“西平郡”。

贾乾奏请设三司、六守、八亭,于郡中立寨屯兵,垦田养民。

当地百姓夙受匈奴之扰,闻贾乾到来,争相归附,称其为“贾公”、“长胜将军”。

……

六月初三,贾乾回雁门设祭,焚甲告天,誓还长安报功不求赏,只愿边疆永安。

然朝廷捷报己至,皇帝李翎闻其“再破三郡,平陇西”,不得不大封其功。

当日宣旨如下:“贾乾镇守三年,破匈奴七部,开疆二千里,斩首万计。今特封为长胜侯,赐封邑三千户,赐金万两、绸缎五千匹,甲马器械皆听所需。仍兼护北大都督之职。”

……

贾府闻诏,贾母老泪纵横:

“这是……咱贾家的列侯啊!老祖宗泉下也可瞑目了。”

贾赫伏地叩首,长声而泣:“孩儿不孝,竟是乾儿替我出这口祖宗气!”

众人奔走相告,众金钗皆动容。

而黛玉得信后,独坐房中,缓缓展出他昔日赠她的那封字帖,看着那一行“与卿安在,不负年光”——

她眼中噙泪,却轻轻笑道:“长胜侯?你若归来,便是我心中小郎。”

……

京中朝堂却再次起波澜。

王缙密奏道:“贾乾至此,封侯、立郡、领兵、治地——其势己不可控。陛下……宜设节制。”

李翎望着北疆地图,默然良久。“他如今若归,我可赐婚、授兵、纳为亲信。”

“但若他不归……那就只能封而困之,侯封荒地,兵驻边疆,不令其近帝都一步。”

六月底,贾乾接旨归京。

自陇西凯旋之日,贾乾便知,这一趟归程不是荣归,而是踏入风雨之门。高阙之战震动朝野,长胜侯之名响彻天下,也令他真正站上了帝国权力博弈的棋盘正中。

他未接百官迎接之仪仗,只携三十亲骑,衣甲素缀,风尘仆仆入京。沿街百姓簇拥相迎,呼声如潮:“贾将军千岁!”“长胜侯归朝!”

他不言不笑,只默默下马步行入城,自太原门至承天门,脚步如山。百姓感其诚,一路洒花叩首。

七月初三,太极殿前设朝,百官齐集。天光微亮,金銮门启,贾乾披玄甲、束长缨,缓步入殿,一拜再拜,叩首如山岳。

李翎高坐龙椅之上,目光深远。三日未朝,为的就是这一天的震慑。

“长胜侯贾乾,破敌七部,开疆三郡,兵锋所至,北境无虞。朕心大慰。”

声虽赞誉,语却淡然,未见欢喜。

贾乾拱手:“臣不敢当圣恩。此皆北军将士之力,臣不过奉军令耳。”

群臣低语,翰林学士严炳走出一步,声如洪钟:“长胜侯虽战功赫赫,然其擅杀钦差、拒不归朝、私设城防、代行州政,皆有越权之举,尚请陛下明察!”

殿中一时肃然,百官皆静。

李翎不语。

太傅何晏却拂须一笑:“战时之制,本非常法,何况所杀之人己证谋乱,今战果如此,岂可因枝节而弃根本?”

兵部尚书冷声道:“若功可掩罪,律令何在?”

张御史亦言:“陛下若不设限,往后边将皆效此风,谁还信朝命?”

贾乾神色如铁,不卑不亢:“臣自愿受律,甘领其罚。但若因不斩许文虞而失封台粮仓、坏全军奇计,当时谁为北地三镇赔命?”

言罢,全场震动。

李翎终于开口:“你既知有罚,如何不自请?”

贾乾躬身:“臣不敢贪功,未有一词请封;亦不敢抗命,只因北境危急,不敢轻离。今陛下令至,臣即归,唯恐迟误。”

李翎定定看他良久,忽而笑道:“好!你有功,亦有过。但朕念你为国之功,今罚你——三年内不得升爵、不得再兼兵部权职,仍留都督之位,镇守北疆。”

“封长胜侯,赐金绸万匹,增封食邑五百户。”

群臣虽不满,却皆无言。帝王手段,恩威并施,既封其侯、又限其升,既昭朝纲、亦不伤军心。

贾乾长拜于地:“臣……谢陛下恩典!”

李翎见其拜得恳切,忽而温声一笑:“你己年近二十,却无妻室。朕欲择宗室之女,赐婚于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寂静。

贾乾目光微沉,缓缓答道:“臣蒙圣恩厚爱,惶恐不安。只愿待北疆彻底平定,再谢陛下赐婚。”

李翎笑容不减:“你是怕朕为你选个不称心的?也好——你先回府歇息,过几日再议。”

退朝后,百官散去,却都明白——今日之朝,不过是帝王试锋。贾乾一言一行、进退之间,皆在李翎眼底。

贾乾步出太极殿,长身玉立,目光深远。

贾乾归府当夜,荣国府张灯结彩,设下盛宴庆功。

荣府中厅华灯万盏,宾客云集,文武两列,各家世交皆来贺。贾政亲自作陪,贾母高坐主位,众亲眷列席。金钗宝玉悉数到齐,一时风光无两。

贾母见贾乾一身素衣,仍不脱军中之气,不由拉住他手臂细细打量:“好,好,好孩子,祖宗保佑,如今也成了咱贾家的长胜侯。”

贾乾低头恭敬道:“孙儿不敢忘祖宗恩泽,更不敢忘祖母之教。”

宝玉在席间虽笑语应酬,目光却时不时扫向贾乾,眼中情绪晦涩。探春看在眼里,暗自叹息。

宝钗端坐上首,态度端庄稳重,偶尔低声答话,目光波澜不惊,但在斜倚栏杆之侧的黛玉,却神情幽婉。

席间贾母提起朝廷赐婚之事,笑问:“乾儿,圣上说要给你指婚,你可中意了?”

贾乾微微一愣,低头答道:“孙儿尚未定计,祖母莫急。”

黛玉面色未动,指尖却轻抚茶盏边缘,微不可察地颤动一下。

湘云调皮道:“长胜侯少年建功,如今归来,既封侯又未娶,京中贵族的闺阁女子只怕都等着进贾府呢。”

众人皆笑,贾乾也含笑拱手:“若真如此,只怕是让众位姐姐平白受累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