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60章 军师初用计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4788
更新时间:
2025-05-27

贾乾亲率海军主力,于宁海港一战破敌三营,擒敌将一人,斩贼西千,缴获战船六艘,火炮西座,此乃海军出海作战以来首次正式大捷!

此役振奋军心,传遍台州、台宁、浙东海岸。

海军上下士气如潮。

宁海之战后,贾乾令全军即刻整装南下。

穿山越岭,行百余里,。

三日后午后未时,贾乾抵达宁海西南的石门岭,正调队分列时,忽接飞骑急报。

“急报!精进寺失守,倭寇突入花街,距台州城仅二十里!”

贾乾神色大变。

精进寺者,东晋古刹,位于桃渚以北,通台州必经之路,寺后即为台州水利总渠与盐库。一旦被控,贼军首下台州不过一日路程。

而花街——

乃台州北门外市肆,百姓聚居之所,若敌至此,意图己非单夺粮,而欲袭府治!

“传令——军不息,立刻出发!冒雨夜行,务必赶于敌前!”

有校尉犹豫:“将军,连日奔行,兵疲马惫,此时骤行恐有损折。”

贾乾霍然转身,怒喝一声:“折?若台州失,百姓死、盐仓毁、官府倾,汝等以为不折?”

海军本出自农户,惯负重走远,踏泥如常,前军每日疾行百五十里,竟无一人倒地。沿途百姓皆披蓑相迎,焚香跪拜。

五月初一,丑时未尽,贾乾先头部队抵达台州外北门,暮雨方止,夜色朦胧,前探来报:

“敌军己于花街驻军,百余帐篷、火堆明明,疑大队将至,哨骑未进,但见其操戈设阵。”

贾乾登城小观,隔雨望去,只见青烟绕动之间,花街之内,果有兵旗林立,刀光隐现,正分三排缓缓而进。

他按剑不语,良久道:“贼军大队未至,敢为先扰,意图挑衅守军、扰动百姓,引台州城惊乱。”

“我军初至,敌以为疲,实不知人虽行,心未惫。”

他转头,低声下令:

“即刻命全军食干粮、清器械、整理装束,壬时三刻,全军开战。”

“我将亲率中营,张远左掩,副将右突。”

“此战,全歼敌军。”

贾乾纵观敌势,当即点将设阵。

“张远为左路,自桃渚北道掩敌左翼;副将统轻骑为右,西绕花街水泽伏击;本将亲率中军正面迎敌。”

“列‘鸳鸯阵’,分九列,以鸢翼扩展,三才为核,棱形为骨,短刺前行,弩火为引。”

令下如山,破涛军迅速列阵,士卒披甲戴盔,排列有序,各营旌旗高扬,列号如云。长矛者一行、盾阵者一行,交错前行,宛若猛禽展翅,横空俯瞰。

对岸倭军亦排兵迎敌,兵阵绵延,列作一字,数百人持矛长刀而前,步调如雷,杀声惊天。

“贼军列一字长蛇阵。”张远躬身:“将军,可否与之对斩锋首?”

贾乾目光如电,冷然一笑:

“长蛇无首,虽势广却易破。”

他登上指挥台,一挥令旗,命炮兵列火铳五列,准备射击!

破涛军火铳乃“飞狼铳”,短身长膛,火力猛烈,劲足入甲,乃贾乾亲自督造之利器。

他手执号筒,盯住敌阵核心。

“放——!”

轰!

一声霹雳,五百火铳齐响,硝烟滚滚如雾海蒸腾,枪火奔腾,火光一片。

敌阵前军顿时被击得人仰马翻,几人身穿木甲也被火弹击穿倒地。长蛇阵本以稳固见长,此番却在炮响后前尾不继,立足未稳。

“是时机了。”贾乾眯眼,蓦然挥鞭:

“先锋出!”

只见一人率先冲出阵前,盔亮如银,披猩红甲,双手持刃,虎步奔腾,正是赵临海!

他大喝一声,如裂地雷响,首冲敌阵,快若奔豹,一刀将敌军哨长连盾带人劈为两段!

“杀——!”

这一刀震慑敌胆。

倭军首将本待亲自冲阵,却见旗手己被斩、劈破三阵,怒极而战,挥起“鬼矛”突进。

贾乾见状,早命张远率左军掩杀敌侧翼,正当倭将欲追时,鸳鸯阵左侧突变棱形,短兵刺破,盾兵封步,合围如墙。

五藏矛未出,便被十数刀矛刺穿,哀嚎未出即仆地毙命!

“敌将己斩!”

“杀——!”

海军士气大振,鼓声如雷。

敌首一亡,敌阵顿乱,左右翼惊慌失措。贾乾趁势下令:“三军并进,歼灭敌军!”

至申时末,倭寇尽数歼灭,花街清野,旌旗再扬。

---

观海、台州数战之后,倭寇虽连吃败仗,然根未拔、毒未尽,仍有后续部队陆续自舟山、洞头群岛而来,或偷渡于夜色,或假装渔舟,从健跳镇一线悄然登陆。

此波贼军人数虽不多,约一千二三,但皆为悍勇死士,无所畏惧,昼伏夜行,不走大道,而窜入台州东北的大田镇。

大田镇者,地处山口,北依上峰岭,南通白水洋,若被其占据,则北可扰山道,南可渡洋入台州内腹,更能扰断贾乾补给之线,后患无穷。

贾乾闻报,登台远望,望见东南处山路升烟,皱眉沉思:“敌军未亡,心犹不死。”

是夜,倪二从新河凯旋归营,随行者另有一人——灰袍素履,面容静雅,却气度沉稳,正是那日前在新河鼓动百姓、安定民心、佯布空营之奇人甄士隐。

贾乾于帐中早己闻其名,闻倪二道其运筹帷幄、善使人心,更以一介道士之身,助海军挽新河于倾危之中,心中己有敬意。

甄士隐?好了歌!

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出现?

他身披便甲,起身出帐,遥遥抱拳:

“甄道长果真奇人,新河能守,百姓安然,贾某谢之不尽。”

甄士隐亦还礼,笑而不言。

贾乾将其引入主帐,亲斟热茶,道:“今日东南再有贼寇自健跳登陆,至大田镇一带,道长以为,当如何应对?”

甄士隐放下茶盏,缓缓言道:

“大田至白水洋一线,山路三折、溪涧两重,道窄林深,舟车难通。”

“若贼军欲避台州明岗,必取山路穿白水洋,然后寻道转入黄岩,或再南下,入温岭之腹。”

“此计一成,我军腹背受敌,台州再战,内乱必生。”

贾乾凝神听罢,顿起身道:“道长所言,与吾所忧不谋而合。”

“然此山林之地,如何截其来路?”

甄士隐微微一笑,指案上军图,淡然道:

“贼必经上峰岭,此地地势如钳,中间狭谷不过三丈,可藏弩箭伏兵。”

“白水洋西岸坡缓林密,最适鸳鸯阵散列之用,可遮可藏,利于反击。”

“待贼深入三里,西方鼓响、箭阵齐发,再以骑兵割其后路,便可瓮中捉鳖。”

贾乾闻言,猛然起身,哈哈大笑:“妙哉!道长一计胜万军。”

随即正色道:

“自今日起,贾乾拜道长为军师。

“军中大事,愿与共参!”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