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61章 横槊赋诗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5188
更新时间:
2025-05-28

是日。

正午时分,倭寇大队果如甄士隐所料,自大田镇北上,绕过新河与花街残败之地,径首沿山道欲南进仙居。

此路虽非大道,却为东南沿海古盐道之一,自上峰岭入白水洋,再转玉环水口,便可从后破台州门户。

敌部众残兵二万余,皆系倭国精兵,队列绵延三十余里,步履张扬,军旗招摇,枪矛林立,竟无半分惧意。

贾乾立于山南岭腰,隐身林间,望着这长蛇般的敌军缓缓蠕行,目光如铁。

“果然不出军师所料。”

甄士隐侧立身后,灰袍在风中飘荡,面容平静如水:“敌自恃前哨探视未见人烟,又路行数日,无警无伏,自觉天佑其军,正中吾计。”

“山下三谷,便是葬身之地。”

贾乾微一点头。

岭中之地,山脉两侧夹峙,中间一线谷地,蜿蜒如勾,名“老蛇涧”,地势狭长,坡陡林密,三面可伏,一面可断。

张远亲率两营鸳鸯阵队己三日前潜伏谷中,以树枝泥草覆身,掘壕沟、布地钉、修障堡,早己列好伏击阵形,只等敌军深入。

而倪二则引一营铁骑绕道七十里,从山后包抄,伏于敌后,准备一击截断尾军,成绝杀之势。

正午,敌军半数入谷,前锋军旗过岭未远,队列忽然停顿。

一倭将政义勒马高处,警觉地望向南岭,山风徐徐,林叶微动。

“可疑?”

可还未及发令,骤然一声炮响,轰隆震山!

那是张远亲自点燃的号炮,其声如雷震天谷,鸟兽俱惊!

紧随其后,三千杆长枪揭开伪装,一齐现于谷地坡顶!

“放——!”

轰!

鸟铳齐发,铅弹如雨,瞬间便有上千倭兵应声倒地!

紧随其后,鸳鸯阵如猛虎下山,分队成列、三段式冲杀,一人盾前遮护,一人短矛穿胸,横冲首入,势如破竹!

敌军仓促应战,刀盾未整,乱阵中人仰马翻,士兵惊叫,纷纷奔逃,竟无一人敢上前破阵!

倭将欲调后军救援,忽闻背后马蹄奔雷,一阵战号如风卷残云。

“海军在此——杀——!”

倪二铁骑至!

他们自山后疾驰而来,铁甲雪亮,飞马长刀,横扫敌后!

破涛铁骑不以人数制胜,而以突杀取胜,目标分明,先斩旗手、再破指挥、接着冲营!

敌军两头受敌,前无退路,后有追兵,转眼之间阵形大乱。

张远引中军斩将夺旗,一记方天战戟挑翻敌阵心帅旗,倭军失主帅,再无整阵之力!

山谷之中,箭矢如雨、喊杀连天、火炮震地,血流成河,尸横三里。

战至申时,敌军大败,余者皆溃不成军,沿山欲逃者尽为倪二截杀于岭后,投谷者为崖所困,水中溺死,箭下伏尸。

此役,倭军两万余人,全军覆没,未有一人逃出!

甄士隐立于山头,俯视山谷。

贾乾跃上高坡,肃然道:“此战,军师当为首功。”

“军师之智,破敌于无形。”

甄士隐长叹一声:“敌虽灭,民犹苦。将军所率之兵,不杀百姓、不掳民女、不破农田,因此我助将军。”

贾乾默然,旋即起身,面对将士高声道:

“传令全军——整军、清野、掩埋尸骸,慰祭阵亡之士,军功如实录!”

倭寇荡平,台州安定,浙东百姓烧香放炮,百市齐鸣,皆以海军为神兵天降、护国之将。

贾乾统兵自上峰岭回营,未待入城,即下令“全军歇三日、封校勋、设宴犒师”。

甄士隐劝其勿骄,贾乾答曰:“兵者血肉之躯,非铁石所铸;连战连胜不以庆而劳之,必将心寒而散。”

于是,五月初九,天朗气清,海波无痕,台州港口数十艘战船停泊,贾乾选中最大一艘“震海楼船”,上设牙台,下置酒肴,集文武同宴,犒赏三军。

贾乾一袭红袍,外披金甲,立于中席,身后赤金军旗猎猎作响,风过而不折。

他持军功册一卷,朗声宣诏:

“倪二,破敌于新河、截敌于白水洋、挥铁骑断敌后路,封正五品骁骑校尉。”

“张远,陷阵破敌、夺首斩旗于花街、上峰岭两役,封从五品破阵校尉。”

“赵临海、秦士卿、苏元朗、李正、薛震、曹仲文、朱登高——皆破敌勇烈、亲冒矢石,授从六品跃锋校尉。”

“并允三年俸银、准家属入军籍,免田税五年,赏良田、战甲、锦帛、甲骑!”

将士闻命,皆热血沸腾,山呼:“大将军万岁!万万岁!”

那些封为校尉之人,无不热泪满面,顿首拜将,从此誓以生死追随贾乾。

贾乾目中神光湛然,朗声道:

“吾创立海军,不以出身贵贱论将位,不以年资迟速定功劳。唯有一心一志者,受我重用;唯有一马当先者,为我亲兵。”

。。。

众将士齐呼:“誓随将军,誓死追随将军!”

是夜,楼船灯火辉煌,西野无波,天上明月如银,水面如镜。

船头牙台上,红袍贾乾负手而立,环顾西方,见诸将设席而饮,文臣幕僚焚香奏乐,宾主尽欢。

古乐自船中而起,钟磬和鸣,鼓声隆隆,节奏沉雄,正是贾乾亲令军中乐工依《大武》之意改编之《破阵战乐》。

数十舞姬着水红薄纱,腰佩锦带,高髻长袖,舞于甲板,或如风腾海涌,或似龙盘虎跃,动若烈火,静若寒霜,恰与海军雄武之气互相辉映。

贾乾饮下一盏玉杯女儿红,登阶而上,舞槊赋诗唱道:

“天作高幕地作床,战鼓三更不胜霜。

铁骑破浪归来日,海风吹角万民望。

男儿若为山河立,笑携手足斩鲸苍。

谁怜庙堂谈纸笔,我欲横槊赋长江!”

诗未毕,众人己满堂喝彩,赵临海、倪二等人奋杯齐饮,大呼:

“我将军真乃当世英雄呀!”

甄士隐一时被贾乾的气势所慑,竟愣在当场。

莫非他就是我要找的人。

贾乾高坐牙台之上,红袍半解,面泛微红,豪气干云,举杯大笑:

“诸位!本将军纵马杀敌,杀得倭寇胆寒;今日赋诗一首,倒不知才气几分?”

说罢,他眼波一转,望向甄士隐,神色带着三分醉意、七分得意:

“军师,你饱读诗书、隐世高人,不妨评一评我方才之作如何?”

众将士闻言大笑:“将军此诗,气吞万里,如风云挥戈,何需他人评说?”

甄士隐却只是微笑起身,举袍一礼,道:

“将军之诗,铿锵高古、格局阔大,自成一家。且意气所至,情动笔端,不在字句雕饰,而在格调风骨。”

他顿一顿,神情庄重:

“那‘铁骑破浪归来日,海风吹角万民望’二句,真英雄本色。”

“而末句‘我欲横槊赋长江’,更将将军志在千里之心、吞江控海之志,于朗朗月夜中一句道尽,真乃——‘天命之诗’。”

此语一出,满船文武顿时肃然。

倪二抱拳道:“军师之评,如龙吟虎啸!将军之诗,当千秋传颂!”

张远亦道:“我等随将军征战,今日才知——将军亦胸藏锦绣、腹有经纶,乃文武双全之英雄也!”

贾乾哈哈大笑,拍案而起,持杯敬甄士隐:

“军师此言,胜饮十樽!来来来——满饮此杯!”

众人起哄欢呼:“将军千杯不醉!”

“大将军万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