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第76章 这才是长大了

加入书架
书名:
红楼之家父太上皇
作者:
写文进行曲
本章字数:
4510
更新时间:
2025-06-08

日过午时,荣府议事堂内。

贾乾着便服端坐,手边搁着两份文稿。

他面前站着两位少年,一人身姿修整,神色谦和;一人眼中闪光,掩不住得意之色。

正是贾兰与贾环。

贾乾徐徐合上书册,语气温和却有分量:

“今日两人之中,皆有可取。”

“贾兰年虽幼,背诵通顺不怯场,文义虽浅却不失根本,心志可嘉。”

“贾环口齿清晰,章法熟记,能守规矩,是勤读之相。”

他目光落在贾环身上,稍顿,淡淡道:

“你虽出身庶房,但若能守本心,不欺礼义,自能得人尊重。”

贾环连忙上前躬身,语气激动道:“多谢乾哥教诲!弟弟定不敢怠惰。”

贾乾点点头,又看向贾兰,语气温和许多:

“你是嫡孙之子,一举一动更须谨慎自重,今日之表现,不负你祖父在天之望。”

贾兰腼腆一笑,低头恭声:“多谢乾叔垂怜。”

贾乾随即命左右取来两个小匣,命人呈上。

贾兰所得者,是一支镶有羊脂白玉嵌银缠枝莲图案的笔筒,内附三枝上等狼毫,一方定制端砚,皆为名匠手制;贾环则得一串南海红珊瑚珠串与一块墨玉书镇,并附一封亲手题的勉励小箴。

“但望你们都知此为警策,而非享乐之由。”

“贾家如今表面风光,实则风雨欲来,汝等当早自勉力,以图他日立足之本。”

两人躬身谢恩,心中各自起伏。

出了议事堂,贾环脚步轻快,回廊未尽便己迫不及待地将红珊瑚串佩在手腕上,光彩流转,引得数个小丫鬟偷偷侧目。

他几步便冲入赵姨娘屋内,将礼匣“啪”地一声放在桌上:

“娘你看!”

赵姨娘正捧茶吃点心,听闻动静一惊,忙放下碗盏,一见贾环面红耳热、双目晶亮,又见那串红珊瑚、黑墨玉,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哪里来的?”

贾环得意洋洋:

“是大将军赏的!他说我读书勤谨,是可教之才!”

“还说我虽出庶出,只要守本心,不欺礼义,也能自得人尊重!”

赵姨娘闻言险些喜极落泪,抚着珠串一阵细看,嘴里喃喃:

“好哇……我儿也能得他夸奖了!看以后谁还敢在背后叫你‘姨娘生’!”

她止不住喜悦,便叫婆子去厨房加菜,“今日要炖鸽子汤,好好补一补咱家二爷的脑子!”

贾环脸色得意,胸中更是一阵狂喜。

——他第一次感到,这荣国府,不再是贾宝玉一人的天了。

此时西跨院内,李纨刚从书房走出,手里捧着账册,还未坐下,便听得贾兰在廊下唤:“母亲。”

李纨抬头,见贾兰面色羞赧中透出一丝喜色,心中一动,温声问道:“今日考得如何?”

贾兰一五一十将贾乾在议事堂褒奖之言复述,又将笔筒与端砚呈上:“这是乾叔赏的,还说我有志有节,不负祖父之望。”

李纨接过那笔筒,指尖微颤。

玉质温润,砚面如镜,上雕一行小字:“惜寸阴如金”。

她低低念出,泪光微闪,抚着贾兰的头低声道:

“你祖父若还在世……必也这样期望你。”

“兰儿,你要记住,将军非泛泛之人,他既言你可教,将来若得举于科场,切莫负了这场机缘。”

贾兰用力点头:“孩儿谨记母亲教诲。”

李纨展颜一笑,俯身轻轻整理他的领口,目光中既有慰藉,也有重担压心。

她知荣府的命脉,不会永远系在宝玉一人身上。

荣庆堂。

暖阁之内,香炉轻燃,案上红泥小炉煨着银耳莲子汤,细气氤氲。

贾母倚着紫檀软榻,身后彩屏半展,一袭白狐披风覆肩,神情却难掩一丝郁结。

方才王夫人告状贾乾训宝玉过重,她虽未表态,却终究心中挂怀,便令人将宝玉唤来。

未及一盏茶的工夫,宝玉己随鸳鸯踏入堂中。

“宝玉来了?过来罢。”贾母温声道,语气中己少三分怒意。

宝玉低头行礼,神色比平日沉静不少。

“听你母亲说,贾乾训你一番,把你说得没了神魂。我今儿要问你——他说得到底是是非非?”

贾母一边轻啜汤盏,一边似笑非笑地问,眼中却有探究之意。

宝玉闻言,未急着答,只抬眸望了望祖母。

他眼神清亮中透着一丝别样的沉静,半晌,才缓缓道:

“若在往日,孙儿必会辩解一番。”

“可那天之后,乾哥哥说的几句话,却如当头棒喝,让孙儿思前想后,心绪难平。”

“这些年我确是读书不专、诗酒空谈,满心只想着众姐妹过得安稳,自己能逃离功名之路,便觉得心安。”

“可乾哥哥说得没错——若我不能自立,不能掌权护家,将来世道稍有风雨,谁来保我所珍惜之人不散?谁来护我所心疼的姑娘们不被人欺?”

此话一出,贾母手中汤匙微顿,鸳鸯也愕然抬头,连案边服侍的小丫鬟也不觉咬住唇瓣。

宝玉声音不高,却句句如心血而出。

“孙儿不是立志封侯之人,但也不愿有朝一日,真要眼睁睁看着荣府颓败,家人流离,而我无能为力。”

“乾哥哥骂得对——若连这些都扛不起,那我贾宝玉,读什么诗,喝什么酒?”

贾母静静听完,一时无言,良久才笑着放下汤盏,拍了拍身侧榻褥。

“上来,靠在我身边说话。”

宝玉听话地坐上去,半偎在贾母怀中。

贾母拍着他肩膀,温声道:

“你小时候随我长大,我晓得你性子最不喜功名利禄,只爱花前月下、琴棋书画。可你终究是男儿身,是贾家嫡子,是我老太婆的心头肉。”

“你若不长进,我是疼你;可你若真能有长进,那我才是真欢喜。”

“如今听你一番话,知道你心里明白了,那我就放心了。”

她望着宝玉的眉眼,神色温柔中带了几分难得的庄重:

“记住,你不是为乾哥儿读书,也不是为你父亲去赴场。你是为你自己——为那些你念着、护着的人,去谋一条能撑伞遮风的路。”

宝玉点点头,低声答:“孙儿谨记祖母教诲。”

这话一出口,连贾母都怔了怔——宝玉自小口齿伶俐,却从未这样沉声说过“谨记”二字。

她轻轻着他发顶,喃喃道:

“这才是长大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