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钏道:“自然是为了贾家的权势喽。傅家又不缺钱,逢年过节给夫人送的节礼都抵普通庄户嚼用一整年了,难不成还为了二两银子一吊钱当姨娘不成?”
二两银子一吊钱。晴雯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熟悉的数字,有什么东西在她脑海里一闪划过。
她低声重复了几遍,引得玉钏嘲笑道:“你念叨着姨娘每月的份例银子干嘛?你是每个月一吊钱拿着钱少了想做姨娘了?”
电光火石间晴雯想起来,前世这个时候,袭人得了王夫人的赏识,不用同他们一样拿一两,而是单独从王夫人的月例里划二两银子一吊钱给她。
这种事瞒上不瞒下。宝玉这个二世祖如何关心下面丫鬟们的钱。贾府里丫鬟和主子都不一起吃饭,自然也不会一天拿月钱。
这每月早送来的钱,算是坐实了袭人日后的姨娘身份。
晴雯想起月钱上的纷争,一个计策在她的脑中慢慢成型。她望向玉钏,缓缓露出一抹狡黠的笑意:“你想让我们夫人再跌一个跟头吗?”
夜深。赵姨娘陪探春睡在秋爽斋,贾政懒得应付王夫人,自己躲在书房看书,突听得小厮禀报有人送百合绿豆饮来。
端午过后的晚上确实有些暑热,正适宜喝一碗绿豆汤解暑,贾政便没推拒。
一个穿着桃红绫袄青缎背心的丫头捧着托盘走了进来,笑意盈盈道:“这是我们姨娘按照南边的法子做出来的绿豆汤,特地叫我端过来给老爷尝。”
贾政闻到一股薄荷水的香气。这种做法只有姑苏出身的周姨娘会做。
他又想起当年送妹妹远嫁到姑苏,在那里对周氏一见倾心,他那时候年少风流未脱,把她聘作姨娘带回京中,只是后来自己到底也冷落了她。
他被触动柔肠:“我去你姨娘那吃吧。”
他己有半年多没进过周姨娘的院子,一进门只觉比起豪奢的正房,屋中陈设有些朴素得过分了,只桌子上一只梅瓶还算得上装饰。
周姨娘坐在床上,用一只旧日的银簪松松挽着头发,就着床头的油灯在做针线。
贾政不由心疼道:“这么晚了也不怕伤了眼睛。”
周姨娘不期他能来看自己,不由得受宠若惊,忙下床趿拉着鞋子要给贾政奉茶。
贾政忙按住她:“这种事交给小丫鬟来做就是了。”
跟着贾政来的那个丫鬟将手中的汤碗放在贾政面前,拿着桌上的茶壶去兑热水。
贾政拦住她:“先别忙这个,难道叫你们姨娘看着我吃不成?也上一碗给她。”
又转头问周姨娘:“你这屋子里怎么就这一个丫鬟?看她一个人忙碌,显得左支右绌的。”
周姨娘陪笑道:“小如意儿贪凉吃坏了肚子,我让她休息去了。我这里又没什么大事,只叫金钏服侍我便够了。”
贾政听这名字耳熟,便抬眼看向那丫鬟。他一向不怎么留心丫鬟的面容,只有个模糊的印象这张脸似乎在王夫人那见过,又想起之前在贾环那听的一言半语。
“你就是太太赏给周姨娘的丫头?”
周姨娘拉着金钏的手笑道:“是呢。我这屋子里放出去的放出去,不顶事的不顶事,也多亏了她我才轻松些。”
贾政柔声道:“你性子还是那么软和,不争不抢的。你也是府里的老人了,有什么困难只管和我和太太说,别总想着一个人扛。”
周姨娘被他说得首要掉泪,勉强挤出一丝笑道:“正有一件事要求老爷呢。因太太说姨娘们丫头的月钱减半,每月只拿五百钱,金钏原来是一两银子的大丫鬟份例,又是从太太那来帮我的,我也不能在银钱上亏欠她,但手头又确实不够。正不知道怎么办呢?”
若是别人给贾政兜头甩一脑门的经济账他早就不耐烦了,但他心里周姨娘就是一等只能依赖他做主的老实人,此刻又因冷落了她而倍觉亏欠,想也不想就说:“不用担心,缺多少银子老爷我给你补上。”
又心疼道:“我看赵氏那还有西五个人使唤,怎么你这里就只分配了两个人手?”
周姨娘道:“赵妹妹那里和我一样,也是两个丫鬟的配置,只是她还有环哥儿的丫鬟可以使唤。我无儿无女的,真要像宝玉房里一样,弄八个大丫鬟二十几个小丫鬟也使唤不过来啊。”
贾政很快捕捉到她话中的重点,皱眉道:“宝玉才多大的年纪,愈发骄奢淫逸了,哪里用的上这么多的大丫鬟?”
周姨娘道:“老太太和太太疼宝玉,自然事事安排妥帖,不叫他吃一点苦。”
贾政眉头拧得更紧:“胡闹,什么叫不吃一点苦,他正是吃苦读书的时候,放那么多丫头在身边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念书?”
他又想起今天看见的丫头们压着赵姨娘跪在地上,不由又添了一层恼怒:“这些小丫鬟也不都是规矩的。明儿我就回了老太太裁撤了,只留几个贴身的伺候。”
金钏在一旁给周姨娘使了个眼色。周姨娘鼓起勇气道:“老爷,我有个浅薄的提议。”
贾政正是对她无限纵容的时候:“你说。”
周姨娘道:“与其打发了这些女孩子,不如挑些好的送给三姑娘。三姑娘身边也只有两个丫头使唤。女儿家是娇客,如何能同我们这等人一样呢?”
贾政回想起年轻时贾敏丫鬟仆妇环绕的日子,又想起元春进宫前亦是金娇玉贵千娇百宠,对比起来也觉得委屈了探春。
他倒不是那一干重男轻女或者计较嫡庶的人,只是这几年他任学官外出的多了,在家里也待不到几天,也就来得及查看儿女们的功课,对于他们的生活不曾留心。
今天这一件事他心里还是对王夫人有意见的,想着为了一桩误会就要罚庶女跪的,王夫人未必真心待探春好,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补偿她。
“也好,明日我就同老太太说去。”
见周姨娘一脸崇拜地望着他,贾政不由又升起一腔柔情:“你既然给三姑娘谋了好处,怎么不给你自己谋点好处呢?”
周姨娘垂着头,柔声细语道:“妾只要老爷和老爷的儿女们好,并不敢再求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