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扶苏逆袭:用蜂窝煤重铸大秦

第八十九章 朔风卷刃北疆谋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扶苏逆袭:用蜂窝煤重铸大秦
作者:
小小鱼儿自在游
本章字数:
5020
更新时间:
2025-05-31

当扶苏与蒙恬在九原调研期间,上郡的北疆府衙里,萧何每天忙着处理各项工作,感觉脚不会停歇着地了。

自从半个月前,陈平礼请沛县的刘邦、曹参、樊哙三人来到上郡后,自己原本非常高兴,

毕竟刘邦早年担任泗水亭长,萧何则是沛县县令的助手主吏掾,两人因工作关系频繁接触,结下了深厚友谊。

自己出于礼节,邀请他们一起小聚,也算是欢迎他们来到上郡,大体上与他们交待了北疆目前的有关情况,

特意让他们平时多到处走走看看,了解北疆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他们不可能一首在礼宾馆休息,待公子回来,自然会安排他们具体的工作。

但却不敢太过亲密,因为西个人都是沛县老乡,自己就是被公子特意邀请过来,

现在担任郡守一职,如果在大家眼中明目张胆的与他们三个关系亲密,很容易被上郡的其他官员认为在结党营私。

所以这段时间,萧何也很少与刘邦等人接触,只是让他们在礼宾馆休息,待命。但每每在深夜批改公文时,便会抚摸沛县的旧物。

这一天的礼宾馆里,窗棂透进一缕晨光,刘邦伸了个懒腰,从榻上坐起。

他眯着那双总是似醉非醉的眼睛,望向窗外上郡的街市。

一周了,萧何只是匆匆见过他们一面,简单聊了一些北疆的情况,安排人招待入住,便再无音讯。

“刘兄,醒了?”曹参早己穿戴整齐,正在案几前研读竹简。

“萧大人这是要把我们晾到什么时候?”刘邦挠了挠乱蓬蓬的头发,嘴角却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曹参放下竹简,压低声音:“萧何兄如今身居高位,自有难处。我们不如趁此机会,多了解这北疆的风土人情。”

刘邦眼中精光一闪,随即又恢复那副懒散模样:“正合我意。樊哙那小子呢?”

“天没亮就出去了,说是要尝尝上郡的羊肉。”

刘邦哈哈大笑:“这莽汉,就知道吃!走,我们也出去转转。”

两人换上普通布衣,悄然出了礼宾馆。上郡的街市比沛县宽阔许多,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老丈,这粮价几何啊?”刘邦蹲在一个卖米的摊位前,随手抓起一把米粒搓了搓。

“客官好眼力,这是上好的粟米,一斗只要十五钱。”老农笑眯眯地回答。

刘邦故作惊讶:“这么便宜?我在沛县时,一斗要二十钱呢!”

“那是公子和萧大人体恤我们百姓。”旁边一个卖布的妇人插话道,“自他来了后,北疆的税赋减了三成,还开了官仓平抑粮价。”

“什么北疆好啊,也就是上郡的粮价便宜,你到九原看看……”突然,一阵关中口音的商贩声音响起。

刘邦见状想要问问详细情况,对方却好像自知说错了话,赶紧离开了。

曹参与刘邦交换了一个眼神。两人继续在集市中穿行,不时与商贩攀谈。

刘邦那副玩世不恭的模样总能让人放下戒心,不消半日,他们便摸清了上郡的物价、税赋和百姓对官府的看法。

午时,两人找了家不起眼的酒肆坐下。刘邦要了壶浊酒,几样小菜。

“萧何兄治理有方啊。”曹参低声道,“百姓交口称赞,市面上物价平稳,比关东诸郡强多了。”

刘邦抿了口酒,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不止如此。你看街上巡逻的兵卒,步伐整齐,装备精良,却对百姓秋毫无犯。蒙恬治军,果然名不虚传。”

正说着,樊哙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满脸通红,显然是喝了不少。

“刘大哥!曹兄!”他一屁股坐下,压低声音却掩不住兴奋,“我今日可打听到不少好东西!”

刘邦给他倒了杯酒:“慢慢说。”

“奶奶的,这上郡的羊羔肉比沛县的老酒还醉人!”

樊哙一口气灌下酒,抹了抹嘴,

“我跟守城的几个兄弟喝了一上午。

你们知道吗,北疆军中晋升不看门第,全凭战功!一个普通士卒,若能斩首五级,便可升为屯长;斩首十级,可升为百夫长!”

曹参眼睛一亮:“果真如此?那军功如何记录?”

“有专门的军法官随军记录,每战结束当场核实,绝无虚假。”樊哙拍着胸脯,“那几个兄弟说,蒙将军最恨虚报战功之人,一旦发现,严惩不贷。”

刘邦若有所思地转着酒杯:“难怪北疆军战力强悍...萧何把我们安排在这里,让我们多走走、看看,果然别有深意。”

三人又低声交谈了一阵,约好次日分头行动。刘邦负责了解郡府的运作机制,曹参去查探北疆的防御体系,樊哙则继续与军中下层交往。

夕阳西下时,刘邦独自来到郡府附近的一家茶肆。他选了二楼靠窗的位置,正好能看见郡府大门。

萧何正送几位官员出来,举止从容,言谈得体,与在沛县时那个谨慎的主吏掾判若两人。

“萧大人勤政爱民,真是上郡之福啊。”茶肆老板见刘邦望着郡府方向,主动搭话。

刘邦故作随意地问:“萧大人平日都这么晚才下值?”

“可不是嘛!常常忙到深夜。就是在他来了后,重新丈量了土地,清理了积压的案件,还修建了三座粮仓防备匈奴。”

老板滔滔不绝,“以前那些欺压百姓的豪强,现在都老实多了。”

这时的他们,却没有人注意到,墙角暗处闪过一道黑影。

刘邦点点头,心中却掀起波澜。萧何的才能他早有了解,但没想到在短短时间内就能将上郡治理得井井有条。

北疆有蒙恬的强军,有萧何的善政,这北疆的天,可不像咸阳宫里那些酸儒想的那样蓝.....

他眯起眼睛,望向渐渐暗下来的天空。一只孤雁飞过,发出清厉的鸣叫。

回到礼宾馆,曹参己经等在那里。见刘邦进门,他立即上前:“刘兄,我发现上郡的城防体系极为完善。

城墙每隔百步就有一座敌楼,城外挖有三道壕沟,还设有烽燧系统,一旦有警,百里内的驻军半日即可集结。”

刘邦脱下外袍,在案几前坐下:“我在郡府附近转了一天,萧何确实才干非凡。上郡的政令畅通,百姓安居,税赋合理,难怪扶苏公子会重用他。”

“我们接下来...”

【本章悬念】:

白菱嘴角微扬:“能被公子‘礼请’来北疆的,可不会是闲人。刘公此来,是想看看工坊?”

刘邦点头:“听闻北疆的水泥、钢筋神奇,能筑坚城、架长桥,特来开开眼界。”

刘邦耳朵一竖。羊汤上桌,他呼噜喝了一大口,热汤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都暖了。

正要掏钱,突然被个脏兮兮的乞丐撞了个趔趄。

“瞎啊?”刘邦刚要骂,手心突然多了块硬物。

低头一看,是半块陶片,上面刻着条吐信子的蛇。那乞丐早钻进人群没影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喂!”刘邦拔腿就追,拐过三个巷口,连个鬼影子都没见着。他眯起眼着陶片,冰凉触感像蛇爬过后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