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双公主

第十六章 延禧宫

加入书架
书名:
摄政双公主
作者:
作者岁月静好安暖相伴
本章字数:
2932
更新时间:
2025-05-25

延禧宫内,鎏金兽炉腾起的青烟在鲛绡帐间缭绕。令妃斜倚在九曲红木榻上,指尖捏着翡翠佛珠反复,当李玉将福尔康被贬的消息低声禀明时,她突然松开佛珠,玉珠相撞发出清脆声响:"福伦一世精明,竟教出这般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

"娘娘息怒。"宫女忙捧上茶盏,见令妃眉间凝结的阴云不散,又补了句,"听说学士府整夜灯火未熄,老爷发落大少爷时,整条街都听见摔东西的声响。"

令妃轻抿茶汤,目光落在窗棂外摇曳的竹影上。她自然记得愉妃在世时,与福伦夫人往来密切,那时福尔康还是个在宴席上背诵《出师表》的少年,文采斐然深得先帝赞赏。如今却因觊觎公主权势,生生将福家百年清誉推向悬崖。

"愉妃姐姐若还在世..."令妃喃喃自语,忽又攥紧茶盏,"可惜永琪那孩子,自幼没了生母庇佑。"她抬眼望向供奉的观音像,眸光逐渐锐利,"传本宫口谕,着人将毓庆宫新制的狐裘送去,再备些西洋进贡的安神香。"

三日后,永琪前来请安时,令妃正对着奏折蹙眉。见他欲言又止的模样,便柔声道:"可是课业上有难处?"

"儿臣听闻...福家之事。"永琪斟酌着措辞,玄色箭袖下的手指微微收紧,"尔泰是儿臣多年伴读,他近日总在书房枯坐,茶饭不思。"

令妃放下朱笔,起身轻抚他的发冠:"你重情重义是好事,只是朝堂之事错综复杂。"她忽而叹息,"愉妃姐姐去得早,本宫虽视你如亲生,但有些话..."话音未落,永琪己跪地叩首:"额娘的心意,儿臣明白!"

半月后的军机要事会上,乾隆审阅漕运折子频频皱眉。永琪适时出列:"皇阿玛,儿臣近日与伴读福尔泰研读《河防一览》,他对疏通河道之法颇有见解,可否准他..."话未说完,和珅己阴阳怪气道:"福家刚出了个妄议皇亲的逆子,这会儿又要举荐兄弟?"

"住口!"乾隆将折子甩在龙案上,震得砚台里的墨汁飞溅,"朕用人向来只看本事!传福尔泰即刻入宫!"

当福尔泰在乾清宫地砖上叩首时,额头己沁出血珠。他展开手绘的漕运图,声音虽微微颤抖却条理清晰:"臣以为可效仿元代会通河之法,在高邮段增建减水坝,既保漕船通行,又可分流洪水..."

乾隆俯身细看图纸,苍老的手指点着图上标记:"此处标注的水位监测点,倒是新鲜。"

"回皇上,此乃臣参考《天工开物》,改良的竹制水则。"福尔泰抬起头时,眼中闪着光亮,"五阿哥曾说,治水如治国,堵不如疏。"

这句话让乾隆目光一滞,忽而想起愉妃在世时,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挥退众人,独留福尔泰:"你兄长之事,你可知错?"

"臣惶恐!"福尔泰重重叩首,"兄长利欲熏心,臣未能及时劝阻,愿替兄长领罪!"

"起来吧。"乾隆疲惫地摆摆手,"明日起入值军机处,若有差池,定不轻饶。"

消息传回延禧宫时,令妃正在教十五阿哥练字。听闻福尔泰破格入军机,她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却只是淡淡道:"让御膳房炖些百合莲子粥,给五阿哥送去。"转身瞥见小阿哥将"永"字写得歪歪扭扭,又补上一句,"再备一份,毓庆宫也送些。"

暮色渐浓,福尔泰站在军机处值房门口,望着漫天晚霞。腰间新赐的鱼符泛着冷光,恍惚间想起今早离家时,父亲佝偻着背说的话:"别学你兄长,要记着,你背后站着的不只是福家..."远处传来更夫打更声,他握紧鱼符,转身走向案头堆积的奏折。

而此刻的燕禧公主府,小燕子正将剥好的糖炒栗子塞进秦淮北嘴里:"听说那个福尔泰当官了?哼,要不是看在永琪的面子上..."她话未说完,紫薇己笑着捂住她的嘴:"得饶人处且饶人,咱们姐妹好好过日子便是。"

窗外,杭州的桂花香混着钱塘江的潮声涌入屋内,与千里之外紫禁城的权谋争斗,隔着截然不同的人间烟火。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