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食疗本草

第33 章 牵牛子养生保健作用与方法

加入书架
书名:
百病食疗本草
作者:
小火不是小伙
本章字数:
2962
更新时间:
2025-04-02

【形态采制】

牵牛属旋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全株生毛。茎分枝缠绕,绕篱萦架而生。叶互生,心脏形,裂口宽圆,先端渐尖,叶柄长。夏季开花,花冠漏斗状,上端集生2~3朵,先端分裂。花守时开闭,晨(4点左右)开似喇叭,午闭卷,其转向恰好与茎转向相反,茎总是逆时针缠绕。花杂色,色深者子黑,色浅者子白,故名黑白丑。疗效黑速白迟。各地均有生长,山野、田间、墙角、路旁均有。

【养生保健作用】

牵牛子味苦、辛,性寒,有毒,入胃经、肺经、大小肠经。入药始于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列为下品。牵牛子属峻下逐水药,峻烈,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治疗水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胀痛、蛔虫、涤虫、脚气等。

【养生配方推荐】

(1)牵牛子20克,调大麦面粉200克,做成烧饼,临睡用茶送下。适用于早期肝硬化腹水。

(2)牵牛子18克。研细末。每日1次,每服6克,用大枣10枚煎汤加红糖调服。连服3日。治慢性肾炎水肿正气未虚者。

(3)牵牛子150克(炒),延胡索、补骨脂(炒)各100克。共为末,煨大蒜为丸,梧桐子大,以煎葱盐汤内服。治腰痛不能俯仰者。

(4)黑牵牛子30克,槟榔15克,炒使君子25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小儿减),糖水送下。治虫积腹痛。

(5)黑牵牛子研末,用蛋清调和,睡前涂于患处,次晨洗去。治雀斑。

【保健注意】

(1)根据分析,牵牛子含有牵牛子苷、牵牛子酸、没食子酸、生物碱、脂肪油等,牵牛苷在肠道中遇到胆汁和肠液后,析出牵牛素,刺激肠道黏膜,使肠道分泌增多,增进蠕动而下泻,其毒性表现为呕吐腹痛、便血等,重者昏迷不语、损害神经。

(2)肾炎、尿毒症、水肿、肝硬化腹水早期等危重病人,牵牛子往往大显身手。体弱者少用,一般用量为15克左右,壮者可达30克。炒熟减毒,缓燥烈、去辛辣。

(3)常用量5~10克。

牵牛子有一定毒性,使用时需谨慎,一般不建议自行用于食疗,仅在特定病症且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以下是一些仅供参考的食疗方法:

牵牛子槟榔粥

材料:牵牛子 3 克、槟榔 10 克、粳米 50 克。

做法

将牵牛子、槟榔一同研成细末。

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至粥将成时,调入牵牛子和槟榔的细末,再煮片刻至粥熟。

功效与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消积导滞、行气利水作用,可用于辅助改善食积气滞、大便秘结、水肿等症状。但牵牛子有毒,用量不宜过大,且不宜久服,孕妇忌用。

牵牛子猪腰汤

材料:牵牛子 5 克、猪腰 1 个、生姜适量。

做法

牵牛子洗净,用纱布包好。

猪腰洗净,切成两半,去除中间的白色筋膜,在表面划几刀。

生姜切片。

将牵牛子药包、猪腰、生姜片放入锅中,加适量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煮约 30 分钟,至猪腰熟透,取出药包。

功效与注意事项:可在一定程度上利水消肿、补肾气,适用于肾虚水肿等情况。不过,牵牛子的用量需严格控制,且此汤不适合体质虚弱者及孕妇食用。

牵牛子冬瓜汤

材料:牵牛子 3 克、冬瓜 200 克、适量盐。

做法

牵牛子洗净,冬瓜去皮去瓤,切成小块。

锅中加适量水,放入牵牛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 15 - 20 分钟,然后加入冬瓜块继续煮至冬瓜熟烂,最后加适量盐调味。

功效与注意事项: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的功效,可辅助缓解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但牵牛子有毒性,食用时应注意牵牛子的用量,不可过量,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由于牵牛子的毒性,在进行食疗时必须严格遵循医嘱,掌握好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自行使用导致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